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020-10-09左明刚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综合素养民办高校

摘 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民办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对优化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民办高校的艺术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民办高校艺术专业面临的思考和挑战。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坚持以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特色为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反哺教学,通过修改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加强学生实训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能力来构建学生的知识构架和能力结构,注重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环节测试,以赛代练,真实案例真题真做,注重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实践体系;综合素养

注:本文系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研究与探讨”(J18B28)的研究成果。

一、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国民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也衍生了行业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变化,各高校纷纷增加艺术设计专业,这也包括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然而,由于学校间硬件和软件的差异,艺考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就让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不是很高,首次就业专业契合度与同类公办高校相比差距偏大,特色课程、特色专业不够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忽略了特色培养,忽略了个性化培养,忽略了设计思维的养成培养。很多高校只是注重了技术上强化,没有注意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就业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关联性。

二、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为例,来探讨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如何通过建立完整有效的课程实践体系,来培养具有审美意识,了解民族文化,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人才。以西安翻译学院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体系为切入口,把民办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实践课程体系的,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水平,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提升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民办高校争创一流学院、一流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的创新视角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体系涉及学校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师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涉及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和优化、校企合作单位的深度融合,涉及现有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学生对市场的适应。从宏观上看,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类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和综合类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这种影响现在已经比较明显,并間接阻碍了民办高校艺术的发展,现阶段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主要还是各自为战,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对新技术的引进少之又少。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制约了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课程实践体系的建设。

四、以西安翻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西安翻译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软件运用能力和设计创新思维能力。艺术设计专业高度依托行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核心,通过课程实习、集中实习、毕业设计、第二课堂、以赛代练、参与岗前实习等各种实习实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实习、参赛等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

建立“公共能力训练+专业能力培养+第二课堂实践”的横向实践教学与“基础层、提高层、创新层”三个层次构成的纵向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横向实践教学

横向实践教学由公共能力训练、专业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实践三个模块组成。

1.公共能力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能力训练主要集中在校内实训课程。各个设计专业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设置了相关的技能课程的训练,着重对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专业技法等开展有针对意义的实践教学。校内实训课程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的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能力培养

校外实践是检测学生能否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参照依据,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主要包括参与的校企合作单位的实习、参与工作室真实案例的项目实践以及参加各类专业设计大赛。教师工作室的建立能够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参与项目的设计,能够使其将基础的设计与真实案例相结合,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大赛是学生参与设计实践的最佳途径,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

3.第二课堂实践

第二课堂实践是弥补专业实践不足的重要环节,从文化与职业素养、赏析能力和素质拓展训练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除了专业课以外,艺术设计专业还开设了丝网印刷、民间美术、陶艺制作、扎染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锻炼综合创新能力。

(1)专业方向拓展课程训练

专业方向拓展课程训练主要通过模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比如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增加了两个模块,即网络媒体方向模块和影视方向模块。主旨在于帮助学生拓展专业认知层面,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了解业界相关信息。

(2)公司项目实习、实训

实习和实训主要安排在四年级。根据实习基地的项目需求,由指导教师带队到公司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的,了解设计项目的规划、实施、运作的整个过程。西安翻译学院洽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多地的数字影视公司作为实训基地。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检测,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纵向实践教学

纵向实践教学的三个模块由基础层、提高层和创新层构成,三个层次之间是一种多元化互补、依次递进的关系。通过实践体系的实施来使学生完成输入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全过程,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学生四年学习的各个阶段。

1.基础层

基础层是通过理论教学结合大量的课内实训以及专业认知实习,使学生逐步了解该专业特点,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方式以课内实训为主,课外实践为辅,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

2.提高层

提高層是进一步采用理论教学结合课内实训及课外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西安翻译学院先后和安徽宏村、山西平遥、陕西富平陶艺村、重庆嘉陵摩托车厂、成都洛可可设计公司、上海浪尖工业设计公司、成都嘉兰图设计公司创建了实习实训基地。

3.创新层

创新层也是整个实践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而创新层以培养学生“设计构思、设计创作、设计应用”全方面的设计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创新层培养阶段以教师命题、社会委托项目、社会设计大赛以及自命题等方式开展实训课程,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完成系列化的综合设计实训,旨在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左明刚,西安翻译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综合素养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