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夜景感
——城市可持续的沉浸式夜景照明体验

2020-09-27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冯敏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外滩滨水夜景

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冯敏

在经历了农业城市、工业城市、后工业城市及现代城市四个时代的变迁后,第五代城市成为代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富有远见的未来之城,倡导生态环境、人类生活与经济增长的和谐与共赢,为产业、生活、工作创造适宜的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发展,曾经一路走来的沉淀与成长,人们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是守望与情怀,城市设计更要用创新思维去考虑城市韧性发展、城市空间设计、市民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的理念和虔诚的人文情怀追寻24小时的城市活力。

那么未来第五代活力之城的夜色一定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正在崛起。寻找夜间消费的创新动力成为驱动城市经济的新方向。而安全健康、生态智慧、绿色低碳的新韧性城市是可持续夜景照明体验的有力保障。

一、韧性活力城市的解读

韧性城市从多科学、多维度、多尺度的交叉研究视角,范围涵盖自然系统和物质系统,其中物质系统: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慧照明等研究路径。

韧性城市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思维:

①具备平衡的土地利用机制;

②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

③健康的城市生态体系;

④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

⑤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

综合韧性概念解读内容,提出韧性景观研究的体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适宜居住的环境、多层级的智慧管控系统、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等,具体如下:

空间韧性:多元复合功能、多层次网结构、修复空间割裂、软化融合边界。

智慧韧性:基础设施提升、复合价值提升、文化力提升。

绿色照明:健康舒适、高效节能、环保功能健全、安全可持续。

二、可持续夜景感的更新

在城市更新发展趋势中,满足市民需求的设计,思考的范畴将更加广泛。作为服务第一届进博会的重点项目《黄浦江两岸夜景照明提升工程》更加关注已进入存量发展的上海,城市更新需要一个有机的可持续过程。存量型城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提升建成区的宜居性,城市设计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强调存量规划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要依托现状建设效益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人的24小时需求,就业、居住、服务三大功能是每个人的永恒需求。力求坚持贯彻“还江于民”,让广大市民共享浦江两岸城市名片。

从可持续规划视角,国家已构建了转型的顶层政策制度设计,确定转型的方向,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出台了约束增量、鼓励存量的政策。从宏观角度出发整体统筹两岸亮化工程建设方向,整合政府可掌控资源、引导的结构性的系统更新规划。通过自下而上的资源整合而实施自上而下的系统更新。

黄浦江亮化工程的存量设计实践,贯彻四方面内容:

(1)设计理念,从蓝图式设计到全生命周期设计。

(2)设计目标,从环境营造到绿色发展。

(3)设计对象,从空间形态塑造到多元融合。

(4)设计方法,从线性思维到网络思维。

三、沉浸式光影空间的体验

在心理学上,个人精神完全投注于某种活动的感觉被定义为心流,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心流的场所表达便是“沉浸式体验”。

在黄浦江两岸光影空间的体验性设计中,运用心流理论的创新设计手法,以生态优先、文化内核、业态聚合为着力点,展示上海的可持续新面貌,构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

1.总体构思

水平维度:沿江各城市功能区定位有所不同,根据建筑密度、高度、人员活动频率等因素设定不同的亮度控制级别,形成明暗有序,总体协调的沿江夜景观。建议在完善外滩景观照明集群的同时,形成外滩金融中心和世博片区两个景观照明集群。

外滩核心段观景视线分析

竖向维度:考虑到与陆家嘴的对景关系,以及人员活动心理需求,从水面到建筑天际线形成由低至高的色温模式,在亲水界面与外滩风貌协调统一,并且节假日在建筑顶部适当点缀彩色光,形成水际线、绿地云桥、天际线三个层次景观照明。

纵深维度:由外(滨江)至内,不同的公共区域人员活动内容亦有所不同,建筑类型也不尽相同,相应对灯具位置、高度、光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光的色调及色温作为纵深维度的控制策略,形成层次丰富,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夜景观。

2.视线分析

3.还原建筑

基于对观景视线的分析,在照明设计时,首先充分考虑各个视点的最佳沉浸式观赏效果。让黄浦江西岸核心区的外滩万国建筑群真正展现了高雅、大气、精致的气质。使建筑远观有气势,近品有气质,细读有故事。

外滩建筑群多为三段式构图的历史建筑,天际线、轴线、三段式、塔楼、细节等这些都是外滩历史建筑构图特色。建筑立面有凹凸,应强化建筑在夜间的光影关系。对建筑的顶部应进行重点设计,强化万国建筑天际线。突出其建筑构图特色,对柱子、山花等丰富而精致的细部,进行局部重点投光照明表现。

同时还对建筑材质的色彩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根据建筑材质色彩控定外滩建筑的最佳色温为:1800 ~ 3000K。暖色系可控色温与极高显色性能达到传统光色效果,同时渲染出外滩建筑石材本来的质感色泽,能更细微的体现不同色泽建筑的真实美感,营造出细腻、充满层次感的灯光体验。

各种量身定制的设计手段,都是以“还原真实的外滩”为理念,打造可持续夜景为目标,旨在呈现出功能与艺术完美平衡的照明设计。

4.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应融入精细设计时代,景感生态规划结合当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特点,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围绕人文关怀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主体,把空间改造作为切入点,把不停更新的时代审美当作视角。以新兴艺术为表现形态,来为公众呈现更加意想不到的明日城市美学。

