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影戏在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中的探索

2020-10-09钟贺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皮影戏主题活动探索

钟贺琳

【摘要】皮影戏是皮影艺术,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学校就要结合皮影戏特色,根据学校实际,对皮影戏进行开发研究,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课程有机融合。通过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以多种形式将传统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皮影戏   主题活动   课程   探索

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皮影戏是皮影艺术,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我们的家乡萍乡也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传承,200多年前,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就在萍乡湘东这片热土上扎根,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湘东皮影戏像一壶老酒,越来越香,越来越浓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何让皮影戏这项“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为此,学校充分利用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对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

一、设计项目主题活动,体验与感悟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皮影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自2004年起,学校就围绕传统文化、四季等内容设计开展了主题大单元活动。主题大单元活动赋予学生在情境中一定的角色或身份,在经历和体验中完成项目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他们围绕问题自主或合作完成,实现“研”和“学”的平衡交融,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年级组长充分利用萍乡湘东皮影戏这一本土资源,结合校园、社区和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设计皮影相关的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学校精选了一些知识性强、趣味性浓、思想健康、符合童心的皮影剧目让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学习皮影戏的浓厚兴趣。同时邀请萍乡湘东皮影戏传承人丁武老师来校讲座、授课。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了解皮影戏,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学校三年级组就设计了与“奇妙的皮影”相关的主题大单元活动,从“探索奇妙的皮影”“我是皮影小画家”“我是影子魔术师”三个板块,同时设计了项目学习,让学生开展探究、参与体验、亲自实践等学习活动。學生从刚开始的陌生,到听萍乡湘东皮影传人丁武老师讲座了解皮影的历史;从课后到主题班会上探索奇妙皮影的历史起源,再到美术课上绘画出皮影;从语文课根据熟知的故事编写剧本,到通过用皮影的方式演绎出来,大家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

2016年教育部文件中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学校主题大单元活动的开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能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情境活动中去了解自然、感知社会、认识家乡的风俗,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学校开展的“探索奇妙的光影”“奇妙的皮影”等探索皮影戏的主题研学活动,让皮影戏走近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领悟传统之美。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参与、体验、总结、反思,回归生活世界。学校研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开发编写主题读本,探索与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我校开展皮影戏主题大单元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开展主题大单元活动,年级组教师围绕皮影戏主题大单元活动精心编撰了活动主题读本,结合皮影戏特色课程的设计理论与本校实际进行探索,建构小学开设皮影戏特色课程的一般方法、策略和途径,进行各学科的校本教材的板块设计,编写皮影戏主题读本,如“奇妙的影子”“皮影戏剧本”等。

主题读本编好后,教师通过小课堂的美文诵读,诗歌朗诵会、公众号平台、阅读课等形式,这样的实践学习和各科联动,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了主题读本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皮影戏的认识,可以为学生学习皮影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爱上皮影戏课程,更能使学生了解皮影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制作推广文创作品,传承与创新

皮影戏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皮影艺术因其综合艺术特性,使小学生在感受与体验皮影艺术的魅力、动手制作皮影并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与提升了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如何将传统皮影戏进行推广,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学校育人课程有机融合?如何跳出戏剧模式学皮影?带着这样的思考,学校年级组与美术组的教师萌生了开发、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文创作品的想法,教师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化信息,丰富多彩的皮影图案,最终决定利用“花旦、书生、将军、武生”等角色进行创编,在传统皮影戏基础上借鉴可爱Q版漫画中的造型元素,寻找发生在身边的与核心价值观内容有关的人和事,再将人物造型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初步形成线稿。为了便于传播,引导学生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尝试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发掘进行创作再现;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团队教师对原创进行提炼,带领学生制作了结合皮影元素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手绘明信片,最终形成了一套风格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印制成明信片。最终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遗雅传承”系列文创作品,如书签、台历、文化衫等。一股创作热潮在学校兴起,更多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创作中来,学生还将皮影戏与西游记中的人物融合,并结合校园安全、校园文明创作了一系列漫画作品。

四、联动整合各门学科,融合与升华

为了激发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学校将皮影戏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学习并传承皮影戏技艺,参与到主题大单元活动中来。班主任根据主题方案的要求,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带领学生认识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语文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和经典故事编排有趣的儿童皮影戏节目;在学校蓝天少儿艺术团的皮影戏编剧班欣赏皮影戏传统剧目,创编皮影戏剧本;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影偶的制作方法,给他们讲述皮影戏的起源、皮影制作等知识;舞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自编的皮影舞蹈……

2019年5月,在本区校本课程展示交流活动中,学校美术教师史丽丹和音乐教师吴宁睿结合主题大单元活动“奇妙的影子”,让学生感受历史、体会传承,上了一堂别出心裁的美育综合课——“让剪影动起来”。两位教师共同合作,结合视频详细地讲解了皮影的渊源及其特点,之后将影偶发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触摸、感受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通过对皮影的直观感受,分组合作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影偶,同时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了皮影舞。两个学科的融合,真正做到把皮影戏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開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学生亲手制作皮影与亲身体验皮影表演的过程中, 激发其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通过编制皮影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学校办学理念与课程之间有了显而易见的联系,学校育人理念也在主题课程中真正得以体现。

五、聚力打造学校特色,实践与启示

皮影戏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的开展,让学校师生认识和了解了萍乡湘东皮影戏,也越来越坚定了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心。2019年4月,登岸小学被授予萍乡市第一批“传统文化传承服务基地”,作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019年4月,登岸小学皮影戏工作坊作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工作坊参加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亲临展厅,为我校皮影戏工作坊点赞!学员通过表演自己创编的剧目“喜羊羊”“熊出没”,还有各种形式的展演,荣获了一等奖。这次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展示活动,不仅增强了学校师生传承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和决心,使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皮影戏,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美育水平、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打开了艺术之美的新视角。同时也对促进学校“皮影戏”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对打造学校精品校本课程起到了引领和创新的作用。

总之,学校通过开展皮影戏主题大单元活动课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祖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整个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并将家乡非物质文化皮影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

注:本文为江西省基础教育科学2018年度综合学科类课题“小学开设皮影戏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PXZH2018——297。

猜你喜欢

皮影戏主题活动探索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