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0-09-29周英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周英

摘 要:青少年肩负着开创未来的重任,是国家倾力培养的社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为青少年的发展指引着方向,还对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建立和优良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网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在如今的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逐渐成为人们赖以生活、工作的基礎,更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利用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开拓了其眼界、拓展了其知识范围,但是也同样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风险,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心理、道德及交际,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复杂、艰难。如何消除网络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带来的种种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其优势,使之转变为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条件,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影响青少年思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的思想波动大,对社会的认知、自我的认知等还不够成熟,无法正确选择网络中对自己有意义的内容,容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布置的陷阱的诱惑,而且容易在包罗万象的网络中迷失自己。还有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在当今社会较高的普及率,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计算机课程,手机更是很多青少年的日常必备工具之一。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性格得到了释放,如何避免这种释放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减少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网络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锻炼青少年的独立自主

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其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尤其在学习方面,传统教育比较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但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名师讲座视频中也涵盖了很多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使青少年在学习中对学校和教师的依赖降低,可以通过网络掌握更多多元化的信息,开拓学习思维。这种多方面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提高青少年使用网路的兴趣,并主动在其中寻找各种资源,再与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相结合,形成代表自身个性的观点,锻炼了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能力。

(二)完善青少年道德观念

传统社会形势下,青少年的交际范围比较狭窄,多为熟悉的同学、家人和老师,网络则拓展了青少年交际的广度和深度。网络上可以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学历和社会经验。青少年与周围熟悉的人相处时,大多比较随意,忽视了社会交际的原则与道德法制的要求,因为熟悉的人往往对自己非常包容和理解。但是,网络上很多人之间素昧平生,想要于其交流并友好相处,就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力,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负责任,这些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思想及行为促使了青少年完善自身的道德观念,使其得到成长。

二、网络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冲击青少年的三观

网络中有很多思想不健康的信息、游戏、视频等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所体现的西方价值观念非常明显,青少年这一年龄段正式价值观念逐渐成熟的阶段,虽然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断加强,从未停止,但是网络良好的隐匿性以及强大的吸引力依然对青少年有巨大影响。而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对网络文化的判断力、自控力较差,容易受不良思想的蛊惑,使其三观偏离,甚至在其诱导下走向犯罪。

(二)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青少年成长于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感偏低,比较爱玩。网络中对青少年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丰富、刺激的游戏,游戏中的情境设备、角色设置和情节可以将青少年带入到虚幻的神奇世界中,实现现实中无法达成的愿望,令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在社会报道中,因打游戏猝死、叛逆、荒废学业的青少年案例屡见不鲜。此外,有些青少年通过网络借贷而获得短暂的物质享受,之后无力偿还而选择自杀逃避的也常有发生。通过网络谈恋爱而被骗感情、骗钱财的也大有人在。网络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给犯罪分子提供的机会,也使很多青少年迷失其中。

(三)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天壤之别,青少年如果长时间通过网络与人交流或者仅与网友交流,就会逐渐丧失现实社交的能力,对现实中的人产生隔阂。当与现实中的朋友、亲人联系越来越少,内心就会变得冷漠、自私,没有集体观念,甚至碰到问题也不愿向他人倾诉,导致压抑、悲观、焦虑,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更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网络时代下有效加强对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策略

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青少年的性格等综合考虑,并利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和资源优化网络环境,使其成为促进对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工具。

(一)青少年自身: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分辨能力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信息包容量巨大,而且形式多样,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既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又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手段。网络使文化交流可以不再受地域、民族、环境、阶层等限制,网络环境下,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文化可以相互碰撞。因此,网络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具有双面性的特点。但是,它对所有人又是平等的,给予了所有人同样选择的机会。面对复杂的网络内容,青少年需要慎重考虑,仔细辨别,正确选择,学习其中积极的、优秀的文化。

(二)家庭方面:正确引导青少年思想政治观念

据调查,有网瘾的青少年中多数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所致,比如父母对青少年的关心较少,过度关注其学习并且态度强硬等。家庭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最开始的环境,也是一个人在从懵懂走向成熟期间所处的时间最多的环境,青少年最初的思想、行为都是模仿的父母,因此家庭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充分利用家庭成员、家庭氛围的作用,对青少年思想实施正确的引导。首先,家长要多关心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衣食住行,同时掌握青少年用网情况,当发现其出现不健康的用网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指导。其次,家长要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树立榜样,在用网方面采取健康的方式,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家庭用网环境,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用网习惯。

(三)学校方面:网络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加强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青少年的用网问题增加了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难度。对此,学校需要从两方面加强:其一是网络文化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与网络文化相关的课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并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避免陷入网络中的陷阱或者走入用网误区。同时,指导学生掌握网络规则,开展网络课堂、网络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网络功能的同时对不合理用网的后果有更深入的认识,时刻警醒自己的用网行为。其二是通过思政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设置理论学习、心理咨询、视频点播、社会热点等版块儿,让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阅马列著作等书籍,了解新闻时事等思政教育资源,激发其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多媒体等手段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政府方面:严格管理网络运行的各个方面

网络发展的速度过快,以至于政府对其出台的管理措施一直未完善,待问题出现后才加以重视。同时,现代的生活、工作对于网络的依赖太多,需要管理的内容繁多,管理难度和任务都非常大。当前,政府对网络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网吧管理,对此可以采取分类管理方式,比如将青少年学习用网与成人休闲用网分成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其次是网络身份验证,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用网者是现实世界的,如果用网时需要等级用网者的身份信息,就会便于网监人员的监控,同时对不法分子也起到威慑作用。再次是建立网络举报制度,对社会公开网络投诉与举报电话,如有违规行为将严厉惩处。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与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青少年用网安全意识,用法律来规范青少年行为。

(五)社会方面: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

社会也是一所育人的大学,更是青少年正在感受而且日后会深入融入的环境,社会现象、制度、社会态度等都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有引导作用,甚至长期接触社会,将改变原本在学校建立的思想观念。因此,本着对自身负责、对社会大众负责以及对青少年负责的原则,社会范围内需要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网络使用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范,发挥网络积极的影响。例如,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科学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真、善、美,营造和谐的网络精神世界。

四、结语

青少年时期,学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自控力差,冲动,面对神秘莫测的网络世界,青少年内心总是蠢蠢欲动,想要探索。在网络的使用方面,青少年既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传播者,他们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在网络中建立了一种虚拟的道德规范,里面既有符合现实道德的内容,又有违背社会准则的内容。对此,社会要给予重点关注,同时发挥好家庭、学校的教育作用,加强政府管理力度,共同为青少年创建绿色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华力.论网络直播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8):122-123.

[2]陶爽.網络新媒体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11):44-46.

[3]杨小京.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研究[J].长江丛刊,2019(17):157-159.

[4]隆云霞.互联网动态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42-43.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