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0-09-27孙丽珍

关键词:家族史管理水平动机

许 芬 孙丽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也随之增加。据统计,2008年25岁以上的成人中,被诊断为高血压的占40%,人数由1980年的6亿增长到2008年的10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5.6亿高血压患者[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2004年全球每年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超过700万,并预测2025年后每年约有将近800万人死于高血压[2]。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仍呈增长趋势,全国至少有2亿人患高血压,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但是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分别低于30.2%、40%和6.1%[3],由此可见我国的高血压治疗压力重于泰山。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最有效的措施。

高血压自我管理是指通过健康教育课程教会高血压患者所需的知识、技能、重获信心以及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的技巧等,来帮助患者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问题[5]。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节约卫生资源的措施。国内外研究表明,自我管理能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调整其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并且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6]。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自我管理降低血压、预防并发症。近几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自我管理的作用并将其应用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自我管理在我国起步晚,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目前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够理想,大多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一般水平。结合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巨大,卫生人力资源有限,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有待对自我管理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7]。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促进此类人群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可为今后进行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区和住院区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

1.1.1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无其他疾病引起的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2)确诊时间≥1年,门诊就诊时血压虽未达到诊断标准.但既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正服用降血压药物者;(3)年龄≥20周岁;(4)愿意合作且无听力、语言障碍者。

1.1.2排除标准 (1)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者;(2)原发性高血压确诊1个月以内(通常初诊患者尚未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3)合并急、晚期疾病(脑梗或心梗急性期、癌症晚期等)昏迷或意识不清者;(4)有影响认知的听力障碍患者;有语言表达或交流障碍患者;(5)有精神疾病诊断的患者(如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6)经说明调查目的仍拒绝参与调查者。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9年6月至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区和住院区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问卷填写。该问卷由研究者本人统一发放,发放前向研究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其同意和配合。使用统一指导语,避免诱导性话语。

1.2.2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此问卷由研究者本人自行设计,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健康保险状况等一般社会学资料及家族史、病程、合并症、高血压水平等疾病状态资料。(2)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此量表借鉴江苏大学陈烨硕士引进的Johns Hopkins大学Hae-Ra Han教授编制的Hypertension Self-care Profile(HBP SCP),进行汉化并经信效度检验的量表。该量表分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3个方面,由60个条目组成。在这60个条目中有52个正向问题和8个反向问题,每个问题采取4分制计分。量表总得分范围为60~32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水平越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核对,并算出总分、平均分等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利用SPSS 16.0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最相关的影响因素。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共100人,收集有效问卷共92份,有效问卷率92%。对可能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统计(n=92)

项目例数构成比(%) 140~1591314.1 160~1792527.2 180~1993740.2 ≥2001718.5最高舒张压(mmHg) 90~992325.0 100~1093538.1 110~1192223.9 ≥1201213.0合并症 无3234.8 1种4043.5 2种1617.4 3种或以上44.3

2.2 量表总体得分情况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行为、动机、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中总分最大值为213分,最小值为75分,总体平均值为162.75,标准差为8.539,动机得分高于行为和自我效能得分(表2)。说明本次调查中人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

表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行为、动机、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情况(n=92)

行为量表中平均得分最高的为13、14和19条目,最低的为条目2,说明在调查中大多数人坚持服用药物,并及时补充降压药。在睡眠方面,人们也很注重睡眠质量;在低盐饮食方面几乎没有人注意食物的含钠量。动机量表中平均分最高的为12、15条目,最低为条目16,说明调查中人们认为不吸烟和定时服用药物对高血压水平影响很重要,但体重对高血压影响并不重要。自我效能量表中平均得分最高的为14条目,最低为条目6,说明调查中大多数人对以后自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很有信心,但对每天做到食用少于6克盐没有信心。具体见表3。

表3 行为、动机、自我效能各条目具体得分情况

2.3 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以患者一般资料为自变量,以行为量表、动机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影响因素进行赋值以达到数值化,经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筛选对自我管理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而后进行多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独立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

2.3.1赋值 对影响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来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程、家族史、职业、文化程度、健康保险状况、合并症、是否独居、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等进行赋值(共13个),结果见表4。

表4 自变量定义与数量化

2.3.2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以原发性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问卷中行为得分、动机得分、自我效能得分、总得分为因变量,以13项可能影响高血压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3项因素与患者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有关(表5)。其中年龄与行为显著相关,文化程度与动机显著相关,性别与自我效能显著相关。

表5 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各因素相关分析结果(r)

2.3.3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患者来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保险状况、病程、家族史、最高舒张压9个因素与高血压有关。结果见表6。

表6 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4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

分别以相关分析、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分量表为因变量,采用多元回归逐步分析找出影响高血压患者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时,纳入标准为0.05,剔除自变量的标准定为0.10。

