APP下载

贵州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20-10-12陈其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贵州

陈其荣

摘 要:绿色是生态文明的底色,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在现代城镇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新型城镇化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转型需要,有力驱动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设计、战略框架和制度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工程生态观的内涵、特征、发展逻辑、与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谱系,分析了贵州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绿色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程生态观;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贵州;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1.002

党的十九大强调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突出我国对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协调统一,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一项系统工程。

1 工程生态观的再认识

1.1 工程生态观的内涵

工程生态观是指人们对工程与生态关系的认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对工程与生态的关系认知、实践和优化的一系列方法论,包括工程与生态相协调的思想、工程与生态环境优化的思想、工程与生态技术循环思想和工程与生态再造思想。共生理论提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工程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介体,共生单元需要分工合作,通过交换“共生利益”实现能量增长和共同进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和资源。传统工程生态观下经济生态效应弱、社会效益低,自然改造活动是在盲目、自发、低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被破坏的同时自然生态也反作用于人类。鉴于传统工程观的单向性、片面化及单一性,工程生态观突出工程与自然生态内部关联、多向互动、系统复杂的生态法则。巴里·康芒提出生态具有生态关联、生态物质不灭、生态智慧和生态代价的准则,指出一切工程活动需要维护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的能力,为人类社会留足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生态环境的协调、优化和再造。

1.2 工程生态观的特征

(1)语境化。工程生态观是把工程理解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态平衡现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工程生态观指导工程活动坚持保护与发展共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从低水平协同、拮抗关系到主动尊重适应、适度合理改造转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生态伦理特征。

(2)必然性。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结构模式,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深入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前瞻性。1869年Ersnt Haeckel提出“生态学”,而后生态学发展实现多科学交叉融合。西方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强调人类是自然界共同体中的一员,要以前瞻性的环境友好政策刺激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促进工业生产率提高和经济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

(4)科学性。生态文明是传统生态智慧的历史积淀与升华,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民行动观和共赢全球观等深层内涵,科学指导发展。

1.3 工程生态观与生态文明的关联

工程生态观与工程经济观、工程社会观、工程系统观组成工程观的理论框架体系。工程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在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自然-工程-社会”和谐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阶的高级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文明人为干扰破坏了生态结构,导致经济增长动能逐渐乏力。现代工程生态观旨在通过生态修复、文明建设释放生态红利,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良性循环、平衡协调、全面发展。

2 工程生态观与新型城镇化

工程生态观中心思想是促进工程与生态的绿色发展,在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有力促进工程与生态的融合、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1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多重效应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人口、物质和资源向城镇高速流转和集聚的过程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具有多重效應。

(1)阶段效应。不同发展阶段下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国际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判定,当城镇化率小于25%,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微弱,生态环境可通过自我修复达到相对平衡的稳定发展状态。当城镇化率介于25%-60%,城镇开始向外无序蔓延并呈现不均衡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加速递增。当城镇化率超过60%,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保护生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倡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

(2)增值效应。城镇化带来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经济效益。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人口变量,促使城镇规模扩大,资源的集聚能力、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均实现集约化发展。同时,工业化拉动城镇人口就业,通过集聚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提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增加产业效能比,实现产业和环境同步增值。

(3)胁迫效应。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对水、气候、土壤、交通环境产生了胁迫,反过来制约城镇的绿色发展。水资源是城镇发展的根本,贵州是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省份,城镇的水源环境面临缺水和污水并存的两难局面,加之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弱,无害化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低,污水直排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导致水资源分摊不均衡,增加城市生活用水成本,影响城镇化的绿色发展质量。

2.2 生态城镇是工程生态观的表现载体

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镇生态体系建设则是工程生态观下城镇化绿色发展成果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个发展”和“三个空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作用。

