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露台到古戏台

2020-10-09何睿

戏剧之家 2020年26期

何睿

【摘 要】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而戏曲艺术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祭祀时的歌舞,再到随后乐舞百戏、面具舞、说唱等演出类型,最后形成戏曲艺术这一单独的艺术门类,这一过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的演出场所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划地为场”,到后来的神庙、城市街道上的露台,最后才发展成戏台。宋元时期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这个时期古戏台形制的演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观戏形式的演进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戏曲的发展、中国古戏台的演变之路以及祭祀礼仪中戏曲演出的艺术特色,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演出场所;露台;古戏台;勾栏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26-0025-02

一、“划地为场”的演出形式与“瓦舍勾栏”的出现

“瓦舍勾栏”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戏曲艺术的发展与这一文化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宋朝,出现了大型的社会商业演出场所——“瓦舍勾栏”,瓦舍也可称瓦子、瓦肆,是指城市中娱乐场所集中、商业繁华、人群热闹的区域,勾栏则是瓦舍里的演出场所,瓦舍中勾栏的形成,要从最开始“划地为场”的演出形式说起。戏曲形成前,一些泛戏剧的表演形式总是掺杂在乐舞百戏中,与乐舞百戏同台表演,而乐舞百戏在表演时,其指向性较弱,因此观众从四面都可观看,所以在表演时,艺人们多选择“划地为场”这种方便简单的演出形式,也就是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划定场地演出。但是这样的演出形式,使得观众与表演者都处在相同的平面上,为了将观众和表演者分开,就在表演者周围围起栏杆,表演者在栏杆内表演,观众在栏杆外观看。这种栏杆内的演出场所,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瓦舍里的勾栏,即“缚栏为戏”。

二、露台的兴起与衰落

不管是“划地为场”还是瓦舍内的勾栏,这样的演出场所对于伎艺人来说固然方便,但是当观看人数较多时,平地上的表演就会产生观看时的不便,一种方法是将表演区降低、观看席升高,比如我们现在的体育场;另一种方法就是将表演区域抬高,观众的观看位置相对就降低了,于是露台就产生了。“露台之名,汉代已有。”①露台的功能分为献贡和献演两种,形式上分为临时性露台和永久性露台两种:临时性露台一般搭建在城市中心,主要为城市内各种节日庆典提供演出场所,使用的材料一般为木材,使用完后拆除,形状一般为方形;永久性露台一般搭建在神庙当中,一般建于神庙正殿前面,用于表演歌舞抑或是放置贡品,一旦建立就不会轻易拆除,是整座神庙建筑的一部分,以砖石砌成,形状为方形。露台历史久远,最开始用于古代帝王观察天文星象,称之为“灵台”,早期对于露台的定义,在《博望侯露台记》中有云:“基土育中,雷(垒)甃于四周,不复以屋覆之,曰露台。”②露台是戏曲的原始演出场所,亦是古戏台的前身,《山西古戏台》一书中也提到“露台,是古戏台的先祖”③。而早在汉代,已经有了在露天之台上祭神祈神、表演百戏的习俗,当时的露天之台也并非只叫露台,根据史料记载,有“迎神台”、“八风台”、“腾光台”之称。

在北宋时期,露台被大量建造,主要原因在于赵宋王朝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而国家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歌舞以及百戏的演出在民间流行起来,随之带来了露台的大量建造。在《中国戏曲文物通论》一书中指出“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戏曲形成于宋金时期”④,但由于宋金时期戏曲还没有发展成熟,属于“泛戏曲”,是百戏中的一种,因此在露台上表演的是乐舞百戏和一些杂技。当时在城市里,用于节日演出所搭建的临时露台数不胜数,《宋史》中有云:“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⑤,由此可见,当时每逢佳节,市中就会搭建临时露台,并且伎艺人们会在露台上奏乐演出,围观人数众多,十分热闹,与此同时,身份高贵的帝王一般在露台对面的阁楼上观看演出,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习俗。而露台往往高出地面,由于当时城市内观看演出的人数众多,相比于早期“划地为场”的演出形式,表演者站在高处表演,不仅使台下观众可以更加清楚方便地看到台上的表演,而且可以让表演者在台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除城市外,一些园囿中也常常设有临时性或永久性露台,而在这里,帝王无法像在城市中一样,登上阁楼欣赏演出,因此,演出者和观看者位置互换,教坊艺人在平地上表演,帝王登上露台观看演出,这种形式正好与城市中相反。除上述情况之外,皇帝赐宴欢庆时也会搭建临时露台,不仅京城如此,凡是皇帝所到之地方,在当地赐宴时亦筑台。北宋时期戏曲发展并未完全成熟,即使在教坊十三部中,宋杂剧是正色,但它并未从百戏中完全独立出来,而百戏类型众多,不仅包括戏曲,还包括杂技、歌舞等演出形式,丰富多彩的百戏演出需要一个共同的演出场所,而露台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三、舞亭、舞楼、乐楼的出现

