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庄锡龙漫画的艺术特色

2020-10-09鞠楠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漫画

鞠楠

摘要:在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庄锡龙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一大批表现众生百态、市场乱象、教育体制和官僚主义的作品。庄锡龙的漫画体现了漫画讽刺和幽默的内在品格,成为艺术家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有力武器。这些作品往往在批判中流露出悲悯,在笑声中洞见出生命的底色,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

关键词:庄锡龙   漫画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036-04

庄锡龙是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最知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创作生涯始于1979年,持续至今。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不久,庄锡龙调入《深圳特区报》,负责美编工作。可以说,庄锡龙见证了深圳漫画事业的发展。在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深刻时代内涵的漫画作品,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艺术眼光之敏锐、艺术创作生命之长久,在同时代画家中都是少见的。本文选取其漫画创作的四个方面——对于众生百态、市场乱象、教育体制和官僚主义的反映或讽刺来分析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观察与记录——对众生百态的摹写

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庄锡龙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他的漫画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世间百态和美丑冷暖,呈现了对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思考。

《足坛趣事》以“脚头不行用嘴头,嘴头不行用拳头,自己犯规怪裁判,技不如人炒教练”的顺口溜调侃了国足,幽默表现了老百姓对国足恨铁不成刚的心理。《煞风景》预示了广告时代的到来,在路口处,原本放置路牌的地方被各色广告占据,让路人找不到北。《天哪,这是艺术还是巫术》讽刺了当下古怪甚至有些恐怖的行为艺术。《人生识字糊涂始》表现了盗版书扰乱市场并危害读者的现象。《著作等身》《泡沫》等作品批判了学术不端与学术抄袭。《“小姐,现在该带我们去风景点了吧”》展现了旅游团带游客去购物点的“潜规则”。《绝对隐私大曝光》反映了医院里患者看病扎堆、缺乏个人隐私的现状。《这是二类保护动物,不容易搞到,趁热吃》《轮回》等揭露了使食用野生动物的风气,认为这种行为终究有一天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打开病菌传播的“潘多拉魔盒”。这一预言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2020年再次得到映证。这类作品来源于生活,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展现众生百态的作品中,画家不仅出色运用了讽刺的艺术手法,对社会上诸多奇怪的风气进行批判,还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融入笔端,记录对社会生活的新鲜感受。庄锡龙在上海生活了34年,可以想见,到深圳工作后,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给浸润在海派文化中的画家以何等的冲击。有感于此,画家创作了一些作品反映广东独特的地域文化。《入粤难》表现了某省赴广东考察团一行竟然需要配备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海南话四个翻译的有趣情况,表现了画家对身为方言顽固区的广东的调侃。《广东的夏天》表现了画家对岭南生活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从不同风格的遮阳帽中可以分出海南人、客家人和潮汕人,比如同一地区可能出现一边下雨另一边太阳普照的景象,比如炎热的夏天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帅气,穿着厚厚的牛仔裤喝冷饮吹风扇。这些漫画的素材就来自生活本身,画家通过细致的观察,以类似写真的方式,描绘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却带有一定趣味的生活片段,令人读后会心一笑。

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重要品格,庄锡龙展现浮世诸相的漫画中,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某件具体的事,他提炼与概括了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加以批判和调侃。正如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所说:“漫画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批评旧的思想、意识、作风和习俗,用讽刺的手法来揭露他们的丑恶和可笑,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缩小它们在新社会里的市场”①。这些漫画如同时代发展的剪影,将特定的历史发展瞬间定格下来。它们没有宏大叙事的压力,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触及时代发展的某个特定时刻,表现繁琐且局部的碎片故事。这些碎片故事,可以单独来看,也能夠串联到一起进行考察。独立地看,它表现自身的生活体验,连缀到一起看,则共同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风气,体现了独特的时代印记。

大众生活看似普通细碎,但真正有成就的艺术家却都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完成创作。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漫画所能给予画家进行艺术表达的空间非常有限,特别需要画家以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在看似平淡重复的生活中发现并提炼出能够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生活意义并完成高度概括的艺术表达。每一幅成功的漫画,画面看似简单,又能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欣赏感受,背后无不凝聚着画家长时间的艺术积累以及兴会神到的灵感闪现。

二、审视与监督——对市场乱象的表达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一度出现了各种乱象。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现了不少投机倒把、以次充好等问题。生产、销售到售后环节无不令人忧心,尤其是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引发了售后服务差、老百姓维权难等一系列困境。庄锡龙创作了大量漫画,反映商品市场怪现状,表达对小人物的同情和悲悯。