(1)制度建设。“从高环境冲击型转向低环境冲击型”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六大内容之一,从根本上指出城镇化绿色发展途径和理念。城镇化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出现人口分布不均衡、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压缩了生态系统的承载空间,增加了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管理成本。生态城镇的制度建设从工程生态观视角体现了保护和发展的底线思维,如《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等,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到制度建设,为城镇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文化传承。生态城镇的文化本身蕴藏着较大的经济价值,尊重和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特有的生态智慧,“以文治镇,以文化城”的“文化治镇”理念已深入生态城镇建设管理。随着工程文化的社会治理效应逐步放大,生态文化与生态治理形成强耦合的治理结构,贯穿城镇治理全过程,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生态产业营造良好环境,体现了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渗透性。

(3)绿色发展。“两山理论”的实践表明生态是现实的生产力,生态是直接的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发展观下绿色经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生态产业坚持绿色效益优先,体现在城镇资源利用集约化、产业高端化、经济绿色化,通过提高生态系统涵养能力和修复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

3 贵州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3.1 绿色发展历程

贵州绿色城镇化发展起步晚,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

3.2 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维认知的局限性。系统观较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还待完善,城镇结构性问题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复杂性。生态观不强。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但是石漠化面积年均扩增2%-3%,城镇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未厘清两个增速的内在关联,部分区域资源型产业占比大,降低了经济合理性。文化观缺位。部分地方城镇化建设忽视文化地域性特征,文化保护传承不够,造成城镇建设与文化、自然不相融。

(2)工程活动的局限性。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建设力度扩大,工程活动对城镇生态系统的干扰较大,生态系统的深层平衡秩序被打破,降低了系统的涵养力。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人口市民化存在典型的“转留错位”现象,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处于“转与留”的两难局面,削弱了市民化的积极性。此外,城镇化进程中某些工程发展目标的柔性工程体系被刚性的结构推向专门化,导致市场需求膨胀,产品供给过剩、功能冗余,不满足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要求。

(3)评估标准的局限性。常选择经济总量,忽视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等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指标,关注经济增速大于经济效益多选择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忽视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乡一体化指数等指标,关注城市规模扩张大于发展质量。多关注基础设施投资和固定资产投入增速,忽视人均R&D经费支出年均增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指标,忽视城市发展活力。注重城镇的硬设施建设,忽视城市包容性发展的软件环境营造,绿色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3.3 绿色发展的策略

(1)重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思想。贵州要坚守发展和保护“两条线”,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座山”,用好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两只鸟”,打通城镇化建设中工程生产的单向性对自然界生态系统循环的隔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贵州生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绿色优势产业,尤其是特色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2)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的思想。要统筹好城市和生态发展的包容性,在产业选择、功能定位、文脉连接和绿色系统中引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发挥生态空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系统的智慧,提高生态绿色系统效益。培育绿色产业引领的特色小城镇,以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宜居、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康养环境,满足银发经济的时代需求,为贵州绿色经济增添活力。

(3)加强城镇化与生态技术的循环思想。提高产业循环利用的生产力,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循环链,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依靠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打通产业生态循环链。创新城市生态空间治理技术引领经济转型,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抓好科技和产业革命,引领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开展“蓝天、碧水、青山、净土”行动,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

(4)树立城镇化与生态的再造思想。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贵州绿色城镇化建设的总抓手,加快构建宜居城镇体系,实现生态经济、生态城镇、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政治的系统协同发展。积极创建生态公园城镇。贵州具有公园省的美誉,建议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设集约型、生态型基础设施,引导城市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文化和基础设施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續性。

(5)推进系统性生态工程建设。用好贵州“六度”优势,发展康养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健康服务业供给不足,对标国际康养城市,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以森林、苗药、温泉、绿茶、民族文化为主的康养基地。同时,做好区域康养基地的城市活力、发展潜力、生态承载力研究,制定相关生态产业扶持政策及绿色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布局新的消费业态、商业模式,打造贵州生态康养基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春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007).

[2]李永胜.论工程生态观及其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129-135.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7-198.

[4]刘海涛,吴志强.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4,(04):52-56.

[5]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6]王学义,郑昊.工业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民主协商制度——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9):137-142.

[7]魏华,卢黎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3):69-76.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贵州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