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析

2020-10-09曾湘玲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校策略教学

曾湘玲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运用肢体动作来传达故事内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舞蹈艺术的教学活动中,剧目排练课能够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修养,让学生离舞台表演更近了一步。但是随着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剧目排练课面临的困境也日益显现。本文主要针对剧目排练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辨,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给予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   舞蹈剧目排练课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20)16-0120-03

舞蹈作为灵肉一致的艺术,是思想情感的外化表现,是外在肢体与内在情感的结合。在舞蹈演出中,有的舞蹈演员却过于注重技术技巧,把舞蹈片面化,甚至将舞蹈杂技化,一味的追求险、难、奇、谑,而忽略了舞蹈最纯真的本质。舞蹈演员作为舞蹈传达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有肢体柔韧度、速度、力度、协调性等基础素质能力,还应该具有表演能力和其他专业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而融汇舞蹈演员基本能力、表演能力和文化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就是舞蹈剧目排练课。

一、舞蹈剧目排练课

舞蹈剧目是舞蹈教学走向舞台的最终成果展示,是对舞蹈教学成果最直观的评价。剧目排练课作为舞蹈教学的关键课程之一,集基本功﹑技术技巧、风格韵律﹑表演能力于一体,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践课程。作为舞蹈教学的综合呈现,它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涵盖了各个舞种,引导学生在技术技巧、动作造型中灌输舞台表演知识,实现从技术掌握到舞蹈表现﹑从课堂教学到舞台表演的飞跃,为社会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舞蹈表演人才。是故,剧目排练课使学生离舞台表演更近了一步,在舞蹈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现在不计其数的舞蹈剧目,造成了作品形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在舞蹈剧目排练课中,不仅需要练习学生善于塑造的舞蹈形象,也要尝试一些形象差距较大、特点鲜明的舞蹈作品。舞蹈剧目排练课通过学习不同形象、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使学生的表演天性得到解放,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找到学生善于塑造的舞蹈形象,提升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例如,剧目排练课上既有圣洁、高雅的《爱莲说》,又有顽固、朴实的《孔乙己》;既可以感受依山傍水而居、热情飞扬的《歌飘山水间》,又可以体会古代文人墨客、儒雅潇洒的《纸扇书生》。

第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技巧、动作姿态、风格韵律与舞台表演能力的综合运用。舞蹈作为灵肉一致的艺术,是外在肢体与内在情感的高度合一。剧目排练课将两者有机结合,唤起心中的情感,使舞蹈不是为了炫技而做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而是人物内心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后,综合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对舞蹈角色进行塑造,传达作品的内在情感,激发观众情感的共鸣。

第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每部作品都可以带来不同的感触,唤起心中不同的情感,学生根据舞蹈作品中同一角色的不同理解,极大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并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分解、重构,进行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在欣赏剧目《且看行云》时,有的学生会想象成一位仙人身在云中飘泊观雾,有的学生则会想象成一位诗人在山间吟诗作画。因而,在实践表演中学生势必会注入不同的遐想、不同的情感,甚至很可能会改变原作品的某些肢体动作,形成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呈现出不同的舞蹈意境。

第四,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鉴赏能力是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鉴别能力与赏析能力;文化修养是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作品的创作背景、本体结构、根基立意,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气质涵养。剧目排练课中,观看不同的舞蹈视频、练习不同的舞蹈作品及感悟不同的舞蹈立意,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使其认识到各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根基等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提升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高校舞蹈剧目排练课面临的问题

剧目排练课作为高校舞蹈教学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具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是随着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剧目排练课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一般高校剧目排练课的课时量较少,每周只有一到两节,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也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第二,因各高校舞蹈专业扩大招生,导致生源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普高生和艺校生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而目前高校的剧目排练课均采用班级授课制,授课方式单一,无法顾及全部学生。第三,目前剧目排练课的教学仍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即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选择剧目,且多以经典剧目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则先安排学生依照影像进行模仿,然后再对该剧目进行讲解、排练。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已不合适高校的舞蹈教学。第四,目前高校的舞蹈剧目排练课,缺乏一套完整的教材,尚不能满足舞蹈教学的更高需求。

三、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一)调整课程设置,合理规划课时

舞蹈剧目排练课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课时分配中,剧目排练课的课时量却很少,与其它课程的课时量差距悬殊。以基训课为例,部分高校一周有四到五节的基训课,然而剧目排练课只有一到两节。基训课是舞蹈教学的基础,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剧目排练课作为舞蹈教学的综合呈现,是培养舞蹈表演人才的关键课程。因此,各个高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合理规划课时。例如,低年级虽然应以基础课程为主,但是也应该适当注入剧目排练课的表演单元训练,练习单一的表演元素;高年级学生在完成技术技巧、把握舞蹈风格等方面较为完备,所以应该增加剧目排练课程的课时量。通过单、双、三、群舞训练学生之间的配合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确保剧目排练课的延续性、科学性,以适应高校培养舞蹈人才的需要。