《振振有词》里的商人面对自己缺斤短两的问题,反而理直气壮。《怪,安全条例放哪儿去了》揭示了企业一味重视产品销量而忽视安全生产的问题。《强势与弱势》中,消费者因为商品使用问题受了伤,当他到商场索赔时,接待人员张着大口数出千百条理由拒绝赔偿。画中,“顾客就是上帝”的标语和“本理由解释权归本商场所有”的红字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哭笑不得。一边是手缠绷带、一脸愕然的“上帝”,一边是满面凶悍、唾液横飞的商场员工,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救救“上帝”》反映了商品市场虚假广告横行,画家将言过其实的广告比作起飞后四处漏气的热气球,给置身其中的“上帝”带来了惊魂一刻。《注水货》讽刺某些商家的承诺如同注水肉一样充满水分,让人无法相信。《“承诺”》中,“绝不出售过期食品”“绝不售卖伪劣商品”“绝不使用假币找钱”“绝不欺骗外地游客”“绝不打骂顾客”“绝不拒开发票”等商业底线竟被堂而皇之地作为承诺挂在门框上,成为招徕顾客的亮点,强烈的嘲讽意味呼之欲出。

在这些作品中,画家表现了对底层市民深切的同情。他对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的同情是显而易见的,他在漫画中倾注了热情,通过画笔为他们讨回公道。而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在批判他们错误行为的同时,画家也流露出隐蔽的同情。庄锡龙突破了非黑即白似的判定,他沒有把商家和消费者放在对立的角度。他始终以有情之眼打量这个世界,在审视商品市场种种不公平现象的同时,又尝试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生存逻辑,这使得画家的同情上升到悲悯的层面。《某公挑担——老爱一头沉》很好地诠释了画家对底层市民理解之同情,在这幅漫画中,庄锡龙展现了他对市场积弊原因的思考,那就是当今时代过于看中经济利益,导致见利忘义行为的出现。这幅漫画中,作者通过对比的方法,呼唤平衡为人民服务和获取经济利益的关系。70年代一味强调为人民服务,对经济利益则避而不谈,这显然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80年代又片面追逐经济利益,而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基本的道德操守抛到脑后,走向了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在画家看来,只有协调好为人民服务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商品市场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市场发生的各种乱象,不唯中国改革开放前期所独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经历过由乱而治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管理这一行政手段之外,来自民间的舆论监督同样必不可少。庄锡龙的这些漫画,以直观辛辣的方式,不仅反映、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更扮演了舆论监督的重要角色,推动着市场正常化发展的到来。

三、反思与纠错——对教育体制的批评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面临的最为主要的批评在于偏重知识层面的记忆与传授而忽视文化层面的引导和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没文化的考试机器。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还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生活常识,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谁有病》反映了父母把孩子视为襁褓中的婴儿,事无巨细地照顾与呵护,最后孩子被培养成了自理能力差、无法融入社会的巨婴。《这事该咋办,老师没教过》《一晒就化》《“忧等生”》等漫画反映了一些高学历的人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是对当下只看重成绩与升学的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

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甚至在孩子青少年时期就初现端倪,它导致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更加迫切,如此心态反映在家庭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孩子的过度呵护,二是对孩子成绩的过度关注。

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就对孩子倍加呵护,寄予厚望。这种殷切的期盼,有时候过于沉重,反而影响孩子健康独立的成长。《慈父》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肥胖的父亲蜷缩在一个小床上,而小小的孩子却躺在宽大的床上,让人在感慨父爱的同时又感到一些苦涩。《可怜天下父母心》表现了孩子病房门口人头攒动,而老年病房却门口罗雀。一群老人家在窗口翘首期盼,等待家人的探视,更为画面增添了不少辛酸感。这种以子女为绝对中心的家庭模式不仅容易导致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和健全的人格。

对成绩不切实际的追求则致使父母不能正视孩子喜爱玩耍的天性和自然成长规律,做出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今年我5岁》表现了一个5岁小孩身上沉重的枷锁,在这个本该自由自在玩耍的年纪,孩子要背唐诗、学数学、练英语、写书法、学弹琴,这些负荷压得孩子无法喘气。《放假了,给你好好补一补》表现了妈妈在假期中给孩子买来各色教辅书籍,堆成小山一样的资料让孩子苦不堪言。对于教育的焦虑让孩子丧失了本该自由在在、无拘无束的童年。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即使还没入学的孩子,也早早就背上了大书包,辗转各个培训中心,完成家长“赢在起跑线上”的愿望,可悲复可叹。

