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临夏砖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2020-10-09王春霞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视角非遗

王春霞

摘要:临夏砖雕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站在“非遗”视角传承与发展。本文基于临夏砖雕艺术的艺术特色,结合当下临夏砖雕艺术的发展困境,分别从“环境陶艺”的功能创新、“陶”工艺材料的语言创新和“顺应时变”造型语言的视觉创新三个方面提出当下临夏砖雕艺术的创新发展策略,以启发人们转变观念为目的,创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作品,为砖雕艺术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和途径。

关键词:“非遗”视角  临夏砖雕  传承与创新  环境陶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017-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高度重视,梳理整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明确的传承与保护方向。其中,临夏砖雕艺术是被列入到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不仅是对临夏砖雕艺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意义给与了极大的肯定,也为人们认识临夏砖雕艺术提供了契机,更为我们传承与发展临夏砖雕艺术给予了期望。近年来,研究临夏砖雕艺术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是在实际情形中,临夏砖雕的传承与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是值得我们研究地重要课题。

一、临夏砖雕艺术概述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枹罕,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北与兰州市接壤,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 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相毗邻,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自古是中原连接青海、西藏、四川的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重镇,被誉为“中古西部的旱码头”,也是古代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在此融合,通过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聚集地。这里居住着“汉、藏、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多民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发祥地之一”①。

临夏砖雕也称为河州砖雕,是临夏民间文化与艺术的主要代表。受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临夏砖雕艺术具有区别于其他砖雕流派的多元文化融合的艺术特色。砖雕艺术是艺术家和工匠在以粘土为原材料进行低温烧制而成的青砖上,结合雕、刻、捏、塑等工艺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形式。追溯其历史,原始彩陶艺术和制陶业的发展应该是后世砖雕艺术的滥觞。从其字面意思来看,砖雕艺术首先是“砖”和“雕刻”结合而成,所以在历史发展的使命中,它始终没有离开建筑,是依附于建筑用陶和建筑用砖而产生。所以临夏砖雕艺术的溯源应该是商代陶制建筑构件的产生。但是从临夏考古出土资料显示,最早出土于临夏地区的砖雕艺术主要集中在宋金时期的墓室中,作为墓室装饰艺术。题材丰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儒家文化题材为主的作品,表现主要以情节性和叙事性为主,第二类是花卉、动物为题材,主要是对物象特征的简单描绘。②元代以后,因大批回族聚居形成以伊斯兰教为主流的多宗教并存,多民族聚居的格局逐渐形成,也为带有浓厚伊斯兰文化特色的砖雕艺术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③到了明清,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砖雕艺术的发展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达到的高峰时期。临夏砖雕艺术主要出现在地面建筑上,由于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临夏砖雕艺术作为一种建筑装饰普遍应用于清真寺、拱北和民居建筑装饰中,临夏砖雕艺术与其他砖雕艺术流派相比,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体现和多元文化基因的融合,其中包含有中原文化传统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儒家文化特色,也有明显的中亚、西亚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萨尔塔人的手工艺传统在里面。题材内容与宋金时期的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是花卉植物为主的题材,是其最大的地域特色的体现,透漏着民族文化的审美情感和民族宗教的禁忌。到了近代,临夏砖雕人才辈出,出现了以回族艺人绽成元、周声普为代表的民间艺人,以及东公馆中砖雕装饰如气势宏伟的《江山万里图》、玲珑细致的《双品富贵》和挂满葡萄的《百子图》等一系列精美的作品,另外,还有红园、大拱北、国拱北、榆巴巴拱北、蝴蝶楼等,都分布着丰富的砖雕艺术作品,体现着砖雕艺术作为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临夏砖雕的艺术特色主要集中在明清以后的砖雕艺术上,从装饰题材、艺术风格和造型手法上均体现出与其他砖雕艺术的不同之处。在装饰题材方面,临夏砖雕传承传统砖雕艺术,受到汉民族儒家文化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教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禁忌,主要是以植物花草、山水建筑、文化符号、龙凤呈祥作为装饰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沒有人物装饰,这与伊斯兰教义对偶像崇拜的禁忌有关,由于教徒不崇拜任何偶像,所以临夏砖雕作品上均不见人物装饰图案,而多以花卉草木、吉祥纹样、阿拉伯纹饰装饰为主的原因所在。在艺术风格上,临夏砖雕艺术因为沿袭了北方人的豪迈之情,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体现出北方砖雕艺术的构图饱满、纹饰宏阔,刀法浑厚朴茂,兼有砖雕艺术的雄浑与粗犷之气。而在造型手法方面,多结合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并融入其造型特点,主要以浮雕和刻画相融合的手法为主。以上这些方面的特色,体现出临夏砖雕艺术区别于其他地区砖雕艺术的形式与独特魅力。

