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博士生廉洁思想形成的途径

2020-10-09王俏

时代人物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博士生

王俏

关键词:博士生;廉洁思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博士研究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LZXZY01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消极腐败思想逐渐从社会向高校渗透,对高校的育人功能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国外一些学校的教学实践,教育家们发现仅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显性的教育是不足够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开始尝试用一些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等,因此逐渐产生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腐败与反腐败长期以来都是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准确把握腐败与反腐败的矛盾态势变化,对我们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更好地指导反腐败斗争实践,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的占比较高,削减存量、遏制增量的任务繁重。2018年以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表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量问题依然较大,增量问题不可小觑。我们要辩证地把握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绩,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扬十八届中央纪委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增强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又要看到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时刻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

在当前形势下,全国反腐倡廉之风盛行,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尚道德、行为操守的示范地,加强其反腐倡廉机制的构建,既有助于推进高校反腐工作的进行,从源头遏制腐败,对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博士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内涵

2019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不通过直接的讲解,而是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隐藏教育目的,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学校应充分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将其落到实处,为博士生们打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特征

①教育方式的间接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性、间接性的特点。传统的显性思政教育,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局限。而隐性思政教育注重理念的传达,不重形式,教育方式灵活,将政治思想应用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帮助博士生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高素质人才。而且,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摆脱沉闷的说教,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顺利地接受教育。

②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总是忽略了博士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直接的“填鸭式”教学,教育效果十分局限。博士生早已成年,具备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形成了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教育者采取直接的灌输式教育,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让他们接受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念,而越是认真的灌输思想,越是容易让学生反感,无法让学生从内心上对思政知识产生认同感,这样的教学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低效率教育。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很好地规避了以上问题,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理念,让学生以愉悦的方式学习。

③教育内容的渗透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教育渗透进各种实践活动中,采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思考、理解并接受教育。通过这种渗透内容的教学,将知识融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鼓励学生在行动中发掘思政知识,在趣味性教学的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于政治的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④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具有灵活性,教育者可采取各种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思想政治形成多维度的认识,实现长时间的记忆,使学生的学习不止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学习真理。

⑤教育过程的愉悦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学生通过愉悦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产生学生“谈思政色变”的情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长远学习。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博士生廉洁思想形成的途径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促进廉洁教育。对于效果不佳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进行大胆的改革,不再只是采取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善于开发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校可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廉洁思想教育教育,通过制定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发现廉洁知识漏洞,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生廉洁思想的提高。

增强高校对博士生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高校应加强和校外机构如省市级党校的合作,整合廉洁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其拥有丰富的理论资源,可通过书籍和课堂进行廉洁教育;而对于校外机构来说,它们则拥有大量的案例资源,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廉洁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还能为高校博士生提高大量的学习实践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通过和校外机构达成合作,可以充分整合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从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进行廉洁教育,帮助学生深化对于廉洁思想知识的理解,在潜移默化渗透廉洁理念,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充分挖掘网络廉洁教育阵地作用。首先,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廉洁教育信息的整合,充分发挥网络阵地对于博士生廉洁教育的积极作用。由于网络媒体的便捷性,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变得更为容易,可以通过网友的评论、回复、转载及时了解人们对于事件的看法,掌握信息的传播动态,有助于充分传播正确信息,及时遏制错误信息,使错误信息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其次,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社会、学校廉洁教育信息传播。例如,学校可在微博上注册官方账号,及时发布学校的最新信息,及时发布最新的国家反腐败成果,方便博士生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国家反腐败要求,向学生传递最新的政治理念,搭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网络平台,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成长进步。

高校廉洁思想建设是国家与社会反腐倡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巩固提升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消除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博士生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而高校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担负起促进博士生廉洁思想形成的重任,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博士生的廉洁思想,培养与时俱进、思想健康的新時代博士,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科研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持续不断的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洪铁,王丽.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41-45.

[2]赵君,张瑞,白永生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回顾及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13-19.

[3]陈玮.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陈修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探[J].三明学院学报,2007(03):350-353.

猜你喜欢

博士生
博士生课程“材料力学行为”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索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迎春佳作
中国博士生的苦与乐
博士不唯论文 只是前进一小步
少走弯路.....
新形势下高校博士生党支部工作反思、透视与创新
为何导师成了压垮杨宝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博士如厕
雨砸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