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

2020-10-09赵婧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本理念党员队伍以人为本

赵婧

关键词:党员队伍;人本理念;群众基础

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务工作当中,既是党员队伍响应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要求的实践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继承。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渗透展开讨论探究。

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价值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党和政府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价值。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当中,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关键问题的切实解答。只有堅持“以人为本”理念,党员队伍才能从“人”这一行为主体与需求主体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奉献精神,为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出全部力量。

回顾新中国建立70年的发展历程,党和国家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党史党建工作当中,也是我国数十年来党务工作经验、党政服务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只有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统筹全局、细化着手,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队伍才能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功绩。

党史党建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策略

贯彻党史党建的科学工作原则

目标性原则: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总体党建目标被提出,为新时期党史党建工作做出了明确引导。在实践当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将总体党建目标作为工作路线的方向与准绳,以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保护者与先锋队。在此基础上,还应立足实际,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制定出细致性强、可行性高的工作目标。例如,可将助力周边农村发展作为阶段性党建目标,对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进行一对一指导、点对点帮扶,从而全面掌握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充分发挥党的精神支持作用的同时,积极采取出有效的资金、资源、就业等帮扶策略,最终做到“既扶贫,又扶智”,将人本理念渗透到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当中[1]。

基层性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史党建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证党务工作正确性、树立良好党员形象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人本理念下开展党史党建工作时,相关人员切忌“纸上谈兵”,而是应深入到广大基层群众当中,积极与人民进行交谈讨论,做到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急。只有自始至终不脱离人民群众,党史党建工作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个别性原则: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活状态、思想观念、需求取向均具有主观性与特殊性。因此,在党史党建工作当中,相关人员切忌“一刀切”地采取实践行为,而是要采取民主化、针对化的方式,着眼于每个党员、每个群众的个体状态,从细节上做到便民利民、真抓实干。同时,贯彻落实个别性的党史党建工作原则,还有助于“以人为本”理念在工作成果考核评价上的有效渗透,将笼统化的工作目标具体落实在某一人员个体或角色群体上,以防治党员团队中发生滥竽充数、顺水摸鱼的应付情况。

强化党史党建的工作执行力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队伍要想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者、保护者与领导者,首先就要重视内部控制,全面强化党史党建工作的实际执行力度。具体来讲:

党员队伍的领导者应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党政思想、作风建设的学习提升当中,并带领党员群体构建出和谐互助、团结一心的党内氛围。在此过程中,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若发现党员存在素养缺点或行为偏误,或了解到党员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应及时实施出教育交流、缓和协调等处理措施;

应实施严格化、全程化的党史党建工作管理,从前期方案计划、中期活动执行、后期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党员的实践表现,并严格审查有无徇私舞弊、以公济私以及侵害人民群众权益的情况发生。若发现负面问题,应基于相关法律与党内制度,对责任人进行严肃惩处;

党员队伍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实事的同时,也应充分意识到人民群众对党史党建工作的反作用。具体可开通群众热线、意见信箱、线上交流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采集人民群众对党务工作、党员队伍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发挥出外部监督对基层党组织的约束力与驱动力。此外,在重大党建事项、重要党务政策的决策与实践上,党员队伍也应面向全社会做到透明公开,并积极获取人民群众的有效反馈,以便在规范纠偏决策行为的同时,体现党史党建工作的人本性与民主性[2]。

创新党史党建的工作落实方法

在信息化、媒体化的新时期,党员队伍要想最大化地做到联系群众、发挥价值,就必须要对党史党建工作的落实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例如,在党政新知的宣传工作当中,党员干部应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环境庞大的网民用户基础与可观的信息传播能力,继而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开设知乎宣传专栏等线上工作方式,对党员及人民群众进行动态化、日常化、跨区域的知识宣传与互动交流。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党史党建工作方法与人民群众实际喜好相匹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社会中树立起创新发展、迎合时代的先进党员队伍形象,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与群众归属感。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党和政府的发展核心与思想重心,其对党员队伍工作活动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在党史党建工作当中,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有计划、有针对地解决人民群众困难问题。同时,还需加强内部控制,全面体现出党的先进性、民主性与自律性,致力为人民与社会的发展发挥最大动力价值。

参考文献

[1]蒋海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党史党建工作中[J].新西部,2020(03):88+101.

[2]易晖凌.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史党建工作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257-258.

猜你喜欢

人本理念党员队伍以人为本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加强新毕业党员培养教育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探讨
试论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创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探究
关于加强企业党员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