在浦江两岸的亮化更新中,融入了活动、声音、公共艺术、灯光、互联网等多样化体验手段,创造文化场景魅力。艺术伞膜的诞生,就是“光景空间”文化的可视化形式,是文化象征符号的具体呈现。

外滩景观伞膜灯柱位置设在浦发银行对面的观景平台空厢上部,共设置三座,灯柱高约3.5m,张拉伞膜半径为2.5m,灯柱顶部设置投射灯,向浦发银行大楼投射灯光,灯柱底部设置环形座椅。造型设计提取Art Deco历史元素,融合外滩建筑韵味,并有多种感官融入的沉浸式体验。

邀约情人伞,延续情人墙,故人邂逅也许就在伞下,讲述“他、她、他们”的故事。聆听《外滩漫步》用音符拼凑出一封献给上海温暖的“情书”。是一场音乐与光影的邂逅!成为城市文化交流的载体,光音联结的心灵纽带。

四、全时韧性照明的构建

全时韧性智慧照明体系设计,将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公园、滨水空间分等级进行景观照明规划。

1.建筑照明规划分级控制

1.1 地标照明建筑

以地处景观轴沿线,高度或位置具有地标性的建筑为主,应在夜景照明设计上,体现建筑本身及地标地位。这类建筑的亮度主要位于亮度一至二级控制区域内,可适当采用彩色动态光。建筑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功能,选择相应的照明方式凸现建筑物。

1.2 核心照明建筑

以高层建筑为主,亮度等级最高,可设置动态光、彩色光,形成最重要的天际线。建筑应突出顶部照明,兼顾立面照明,但须控制亮度,严格避免散光,减少光污染。

1.3 重点照明建筑

亮度等级次之,这些建筑应进行适当的建筑景观照明,建筑应以简洁、大气照明为主,慎用彩色光。

1.4 次重点照明建筑

以功能性照明为主,规划对这类建筑不设立景观照明的规定,但构筑物表面最高亮度值不宜与周边建筑亮度差异大于2.5倍,造成区域不协调,严禁光污染。

2.道路景观照明规划分级控制

3.绿地、公园景观照明分类控制

3.1 重要景观绿地、公园照明

此类绿地、公园照明设计应强调景观轴的连续性,风格亮度应统一协调。人流最多的公共绿地空间,是夜晚休闲娱乐的集中地,作为人流汇聚及穿行的区域,其照明应保证人流疏散要求,在光色及光照等级上,应具有导向性和可识别性。同时着重景观创意的照明,较大的绿地可结合设置光艺术作品,设置多种场景变化,创造具有趣味性的景观效果。

3.2 次要景观绿地、公园照明

绿地、公园是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生态风景资源,是城市中的绿洲。照明设计应有选择地对观赏性比较强的树木花卉、有特殊种植方式的绿地进行重点照明,主要是季节性观赏植物、树阵和草坡两种。

3.3 以功能性照明为主的绿地

满足功能性照明即可,由路灯、庭园灯进行照明。

4.滨水空间景观照明规划

(1)滨水空间夜景照明能提升其景观效果,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夜间游憩场所,根据不同滨水景观的特色和场地具体性质,构成要素的照明侧重点也不同。

(2)河道沿岸布置景观灯,滨水岸线设置景观照明,保功夜晚滨水岸线的安全性,草坪内用草坪灯洗亮,人行步道设置步道灯,增强引导性。

(3)重要的桥梁建议考虑景观性照明,以丰富沿河夜景艺术氛围。

(4)滨水建筑结合商业适当丰富光色,营造其休闲娱乐效果。

(5)对中小尺度的滨水区域,注重步道和设施的照明,可进行堤岸照明,也可运用滨水建筑照明形成倒影,堤岸照明会产生实景和倒影之间的界限。

智慧集控体系。智慧照明生态系统构架以智慧控制管理中心为核心,设置景观照明集中控制体系,智慧管控全局夜景照明系统。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高效管理+协同运行+智慧功能。

智慧照明模式。分时段设置照明模式——平日模式、节假日模式、重大节庆模式,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沉浸光影演绎。运用照明智慧科技展现场域文化表现力,树立城市夜经济标杆。

五、总结

存量夜景感规划是一个接地气、出政策、需要长期实践探索的领域,值得每个设计师去思考。时代在变化,巨量积累、精神需求、空间升级,用城市可持续的沉浸式夜景照明体验,关注人的精神需求,重塑大城市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价值,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温情。

分级 照明设计要求重要照明道路 是城市夜景重要连接线,也是城市的繁忙地段。景观照明要求是既要保证车流、行人的安全通行,又要有可识别的景观。次要照明道路 与重要道路相比,照明要求会低一些,但是由于这类道路大部分存在混合型交通,充分的照明均匀度能有效保障交通安全。功能性为主的道路 包括城市中区域支路等,灯具应注意防止眩光和光污染。景观照明不设要求。

猜你喜欢

外滩滨水夜景
去外滩兜兜风
不妨写夜景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夜景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