北宋前期,神庙内舞厅类建筑已经很普遍了,舞亭、舞楼、乐楼都是在露台的基础上建立的,它们似乎是由起初在露台上搭建的临时性乐棚发展而来的,露台上常常搭建乐棚,后来逐渐演变成石制结构的永久性舞亭;且露台通常为方形,舞亭、舞楼、乐楼亦为方形。宋金时期,演出场所完成了从露台向舞台的转变。在这个时期,舞亭、舞楼、乐楼的出现,是演出场所发展历程当中的重要一环。之前提到过,露台上表演的是乐舞百戏和一些杂技,由于乐舞百戏在演出时,演出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方向性不强,所以演员在演出时不需要特定面向某一面,观众也不必在某一个指定的角度进行观看,在舞台四周任何角度,都不会影响观看时的视觉效果。而大约到了南宋时期,产生了南戏,大致在金朝末年,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北杂剧也随之产生,而形成的北杂剧以及南戏都属于较为成熟的戏曲,在表演时方向性相对较强,并且是祭祀演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表演时都面向正殿;不仅如此,观众在观看表演时,如果处在背面,便会影响观众的视觉效果,从而无法感受到戏曲演出的精髓。在演出时,由于露台上无封顶,所以有时遇到雨雪天气,便会对演出有所影响。因此,后来在露台四周加了四根角柱,并且在角柱顶端增加了顶部建筑用来封顶,在楼内顶端设有“藻井”,在演出时起到了“扬声”的效果,并且在两侧以及背后砌墙(最开始只在背后砌墙),这种演出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既排除了视觉干扰,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欣赏戏曲表演,又增加了遮挡雨雪的功能;与此同时,也剔除了如“撞顶”、“爬杆”这种适合在露台上演出的百戏种类。这些演出无法在舞亭、舞楼、乐楼中进行,就必须另选场地,因此就重新回到露台上或在广场、街道上“划地为场”演出。在一些神庙中,舞亭等所在的位置也与原先露台所在的位置相同(面对正殿),因此,舞亭、舞楼、乐楼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演出场所。

四、元代戏台的变革

到了元代,戏曲的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不仅戏曲艺术有了质的变化,戏台的观看角度也完成了从四面观到三面观的过渡。“其标志为纷纷在舞台的后部(以正对神殿为前面)加砌后墙,后墙两端在立柱处还要折向前方,延伸至舞台后部进深的八分之一处,并在墙端加设辅柱。”⑥这样就使戏台内部有了后台,从四面观到三面观,也完成了我国舞台建筑的一次重要变革,这种变革也是由戏剧演出的内容所决定的。之前提到过,宋元时期,戏曲是祭祀演出的主要内容,方向性较强,表演都是面向神殿,而背后砌墙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在视觉上排除干扰,二是可以提高演出的表演效果,三是可以空出后台,方便演员休息、换装。而从已发现的元代戏台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历代古戏台形制演变的痕迹。它的大致趋势如下:戏台两侧山墙逐渐向前方延伸,戏台的敞开面积也在逐步缩小,最后完全成为三面都砌墙的结构,只露出戏台正面,形成了一面观的格局。而这个过程也是临时性表演场所向固定性表演场所转变的具体体现。当时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与传播以及“剧场”这一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逐渐深入,使得在神庙内搭建专门用来演出的戏台开始逐步流行起来,并且将神庙内的整个演出场所视作一个“剧场”,这样可以更好地酬神祭祀。

注释:

①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16版,第109页。

②国图书馆善本金石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版。

③乔忠延《山西古戏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④黄竹三,延保全《中国戏曲文物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版,第184页。

⑤《宋史·乐志》“教坊”条。

⑥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16版,第121页。

参考文献:

[1]景李虎,王福才,延保全.金代乐舞杂剧石刻的新发现[J].文物,1991,12.

[2]延保全.魏村牛王庙会祀神演剧史料[J].戏曲研究,2002,02.

[3]车文明.露台——中国舞台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站[J].文史知识,1996,04.

[4]曹飞.略论露台、勾栏与舞楼之关系[J].戏剧,2011,02.

[5]颜伟,王加昕.宋代神庙露台的新发现[J].戏剧,2018,01.

[6]黄竹三,延保全.中国戏曲文物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7]冯俊杰.戏剧与考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8]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16.

[9]乔忠延.山西古戏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