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践耳钢琴作品《哄娃娃调》的演奏与教学探究

2020-09-26管子琪

戏剧之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演奏教学探究钢琴

管子琪

【摘 要】《哄娃娃调》是朱践耳先生钢琴组曲《南国印象》中的一首,创作于1992年。这首钢琴曲由佤族民歌改编而成,描绘了一幅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温馨画面。该曲为单一部曲式,充分运用了四度和声,具有游离的调性特点。笔者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在分析曲式调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作品的演奏及教学进行论述,力求为广大学习者在演奏此作品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演奏;教学探究;钢琴

中图分类号:J647.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4-0080-02

朱践耳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1992年他创作了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由五首小曲《花之舞》、《哄娃娃调》、《童嬉》、《情歌》、《阿哩哩》组合而成,它们都是由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改编而成。从选材上来看,选择的是独特的、别致的,甚至是鲜为人知的民歌,并且适合于钢琴表达。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保留了民族性特征,同时又借鉴了西方复调手法,通过钢琴这种西洋乐器表现出来,既展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又融合了西方作曲技巧,使作品体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创新[1]。本文中,笔者将对组曲中的《哄娃娃调》所描绘的意境及其创作题材、民族特色进行简要分析,进而进行演奏和教学上的探究。

一、创作背景

该作品原来是佤族民歌中哄娃娃睡觉的一首摇篮曲,调式十分别致,上下两个短句,好像在两个调性上。朱践耳受此启发,在和声语言上只用平行的纯四度或增四度,在调性上始终是迷迷糊糊、朦朦胧胧、模棱两可的,仿佛是在梦境之中。这大大增强了调性的隐秘感,营造出一种色彩奇异、梦幻般的场景。

佤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中,资源匮乏,人民生活艰辛,因此锻炼出佤族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但因为生活条件艰苦、医疗水平落后,还经常要跟大自然和猛兽作斗争,因此佤族地区有许多孤儿。长此以往,使得佤族人民不仅关爱自己的孩子,对那些孤儿也非常的关爱。佤族人民非常爱唱歌,加之语言匮乏,很多文化都是通过民歌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佤族地区经常能听到这首传承下来的摇篮曲。朱践耳运用现代的技法,结合佤族人民哄孩子睡觉的情景,创作出了这首《哄娃娃调》。

二、曲式调性分析

(一)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是由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歌《摇篮曲》改编而成,曲子是单一部曲式,作曲家用小三段體写成。唱词比较随意即兴,像梦游一般,作曲家改编此曲时,采用游离的调性也是为营造曲子梦境般的氛围。

主题第一次陈述是在1-11小节,12-20小节是主题第二次出现,采用低八度重复的方式进行陈述,从第21小节开始是主题第三次出现,在之前的基础上再次低八度,这次并没有完全重复,而是做了尾声的处理。曲子较短小,曲式结构较简单,利用短小的篇幅展现了佤族长辈哄孩子睡觉的温馨场景[2]。

(二)调式调性

在创作这首曲子时,作曲家采用了创新的写法,用游离的调性营造出梦幻般的场景,仿佛是在梦游一般。曲子是加了清角的六声降D宫调式,调式音阶是do re mi sol la si六声音阶。左手采用了无调性的纵向和声伴奏,突出了横向主题旋律的发展,表现出唱摇篮曲时随意哼唱的感觉。

三、演奏与教学

本章演奏诠释的录音资料参考了2011年初上海音乐出版社与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专辑《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演奏者是钢琴家谢亚双子,组曲是她2010年7月录制的,她对这部作品的演奏处理比较细腻,其演奏水平也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认可,作曲家本人也对她大加赞赏[3]。此版本中,《哄娃娃调》共3分09秒。接下来笔者将从音乐想象(音乐的画面感)、音乐技巧(包含声部、触键、节奏、踏板、力度)、重点难点、练习方法这四个方面具体解析该作品。希望通过对作品的演奏诠释,帮助广大的学习者演奏好这首作品,并为教师们在教学上提供一些参考,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积累素材。

(一)音乐想象

这首作品根据摇篮曲改编而成,情绪安详宁静,整体音响较柔和。主题句在这首作品中共出现了五次,每一次都不完全相同。在欣赏这首作品时,我们应该和歌唱联系起来。右手的主题旋律部分想象成是母亲在轻哼着摇篮曲哄娃娃睡觉,开始时声音高而远,用头腔哼唱。随着娃娃渐渐安睡,歌声越来越低沉,直到娃娃完全沉睡,歌声渐渐消失。

左手虽有大量跨小节连线,但其实是固定的四分音符节奏,直到最后结尾处才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在演奏这首作品时,演奏者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双手扮演不同的角色:右手模仿哄娃娃的歌声,左手模仿哄娃娃的动作。右手和左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呼应,又产生对比。作曲家在回忆录中表示,这首作品调性是朦胧的、模棱两可的,仿佛是在梦游,要营造出梦境般的随意遨游之感。

(二)音乐技巧

1.触键

《哄娃娃调》每句主题的触键变化不大,所以将这首作品的触键方法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即右手主题旋律部分和左手伴奏部分[4]。

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右手需要模仿慈祥的母亲给孩子唱摇篮曲的声音,所以右手在弹奏主题旋律时,应轻柔且连贯,像梦境中的歌声。触键时右手乃至整个身体应非常放松,用心感受指尖与琴键的零距离接触,像是用手在抚摸睡梦中的孩子的脸颊,非常的轻柔,生怕惊扰了孩子的美梦。所以右手在弹奏时,采用抚摸式的触键方法,用手腕将每个音连起来,连成一条线。