中国基础教育从根本上跟随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完成着自身所有的发展与变化,所以对于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批评,最终其实都会指向高考。实事求是地讲,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一面临过诸多批评的考试制度,却是现代中国绝大多数人借以改变自身命运的最为关键的、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庄锡龙的教育类漫画,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既存在某些问题,但却能够在较大范围内维持公平并切实帮助普通人转变人生命运的教育选拔制度,所以无论是在角度选取还是在情绪表达方面,都能够体会到作者善意的克制,甚至能够感受到批评中的呵护。

四、揭露与鞭挞——对官僚主义的讽刺

在干部队伍中,一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有感于此,庄锡龙画了一系列嘲讽官僚主义的漫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这一类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往往表现得较为激烈。

《明天要和群众对话》深刻揭示了官本位思想,批判了部分官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一个官员与群众对话前的准备就是“不清楚”“不了解”“研究研究”“这不是我管的”等语言,极尽敷衍推托之能事。《总算盖齐了》表现了办事程序繁琐的问题。主人公的申请报告竟然要盖十几个公章,东奔西跑,总算盖齐了所有章,流程走完了,人也瘫倒了。《不放心》反映了外行指挥内行的怪现状。本来猫抓老鼠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但是图中的人物却强行干预,硬要抱着猫狂奔,一边跑一边指望手中的猫完成抓老鼠的任务。可想而知,最后不但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猫也肯定抓不到老鼠。这幅画讽刺了罔顾实事求是原则和违背科学规律、蛮干硬干的奇怪现象,令人看后忍俊不禁。

官僚主义作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文山会海”。《扯“蛋”会》画了一个名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8384次研讨会”,与会者无不昏昏欲睡,辛辣讽刺了为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反复开会的荒诞场景。《无题》以茶壶和茶杯作为画面的主体,茶壶被画成了时钟的形状,象征着时间,茶杯上的“会”字表现了某一阶段的文山会海。随着茶壶里的水倒入茶杯,原来茶壶上完整的时钟被拆散、打碎,暗示着整块的、宝贵的时间被一个个会议分割得七零八落。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把时间比喻成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流水”“黄河东走溟,百日罗东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逝川嗟而命,丘井叹吴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诗句饱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的体悟和对时间的慨叹。这不仅因为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还蕴含诗人对时间崇高性的一种恐惧。时间和流水的共同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人生在世几十年的时间放在历史长河里来看,更显现出时间的易逝和生命的可贵。既然人生短暂、时间珍贵,就更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会议上。过多的会议不仅消耗了干部的大量精力,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庄锡龙通过这些漫画,犀利地指出作风建设中的痼疾,呼唤“削山填海”,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艺术语境中,拿捏好讽刺尺度是一名艺术家必须掌握的技巧:既要运用一定的讽刺形式去揭露刺痛某些现象、某些人,又不能突破审查红线。这其实并不是现代中国所新生成的文化特点,更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孔子早就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教导,任何艺术表现都应当有一定限度,既不能谄媚式赞美,更不能破口大骂。庄锡龙对于官僚作风的讽刺在有限的实践范围内以或隐晦或巧妙的艺术表现出色地实现了创作目标:既揭露批判了存在的问题,又符合“温柔敦厚”的标准。

五、结语

庄锡龙通过巧妙的情节构思、夸张的人物刻画、通俗的讽刺语言,传递出现代忧患意识和现代批判精神。在情节设计方面,画家通过带有一定荒诞性的情节表现扭曲变形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日渐崩塌的精神世界。在刻画人物方面,画家通过抓住最具特征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放大人物的特点,塑造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夸张与变形建立在画家恰当地处理艺术虚构与逻辑真实的基础上,它的本质仍是根据社会现实有感而发。此外,画家擅长采用反语和反讽的方式,展现人物矛盾的言行,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实现对常规逻辑的颠覆。

漫画创作来源于生活,源于对世事最深切的体会。创作漫画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有感而发。庄锡龙从小家境贫寒,他捡过破烂、摆过地摊、做过小工,底层生活经历使他阅遍人生世相、历尽生活百态,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积累和宝贵财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犀利的笔锋、敏锐的洞察、幽默的手法和老辣的艺术表现力。庄锡龙的漫画体现了漫画讽刺和幽默的内在品格,成为艺术家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有力武器。这种讽刺,不是“冷嘲”而是“热讽”,这种批判,不是金刚怒目式的愤怒,而是一种充满静穆的力量。他深挖国民的种种弱点和人性的劣根性,以积极入世的态度直面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抱以厚望。这些作品往往在批判中流露出悲悯,在笑声中洞见出生命的底色,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漫画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