(二)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材选择

丰富剧目排练课的教学内容,其教材应该涵盖各个舞种,既要有蕴含传统精神的中国古典舞,又要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同时还要有国外代表性舞蹈。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该加大对其教学性的考虑,即教材能否适应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大范围扩增适用于舞蹈教学的优秀舞蹈剧目。教师通过对剧目的创作背景、文化根基、编排手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走向更深层次的专业训练,扩宽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具体来讲,选取剧目时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剧目应具有文化底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更是保持艺术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有力保障。在剧目排练课中,选取富有文化底蕴的作品进行授课,不仅可以使艺术作品源远流长,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舞蹈人才。例如,似扇非扇、似画非画的《扇舞丹青》将中国绘画、书法、舞蹈融于一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肢体表达,流水般的线条则是太极八卦图中“圆”的轨迹,空拍时的停顿又像极了中国水墨画的留白,引人無限遐想;还有上文中例举的中国古典舞《纸扇书生》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洒脱,还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士族文化,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

2.剧目应突显民族特色,传承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处各民族的艺术高校也应该拥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打造特色的区域舞蹈文化品牌,让原创舞蹈作品成为展现院系艺术特色的名片。广西艺术学院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占比较大,民族特色浓厚,编创的优秀剧目多富有本地民族特色。因此,学校将这些获奖原创剧目融入到广西艺术学院的剧目排练课程中,不但丰富了舞蹈剧目排练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了解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例如,广西艺术学院将原创舞蹈作品《山娃仔》作为剧目排练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排练、表演剧目时,运用肢体表达“山”的造型,并双腿蹲成弓步,双臂张开屈肘上举模拟赋有特色的蛙形舞姿,不但能够领略壮族人民对“蛙神”的图腾崇拜,而且将壮族人民坚定不移、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文情怀表达出来,促进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三)坚持因材施教,实现量体裁衣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全体学生,如学生的教育背景、文化素质、先天条件、个体能力差异等;其次,教师可针对学生综合能力选择适合的剧目,提高学生排练剧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坚持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观察学生动态,通过引导、启发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具体来说,在剧目排练课中教师对于不同年级、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面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境况,教师要做到取长补短,实现量体裁衣,引导学生选取适合自身条件的剧目,进行独、双、三、群舞的学习。例如,艺校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完备,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应该优先引导学生挑战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舞蹈作品,增强自身的肢体表达;而普高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扎实,但是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可以优先选择表演性较强、蕴含根基寓意的舞蹈作品,强化学生的艺术领悟。

(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部分高校的剧目排练课仍然是老师选取教学剧目,学生被动地扒舞蹈视频、练习单一的舞蹈动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师生合作的有效性。我们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合作,实施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老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让学生在教材中主动收集、寻找舞蹈视频,坚持做到多看、多听、多思考,再根据收集的视频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确定排练的剧目。学生在观看舞蹈视频时,不知不觉地唤起了心中的内模仿,产生审美感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日后的舞蹈实践。另一方面,教学中要加强有效的师生合作。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尽情地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领悟力和创造力,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专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创能力、表现能力以及舞蹈作品的完成质量,努力寻求一种师生合作的教学观念。

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课上学习与课下练习紧密结合,课下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倾听学生的学习感受,并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查阅舞蹈作品的理论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达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贯彻“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原则 ,通过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使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被动接受逐步向主动探究转换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五)提供实践机会,学与演相结合

舞台实践是学生参加舞蹈比赛、舞蹈展演、舞蹈下乡、社区文艺汇演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舞蹈表演的活动。高校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演出活动,并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践演出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

一方面,剧目排练课为舞台表演夯实基础。剧目排练课能够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鉴赏力等其他艺术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舞蹈技能,表达自身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对作品角色的塑造,以及对情感的宣泄,让课堂教学离舞台表演更进一步。另一方面,舞台表演是检验剧目排练课的唯一标准。只有在舞台表演中,才能看到剧目排练课做出的成绩和不足。因此,学生需要参加各项舞蹈展演、舞蹈比赛,在舞蹈实践中检验剧目排练课的成果。舞台实践不但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最关键的是能够在舞蹈表演中检验剧目课程,去粗取精,继续升华,不断地完善剧目排练课,使剧目排练课更好地培养舞蹈人才,并逐步完成舞蹈教学的任务。

总之,阶段性参加舞台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表演展示中找到舞蹈动作与情感的关联,领会舞蹈作品的内在价值,逐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修养,使学生的技术更加娴熟,风格更加鲜明,塑造的角色更加准确,具备舞蹈演员的整体素养,缩短从课堂教学到舞台展示的距离。

四、结语

总而言之,舞蹈剧目排练课对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舞蹈专业人才。随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舞蹈教学课程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优化。我们应该以思辨的眼光去看待剧目排练课目前面对的问题,以优创的策略去解决剧目排练课目前面临的困境。这需要我们继续思考与探究,坚持与时俱进、自我提升,以饱满的热情去适应形势变化,使剧目排练课日臻成熟,最终实现从课堂到舞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潘多玲.明确课程定位 优化教学体系——普通高校舞蹈院系“剧目教学”课程建构之我见[J].舞蹈,2009,(08).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4]黄玮.浅议高等舞蹈教育中剧目课应如何改革[J].青年文学家·教育丛,2013,(10).

猜你喜欢

高校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