在弹左手伴奏部分时,应模仿哄孩子时轻轻拍打孩子身体的动作。注意,演奏时候的力度和拍娃娃用的力度是一样的,都是轻柔且有规律的,但是拍娃娃的时候指尖的力量是分散的,手掌不是伸直而是半合拢起来的。演奏时的力度和拍娃娃时的力度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力量要集中在指尖,而不是分散在手掌上。左手这种轻拍式的触键,和右手的抚摸式触键形成了对比,又相互联系,给人以听觉上的新鲜感,将听众带入甜美的梦境之中。

左右手不同的触键方式,是演奏者要掌握的技巧,需要在练习时将自己带入曲子的意境之中慢慢体会。

2.节奏

这首《哄娃娃调》的速度是Lento(慢板),节拍是4/4+3/4+2/4+5/4的混合拍子,与西方摇篮曲规整的节拍不同,这首曲子的节拍更自由、随意,模仿母亲哼唱时那种随意的感觉,使人听上去像是自由的节奏,但实际上却是高频率更换节拍带来的听觉假象。

将左右手合起来看,节奏把握是这首曲子除了意境营造之外在技法上的最难点。虽然左右手节奏都以四分音符为主,但是左手比右手旋律慢了半拍,造成节奏上的错位。就像合唱时插空站队一样,左手和右手几乎不同步,都在各自的后半拍上奏出,想要把节奏把握好是有一定难度的。

3.踏板

《哄娃娃调》这首作品既要求旋律的连贯,又要求伴奏的干净不拖沓,除了对触键的要求之外,踏板的运用也是需要演奏者认真把握的[5]。作曲家大量运用四度和声,左手和声变换很快,每一拍几乎都是不同的和声,如果一小节一换踏板,会使得声音不干净。笔者建议踏板跟着左手和声换,即一拍一换。要求演奏者的脚对踏板的控制能力比较好,要换得快并且很轻巧,因为这首曲子是轻柔的,所以踏板也是轻巧的。

(三)重点难点

这首曲子比较短小,笔者在分析并演奏了全曲之后,列出了三个重点难点。认真思考这三点内容并勤加练习,会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这首作品。

1.变化音较多。这首曲子的谱子中出现了很多变化音,重降号和还原记号比比皆是,增加了谱面的复杂程度,这给识谱工作带来了难度。然而左手伴奏用了大量的四度和声,且和右手不是一个调性,游离的调性也降低了我们对和声的敏感度。所以第一个难点,就是谱面上多临时变化音。要注意正确识别这些变化音,切勿识错谱。

2.左手大跳的音程。本身多临时变化音已经增加了谱子的难度,有些地方左手四度音程来回位移更使谱面难度大大增加。从第5小节开始,左手和声来回在高音区和中低音区变化,每拍都是大跳,来回位移。这要求演奏者对键盘位置十分熟悉,做不到的人需要增加這方面的练习,练习方法:不将音弹出声,仅单独练习每两个音之间迅速准确的位移,眼睛要“走”在手之前,即弹下一个音之前眼睛先提前看好该音所在的位置。

3.左右手错位的节奏。这是本首钢琴曲最大的难点。左右手单独练习都不难,因为四分音符的节奏型居多,节奏中规中矩。但是这首曲子的巧妙之处在于,左右手节奏不对齐,从第一个音开始错开了半拍,形成了左手的弱拍位音。这考验了我们对于节奏的把握能力,要求演奏者不受传统双手音对齐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找到一定的规律协调好左右手的音,特别是右手是三连音左手在弱拍位的合手难度较大。

(四)练习方法

首先,分析曲式,划分结构,把曲子的主题都标出来,这是练习前的准备工作。由于这首曲子有较多临时变化音,所以先粗略弹一遍,在弹的过程中把容易出错的音用笔圈出来。

第二步,弹唱主题旋律。将主题旋律弹熟唱熟,在弹唱的同时左手打拍子,帮助稳定节奏。练熟右手主题旋律之后,可以试着用左手打左手伴奏部分的节拍,也就是在弱拍打拍子,有助于熟悉这种节奏的规律。

第三步,练习左手和声。注意慢练,注意不要弹错音,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跟节拍器。左手难在弱拍位节奏,所以要重点练习。左手练熟练以后,可以同时唱右手旋律,用人声模仿右手声部。这一步也熟练之后,加上踏板继续练习左手。

需要注意的是,右手三连音部分(如第2小节),如果不知道怎么把握节奏,可以先试着将连线去掉,弹分开的节奏型,然后再加上连线。后面遇到相同情况也照此方法处理。

最后,在双手节奏都特别清晰的情况下,试着合手。可以先不踩踏板,尽量用前面讲到的触键方法去演奏,找感觉的同时节奏一定要非常准确,毕竟这首作品只是模仿自由节奏,不是真的自由节奏。

朱践耳先生的这首作品,是他创作晚期的重要代表作,在保留佤族音乐民族特色的同时,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技法,体现了朱践耳先生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笔者希望通过此论文得出的结论,帮助广大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演奏该作品,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并为中国钢琴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永振.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法巧妙糅合的典范[J].音乐创作,2012,(12):117-119.

[2]谢亚双子.浅谈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一些演奏体会[J].钢琴艺术,2015,(8):23-29.

[3]孙娟.选析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绘画”作品[J].音乐创作,2016,(8):105-108.

[4]饶余燕.贵在探索创新——朱践耳的钢琴创作简析[J].钢琴艺术,2002,(2):46-48.

[5]朱践耳.让历史告诉今天[J].人民音乐,2009,(1):14-15.

猜你喜欢

演奏教学探究钢琴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