2.3.4.1行为量表的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共有7项因素分别进入以下纬度的回归方程,分别为来源、性别、年龄、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其中文化程度和家族史为主要影响因素(表7)。得出回归方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行为量表总分=28.33+患者来源×(3.16)+性别×(4.88)+年龄×(4.206)+文化程度×(-1.128)+病程×(0.994)+家族史×(-1.54)+职业×(2.926)。

表7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2.3.4.2动机量表的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共有3项因素分别进入以下纬度的回归方程,分别为性别、家族史。其中家族史为主要影响因素(表8)。得出回归方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动机量表总分=70.916+患者性别×(0.834)+家族史×(-0.831)+最高舒张压×(0.756)。

表8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动机得分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2.3.4.3自我效能量表的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共有3项因素分别进入以下纬度的回归方程,分别为来源、性别、年龄。其中来源为主要影响因素(表9)。得出回归方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动机量表总分=70.916+患者来源×(2.905)+年龄×(3.215)。

表9 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状

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患者自我管理呈中等水平,少数自我管理处于高等水平,与其他研究[8]结果相似。在患者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比较中得出患者的动机得分高于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患者认为有些行为因素对控制血压水平很重要,但因为某些因素没有信心做到,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及治疗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使患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行为和动机的脱离。另外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需要社会、家人、患者的共同努力。

3.2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

3.2.1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行为影响因素

3.2.1.1来源 研究调查中主要调查了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通过搜集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从总体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相差不大;但从行为因素分析,住院患者高血压病情较重,在行为方面很重视,其行为量表得分高于门诊患者。该研究结果提示护理健康教育人员要加强对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多宣传高血压疾病知识,发挥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

3.2.1.2年龄 调查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这与其他研究者[9]的相关研究相同。年轻患者没有意识到高血压会给他们带来的危害,自我管理水平很低。老年患者大多数已退休在家,生活压力转移到自己子女那一方,因此多数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疾病上,了解疾病治疗护理方法,指导自己改变生活方式。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社会人员的关爱和帮助,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年轻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

3.2.1.3性别 调查研究表明,女性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要高于男性患者。这与其他研究者[10]的相关研究相同。一方面,女性患者在生活习惯方面比男性患者相对较好,这也是影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大多数女性患者生活压力较男性患者小,工作负担较轻,并且对情绪管理方面,女性患者善于表达和宣泄不良情绪,男性患者则是借助吸烟喝酒来宣泄,这更不利于身体健康。调查结果提示医务人员在进行知识和宣传教育时,要针对不同性别的人群做特殊宣传教育,同时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注重心理护理。

3.2.1.4文化程度 调查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这与同类研究[11]结果相似。主要原因是文化程度低者对疾病了解不够,不能独立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再者,他们对医护人员讲的高血压疾病不完全明白,这就造成他们在对自我疾病治疗服药方面的不准确性。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医护人员在给病人讲解高血压疾病知识时,要先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宣传教育效果。

3.2.1.5家族史 在家族史方面,有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表现出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原因可能为家族中的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由于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大家互相交流高血压自我管理知识的机会较多,耳濡目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会提高。其过程类似于同伴教育,是指患有相同疾病的一群患者,相互交流与分享经验,利用朋友间的影响力,相互传递关于改善疾病的知识、经验,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12]。该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应鼓励患者间的相互交流,传递自我管理的经验。

3.2.1.6病程 研究结果表明,患高血压疾病的时间越长,自我管理水平越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因此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是这样的过程,也符合人们常说的久病成医的观点。另外,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会随着自身对疾病的体验而逐渐加深。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待不同认识程度的病人时要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案,要有不同的着重点。

3.2.1.7职业 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职业不同,自我管理水平不同。职业与经济收入相联系,调查显示,农民和私营及自由职业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在于他们经济压力较大,时间分配不合理。而且私营经济就职者社交应酬较多,饮食习惯上不能自行控制,因此他们在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方面很困难。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让患者学会合理安排生活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3.2.2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动机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家族史的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不同。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低,有家族史的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程度高。另外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动机也有影响。当血压高于180 mmHg (三级高血压)时,大部分患者才会有头晕、难受、无食欲等感觉[13]。这也说明高血压在轻度和中度时,出现的症状不明显,往往造成患者的忽视。当出现重度高血压时,症状很明显,他们会主动采取就医,坚持服药、适当运动、合理调整工作与休息、控制情绪等措施进行管理。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高血压初期患病对临床表现与症状的认识,养成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这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3.2.3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自我效能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病人来源和年龄不同,他们对今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的信心程度不同。住院患者因为病情严重,体会到高血压对自己身体的危害,他们会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改变高盐饮食习惯来降低血压,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鼓励患者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学会合理规划生活、关注生活。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来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族史和病程等都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影响,其中文化程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制订护理计划,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其建立健康信念及克服疾病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在宣传高血压知识时要有针对性、创新性,耐心了解影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的因素,对一些主要因素进行适当干预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族史管理水平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提高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