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0-09黄新超

艺术大观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信息化教学

黄新超

摘 要: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教育信息化也越来越普及。声乐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技能课程之一,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指导实践不够全面,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声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提出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更有质量的开展声乐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1]文件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展信息化创新教学提出了更具体、更深层次的要求。声乐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未来学生组织音乐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仍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因此,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式教学。信息化教学重构了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化和个性化,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部分教学难题,有着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它给学生提供了重复学习的可能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对自己没有明白的内容进行重放,还可以在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进行思想碰撞。

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节约课堂时间,减少教师重复性的课堂工作量,促进教与学、教育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数量不足以开展一对一声乐教学,因此,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大都采用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这种授课形式能节约教师资源,避免教师同一内容重复讲授,但是声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和个性化很强的课程,需要根据要点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目前大部分老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讲授—示范—指导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是学生人数太多,课堂练习时间有限,学生的音乐基础又非常薄弱,学生对于很多内容并不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课后也不知该如何练习或者不明白自己练习的是否正确,导致学生十分困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不高。

(二)个别指导和检测不够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课时有限,大部分都是一学年每周两节课的课时,因此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一起练习、一起演唱,集体回课或个别抽查检测。课上教师不能花太多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和检测,否则会耽误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影响教学进度。如此一来,教师在课上不能较为全面的关注到每个学生,也不能很明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缺乏个别指导和单独检测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有些学生甚至抱着“滥竽充数、草草了事”的心态上课,课后练习不积极,回课效果较差。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较差

声乐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能够用较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作品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听、赏、唱、表演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教学能力,将来在工作中把美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但目前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能利用的资源有限,教师很难平衡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音准、节奏、声乐技巧教学上,几乎没有时间再引导学生听赏、分析、体验,学生也缺少音乐资源,课后也并不知道应该听什么、怎么听,导致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较差,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较为欠缺。

三、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国,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育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2] 微课采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形式,在5—8分钟时间内着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个重要的难掌握的发声知识点、歌曲演唱知识点或者导入、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录制微课。例如:在教授歌唱中的呼吸时,教师可以录制微课播放。教师在微课中通过教师讲解、动画制作把抽象的呼吸运动变得更为具象,让学生通过听和看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师讲解、正确和错误的呼吸示范对比,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区分呼吸的正确与否,并且课后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反复观看,根据要点进行练习,并对照微课中的示范检查自己练习是否正确。这样不仅能减少教师重复讲授的工作量,避免集体课中部分方位的学生不能很清晰地看到教师示范,还能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有范本的对照练习。

(二)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检查

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记录学生在线上参加课程学习、作业练习、交流考试等情况。由于线下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学生的单独指导和单独检测都不全面,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线上和线下较好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之外,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单独指导和检测。例如:教师布置演唱作业后,学生根据作业要求,上传录音和视频提交作业,这样既增加了完成作业的仪式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反复练习、录制提交较为满意的作业,又增加了教师单独指导和检测学生的机会。教师在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既能够有效地节约课堂时间,又能够据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在线上交流、互动,教师可以给学生答疑解难,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听赏作品,交叉评价,在互动中增进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3]

(三)建立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拓宽学习视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素养的提高需要依靠大量的听赏、分析、实践来获得,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库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包括跟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ppt、微课、作品资料等。学生可以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大量地进行听赏,学习。例如:在学习歌曲《送别》时,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童声、通俗、合唱、钢琴等不同版本的音频、视频,《送别》的创作背景和填词者李叔同的生平资料,歌曲曲谱、演唱练习的微课等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教学资源了解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资料,预习曲谱,课后可以听赏不同版本的《送别》,感受其中的区别和各自的魅力,对照微课中练习要点和示范自主练习等。通过资源库的建立,声乐教学内容的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教师所需讲授的部分内容学生在线上就可以学习,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让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能从资源库中获得大量教师优选的丰富的听赏资料和音乐文本资料,拓宽音乐视野,获得好的审美感受,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信息化教学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主流趋势,声乐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学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运用信息化的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完整、全面的声乐教学体系,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7-08-1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张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0):152-153.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信息化教学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