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

2020-10-09刘玉寒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图书馆

摘要: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加强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及有效利用,能更好地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图书馆作为发掘、整理、保存历史文献的场所,如何做好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文研究了一些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方法,希望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历史文献;整理保护;利用

1.引言

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由此产生的历史文献数量也十分巨大,现如今有十万种左右的资源存于世上。一般来说,由于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珍藏价值以及巨大的史料价值,很多收藏者会将他们珍藏起来,世人很难了解它们。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出版机构整理开发出许多的新版历史文献以支持科研人员的工作需求,同时兼顾了保护历史文物。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里有些新版历史文獻未能实现充分利用,读者在利用有些珍贵历史文献时不可避免地使其产生磨损,无法保护好这些书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人民的一些观念与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抢救保护和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文章将详细研究新时期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历史文献。

2.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意识

图书馆蕴藏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而工作人员负责传递各类文献信息,因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服务意识的优劣将会对利用历史文献产生直接的影响。历史文献的低利用率往往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不熟悉文献检索工具、不了解馆藏情况、服务方式被动、服务意识淡薄等造成,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开展文献服务工作时应努力学习历史文献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各种载体、各个版本、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献信息,挖掘读者的利用目的及阅读需求,给读者带来精准的文献信息服务。馆员应熟练掌握古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迅速为读者发现需要的文献,帮助读者解决遇到的不同困难,使历史文献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3.开发文献信息,编制检索工具

历史文献有着集成化、系统化、大规模的特点,而最近几年出版的大套新版历史文献包括各类丛刊、丛书等具有内容丰富易检索、涉猎范围广、文献信息量大等优点,满足了读者在科研及教学上的需求,同时有助于延续珍贵历史文献。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整理历史文献时,应秉持“古为今用”的观念,充分挖掘历史文献中包含的优秀历史文化成果。若想有效利用与开发历史文献,就要让读者掌握获取文献的方法以及历史文献的内容。所以图书馆应将加工整序的优势发扬光大,从历史文献的内容特征与形式特征出发,充分利用不同的检索工具,为读者介绍各类卓越的历史文献,为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打好基础。

4.历史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以及缩微技术是图书馆历史文献再生性保护中经常用到的两种方法。计算机技术即通过光盘、磁盘、磁带等载体让传统文献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出现。现如今图书馆应用光盘技术较多,即以光盘载体替换古旧文献。缩微技术即通过专门的工艺、材料、设备将文献资料的影像缩小后,在胶片上记录拍摄下来,然后制作加工成缩微品以使用与保存的一项技术。可以说,缩微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表达了胶片载体的文献内容,替代了以往的纸质载体。这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在保护历史文献时也各有优缺点。

4.1保存时间与安全性

实践表明,缩微胶片具有上百年的保存功效,而现如今广泛运用的涤纶片基胶片预计拥有五百年的保存寿命。光盘的绝对寿命往往在数十年左右,而光盘能正常使用的时间即为光盘的相对寿命,一般在几年到十几年的范围。读取光盘需要借助一定的软件与设备,随着软件与设备的不断发展,光盘中记录的数据在不远的未来可能无法通过恰当的软件与设备读取。在平常使用光盘制品的过程中,有时候它看起来保存的很完善,然而容易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不能再读取。借助一定的操作软件,光盘能够修改已经输入的信息,记录原件的真实性难以保障,因此就安全性来说缩微品比光盘好得多。

4.2技术的成熟与稳定性

公共图书馆中早已广泛应用缩微技术,有将近20年的历史,促进了保护与抢救历史文献工作的开展。现如今,许多图书馆已经拥有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规范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规划体系、完善的质量标准、整齐的人才队伍与完善的配套设施。总之,图书馆应用缩微技术已十分娴熟,拥有稳定完善的运行体系、质量标准、材料设备,符合图书馆在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作为一类新兴起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发展历史较短,在图书馆中也很少被应用。现如今光盘市场竞争激烈且光盘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光盘,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家的光盘产品无法兼容,软件设备很快就被下一代取代,光盘的记录方式与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光盘技术很难短时间内形成同一稳定的标准体系以及成熟稳定的技术。

4.3传递与使用

缩微胶片的一大弊端在于使用不便,具有较慢的还原与查询速度,人们不太能接受这一阅读方式,因此远距离信息传输难以实现,但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载体的寿命等存在优势,而光盘技术的信息传递、检索、使用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整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献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若是文献不能得到完好的整理保存,也就不能充分利用;若是不将文献潜在的使用价值挖掘出来,也就失去了保存的意义,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合理应用光盘技术与缩微技术,更好地整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献。

5.设立历史文献专题阅览室

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是图书馆收藏各类文献的根本目的,符合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宗旨。新时代,许多图书馆秉持着“一切方便读者”的办馆理念,不再受到收藏大于使用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实行藏阅合一、扩大开架的方法,读者在阅读历史文献时更加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历史文献的利用效率。若想有效开发利用历史文献,可以采用设立历史文献专题阅览室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具有悠远历史的大中型图书馆,拥有此类专题阅览室后,既能够让读者更好地利用历史文献,充分发挥图书馆各类藏书的利用价值,又能让宝贵的历史文献“重见天日”,焕发出巨大的活力与生机。

6.增强图书馆间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已有上万种富有影响力的新版古籍出版发行。许多图书馆往往由于人为因素、书的价格、经费等原因的限制,无法将海量的文献资源收录齐全。通过增强图书馆间的交流,各个图书馆向其他图书馆互相借阅有关的历史文献,尽可能地使每个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文献收藏数量,有助于珍贵历史文献的保护以及历史文献利用率的提高。

7.加强数字化建设,促进历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中应用网络化服务与计算机管理已逐渐普及,文献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数字化历史文献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屏幕阅览、下载打印方便、检索途径多样、全文数据详实等优点,使利用与保护历史文献的矛盾得以缓和,读者有了更多的利用历史文献方法,从而让每一读者的阅读需求都得到满足。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需深刻领会到,未来历史文献服务的方向在于网络化服务与历史文献数字化,这也是图书馆迈向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性步骤,保护继承以及开发利用历史文献离不开数字化建设工作。计算机技术正在经历巨大的改革与发展,相信在未来,整理保护与利用历史文献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新技术,不断提升历史文献的利用率。

8.结语

综上,本文詳细探讨了几种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方法,包括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意识、开发文献信息与编制检索工具、历史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即灵活运用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等技术、设立历史文献专题阅览室、增强图书馆间的交流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数字化建设以促进历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等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工作,提高历史文献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姚啸华,贺晨芝,徐孝娟,全石峰.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众包平台构建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众包平台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39(06):105-112.

[2]李浪,王渝.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整理及数字化信息组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0):152-154.

[3]董峰.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3+5.

[4]林辉.公共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J].传媒论坛,2018,1(03):98.

作者简介:

刘玉寒(1984-),女,汉,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历史文献学。

猜你喜欢

利用图书馆
画与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去图书馆
废物巧利用
利用函数最值巧证数列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