二、非遗视角下临夏砖雕传承困境

(一)生存空间上的局限

传统意义上的砖雕艺术,主要功能在于建筑装饰,通过砖雕艺术的装饰,起到了美化建筑外观、加强建筑结构,反映建筑主人的情感与情趣的作用与效果,使得建筑与文化、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在建筑艺术上相互融合。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兴起以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大的改变,以及大规模城市化的发展,受到西方建筑和艺术观念的影响,这是对传统砖雕艺术形成的最大冲击,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中的砖雕艺术面临生存空间上的局限。需要决定生存,也决定着发展状态。如今,砖雕艺术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主要源于需求量小,生存空间上的局限等。

(二)创意创新上的局限

万事要追求与时俱进,艺术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砖雕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上还存在着创意创新上的局限。砖雕艺术因其特殊的生产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需要工匠的细致耐心的制作,这样的生产制作过程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更多的人更愿意选择干净,见效快的业务和工作,使得砖雕艺术的从业者非常少,甚至出现“断代”现象。大部分砖雕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多以谋生为主,高素质、高水平的砖雕匠人非常少。传统工匠不懂现代艺术与审美,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法参与其创作之中,或者说现代设计师和艺术家未经过传统工艺的技术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所以砖雕艺术在创作上,基本还是延续传统砖雕艺术形式和风格,只能生产出适合传统建筑的砖雕艺术作品,无法适应现代建筑的发展与需要,导致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无法使用和拓展应用,这样阻碍了砖雕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临夏砖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环境陶艺”视角的功能创新

运用现代环境设计观念和设计艺术的理念带动砖雕艺术在功能视角方面的创新,是砖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之一。传统砖雕艺术的主要功能作为建筑装饰艺术,其目的不仅是美化了人们生活环境与建筑,而且传达了人们的内在情感和精神需求,使建筑——环境——人达到协调统一,这也是砖雕艺术所体现出的价值本真。而随着当今人们生活环境的转变和建筑形式的改变,砖雕艺术似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受人们重视与喜爱的功能价值,使其生存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更宽泛的视角理解砖雕艺术,让它发挥“环境陶艺”功能与价值。所谓环境陶艺,是20世纪80年代,在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之下,陶瓷艺术观念发生改变之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是艺术家借助于陶或瓷材料,或者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为公共环境和生活空间所设计的陶艺作品。④近年来,环境陶艺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让社会各界多有关注,并形成了专门的研究。例如,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专业中,就专门设置了环境陶艺的研究方向,很多的艺术家也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社会大众的一致好评,这一现象让人们看到了陶艺作品在公共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空间中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在此,提出将砖雕艺术视为“环境陶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砖雕艺术的产生是结合一定工艺技术,是泥土与火而产生的艺术作品,这是陶制品的产生,所以从起源上就是一种建筑用陶和陶制建筑装饰。砖雕艺术作为古代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装饰设计,它不仅起到建筑装饰作用,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结果,从本质上应该属于环境陶艺的属性与范畴,所以从宽泛意义上是与环境陶艺相一致的,可以说砖雕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环境陶艺。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不能把它只局限在传统建筑装饰上,而是要从现代环境陶艺的一些成功的作品中吸收好的方法,转变观念,将它再次与人们的生活空间密切结合起来,运用现代设计观念和砖雕艺术材质、工艺相结合,创作出适合不同场合、不同情感的艺术作品,不管是民族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或者是公共空间,都能成为砖雕艺术所发挥魅力和价值的舞台,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增添更多的文化基因和东方特色。

