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与构建策略

2020-10-09薛文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摘 要]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实践需求,但目前许多高校仍存在着思政课程缺乏特色和专业载体、专业课程等育人功能重视不足或发掘不够等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力、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是高校思政育人最优化的必要选择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战略研究”(17JZD055);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大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研究”(2019-D-161);2018年上海健康医学院种子基金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实现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薛文正(1984—),女,河北保定人,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064-02    [收稿日期] 2019-12-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影响高等人才培育目标的达成,更关系着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实践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发[3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需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建设进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举措。

一、当前思政育人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立、分散、封闭、碎片、分化”的现状。如果仅注重思政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而不重视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为削弱。

(一)思政课程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不足

一些高校仅重视思政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对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不足,从而忽视了潜在的、专业的、动态性的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脱离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脱离了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思政课程,理论教学易缺乏对应的教育载体和落脚点,出现了理论性过强、贴近性不足;普遍性有余、针对性不足;说教意味较浓、启发与互动不足的一系列问题。

(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不一致、内心存在抵触等问题。囿于教学科研压力、专业授课习惯等因素,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更关注所授课程教学的专业属性。个别教师认为讲好基本课程内容即可,学生的人生观建设和道德观的培育等与专业教育或公共课程的内容无关,重视“教学”忽略“育人”。有些教师虽认识到了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因能力和思路的限制难以拓展课程的思政功能,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目标无法有机融合。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德才并举的育人目标,就要使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共建,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二者实现同向同行、融合融通既符合内在的理论逻辑,也有现实的可实现性。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理论依据

可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和终极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平等发展和完整发展。机械唯物主义将个人作为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机械构成,西方资本主义从“认识论”出发将知识异化凌驾于人之上等,都将导致学校教育的知识化和工具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实现历史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必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变为了超越现实的抽象道德和理念。马克思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这样“存在论”的解读将人作为教育的真正主体,主张教育必须在传授知识、教化个人的认识任务和理论任务的同时尊重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人出发,教育过程要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手段和目的的方式统一起来。系统理论主张抛弃单向度、片面化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系统因素应综合研究和系统整合。

(二)高校思政课程的课外延伸与实践性的必然需求

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多在专业领域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上,高校思政课程需启发学生思辨并结合社会实践等方式将思政教学内容深植学生观念中,将高校思政课程向课外延伸的重要一环就是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兴趣出发开展有针对性和有专业特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内在价值贯通于各门课程中,实现“大德育”“大思政”的范式转换。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配合必然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践方式选择。既要发挥德育课程的育德功能,又要充分开发和挖掘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德育内容和因素发挥育德作用。

(一)上下呼应,达成共识,全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某些課程,某些部门和部分人的单打独斗,而要实行高校各个部门、各个教师的联合作战以形成合力,使立德树人渗透在各学科、各课程、各堂课中,渗透在每个学生管理环节里。构建各课程协同的“大思政”体系的设计需理性梳理、相应设计、分段实施、全员参与。需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理念,增强思政教学团队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之间的交流,增强课程建设经验之间的交流,从督导式简单应用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课程的具体落实,让思政课程成为引领,加强通识课程信念植入,让专业课程充满情怀。

(二)拓展资源,借力发展,转变思路创新思政教育理念

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需要转变思路、创新理念,改变单纯依靠思想政治课程开展德育的狭窄思路,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因素和资源,将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的价值内核和目标体系进行融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通识博雅课程有机融合,做到育人目标协同,教育内容拓展、授课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合作、教育资源共享,从而充分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三)突出特色,丰富成果,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

促进思政课程融合通识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三类课程须强化思想、行动和结果的三位一体。首先,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蕴含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如借鉴行业工匠精神、培养创新精神等,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每一个细节中。其次,以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在试点课程建设经验的带动下,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中,进入每一位教师的意识理念中,进入到学院教研室组织工作中,聚力教师队伍实现深入推进。再次,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融合的负责部门或建设队伍,在不同课程的教学队伍交流、互补与联动的基础上,多维思考、系统设计、凝练特色,以特色课程建设为依托,结合不同院校独有的特点与优势,研究创新课程融合的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3]舒志定.马克思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5.

[4]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6.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