(二)“陶”工艺与肌理的语言创新

工艺、材料与肌理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砖雕艺术从本质上属于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所以在工艺、材料与肌理等方面追求创新也是砖雕艺术创新的途径。不同的工艺会直接影响砖雕艺术的风格特点和艺术形式,甚至能给带来新的艺术感受。临夏砖雕艺术在工艺方面结合传统砖雕艺术的工艺手法,大致分为:捏雕和刻雕两种成型工艺,第一类的捏雕,也称为捏活,是先用泥坯捏塑各种造型,后入窑焙烧,制作脊兽、套兽、宝瓶等多用此法;第二类的刻雕,是在经过土窑烧制出的青砖上用刀雕刻,建筑物中的墙饰、台阶等多用此法。由于在刻雕是在烧制过的青砖上进行雕刻而成,当地人称其为“刻活”。相比捏雕,刻雕的工序相对复杂一些,首先对青砖从打磨开始、经过构图,进行雕刻,之后细磨、过水、编号,到拼接安装、修饰等,共有八道程序。

纵观历史发展,临夏砖雕艺术从发展以来,其工艺手法一直保持原来的模式没有改变,这样的作法,虽然我们做到了传承,但是也只是在单纯的模仿,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灵活处理,不能与现代生活和人的审美需要将结合,所以产生了生存空间上的局限。突破陈规才能寻找创新,砖雕艺术应该多从其他艺术中借鉴成功的经验,以达到创新求变的效果,比如从现代陶艺中借鉴成功的工艺技法和肌理成型效果。在我国,现代陶艺家们在陶艺创作中,已经能够打破传统,发挥泥性,创作出丰富的“物性”观感,以此与“人性”相融合,表达情感。砖雕艺术也是一种陶制品,但是在“陶”制的工艺和肌理方面,缺乏对“陶”语言的挖掘与发挥,基本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工艺状态。因此,从本质上,砖雕艺术与陶艺有着相同的制作过程,这一点可以借鉴陶艺工艺与肌理的呈现,或者结合其他材料,改变原有砖雕艺术的肌理和視觉感知,创造出新的砖雕设计作品。

(三)“顺应时变”造型语言的视觉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邱春林教授在一个公共媒体上发言,关于题为“传统工艺美术只能与生活相伴而行”中说到“求新、求变、求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人类本能,工艺美术只是在顺势而行”。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意思很明确,如果传统工艺美术只保持传统,不追求创新就会难以生存。其实,早在明代的《天工开物》中就提到“制以时变”的说法,也是说工艺美术如何顺应时变的发展规律。砖雕艺术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之一,应该从顺势发展和顺应时变的角度思考它的创新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在今天来看都是中国的古代设计,那站在艺术设计的视角反观砖雕艺术,从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手法解答砖雕艺术的创新发展问题,是重要途径之一。用现代设计为砖雕艺术创造新的活力,带来新的视觉感受,将砖雕艺术转化为平面视觉设计和空间装饰设计中的组成部分,在工艺与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砖雕艺术原有的吉祥纹饰、花草植物等传统造型语言,进行视觉形式的设计创新,将现代设计中设计方法与创意大胆地应用到砖雕艺术的创作中,例如结合现代构成中的点、线、面,以及运用一些构成的方法设计一些现代的造型形态,使得砖雕艺术真正地做到“活态传承”,既有传统砖雕艺术素雅的材质美,又有现代设计的造型美和形式美,追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符合现代建筑的装饰特点,以此来为砖雕艺术的传承发展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

就像邱春林教授所说:“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它包容了无数的变化,今天它仍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姿态,对它进行圈定、保护、拯救等想法和做法都只看到了它恒常的一面,而忽略了它本身与生活总是相伴而行的关系”。砖雕艺术作为建筑装饰艺术,就应该顺势而行,找出与现代建筑装饰相结合的方面进行发展与再发展,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与人们现代生活相适应,领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本质与意义,探寻和加强砖雕艺术传承与创新建设,而不应只是保持着原有的“模样”。

参考文献:

[1]牛乐著.素壁清晖临夏砖雕艺术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临夏州志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小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的现状与创新途径探究——以甘肃临夏砖雕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02).

[4]何炳钦.现代陶艺语言与表达[J].美术观察,2007,(11).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6]牛乐.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与活态传承——以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A]//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人类学文丛: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下卷)[C].2015.

[7]郭慧玲.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视角非遗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