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croRNA-1水平及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2020-09-25陈婉斐陈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脏病心功能心肌

陈婉斐,陈晨

[1.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浙江 台州 318000;2.台州市立医院心内科,浙江 台州 318000]

心力衰竭为心功能减退综合征,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临床转归不理想。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一些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异常关系密切。microRNA(miRNA)为非编码单链RNA,长度为22个核苷酸,在动植物基因翻译和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调节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并在外周血中存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1-2]。microRNA-1(miR-1)主要在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表达,在肌肉生成、发育及重塑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心脏正常功能的维持,参与心肌肥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3]。何芮等[4]研究发现,输注miR-1 可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目前关于miR-1 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和细胞研究[5],在心力衰竭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水平进行研究,探讨其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I级21例,Ⅱ级30例,Ⅲ级32例,Ⅳ级37例;根据1年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预后不良组43例包括再次发生心力衰竭28例和死亡15例)。预后良好组男性39例,女性38例;年龄(65.02±6.13)岁;基础疾病:瓣膜性心脏病24例,缺血性心脏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扩张型心脏病15例。预后不良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64.52±5.78)岁;基础疾病:瓣膜性心脏病13例,缺血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扩张型心脏病9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120)

1.1.1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

1.1.2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肢体温暖、肺部干净为I级;肢体温暖、肺部湿啰音为Ⅱ级;肢体冷、肺部干净为Ⅲ级;肢体冷、肺部啰音为Ⅳ级[7]。

1.1.3 纳入标准①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Ⅱ级;②对照组患者体检身体健康;③两组年龄>18岁;④资料完整,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③恶性肿瘤;④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⑤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血清miR-1心力衰竭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下2 5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向血清中加入Trizol 试剂,室温放置20 min,4℃、2 000 r/min 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18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提取总RNA。PCR 反应条件:95℃预变性8 min,95℃变性15 s,58℃退火60 s,35℃延伸10 s,共40个循环,以2-ΔΔCt法计算miR-1相对表达量。miR-1 引物及逆转录试剂盒购自上海英杰公司。

1.2.2 心功能测定采用IE33 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购自荷兰飞利浦公司)测定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 随访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定期门诊随访,由专门护士详细登记随访过程中病情变化。再次发生心力衰竭或死亡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miR-1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清miR-1和LVEF、LAD及LVEd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血清miR-1和LVEF 低于对照组;而LAD、LVEd 水平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miR-1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n=120,±s)

表2 两组血清miR-1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n=120,±s)

组别 miR-1 LVEF/% LAD/mm LVEd/mm对照组 1.00±0.05 65.87±5.64 31.02±10.35 44.26±5.38心力衰竭组 0.46±0.04 42.61±5.42 47.25±11.43 57.34±5.49 t值 92.383 32.574 11.530 18.64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相对表达量比较

I、Ⅱ、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1±0.04)、(0.53±0.05)、(0.42±0.06)和(0.31±0.05),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257,P=0.000),且进一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R-1 降低。

2.3 不同预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比较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0.04)和(0.31±0.06),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19,P=0.000),预后不良组低于预后良好组。

2.4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与LVEF 呈正相关(P<0.05);与LAD、LVEd 呈负相关(P<0.05)。见表3。

2.5 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预后为因变量,miR-1、LVEF、LAD及LVEd为自变量,进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0.05,以各变量的实际值赋值。结果显示miR-1、LVEF、LAD及LVEd为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3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血清miR-1水平的相关性

表4 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包括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肌负荷增加,心肌负荷过重导致心脏排出量骤减,循环阻力增加,肺充血导致肺淤血、肺水肿,并且伴有组织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比较完善,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及预后状况评估主要采用心脏彩超,但心脏彩超检查效果不完善,存在一定局限性。miRNA 在靶基因降解和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基因活动各个层面的调节,在胚胎发育、细胞增殖、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及脂肪代谢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8]。miRNA的表达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在心脏中大量表达的有miR-24、miR-126、miR-133及miR-1 等多种miRNA[9]。近来研究发现,多种miRNA参与心肌肥厚、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0-11]。

miRNA 在血清中稳定表达,研究发现miR-1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2-13]。本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 降低,在心力衰竭心肌组织中miR-1表达下调。miR-1为肌肉和心脏特异性miRNA,为心脏中含量比较丰富的miRNA,miR-1高表达对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14-15],其表达下调可通过调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水平上调,从而介导心肌肥大的发生[16]。心力衰竭时miR-1表达下调,靶基因肌细胞增强因子-2和钙调蛋白表达增强,钙调蛋白为心肌肥大信号的重要介质,其可活化钙神经素,导致转录因子激活T细胞核因子,导致其活化,从而导致心肌肥大的产生[17]。故分析心力衰竭时心肌组织miR-1表达下调,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心力衰竭的发生;因心力衰竭时心肌组织中miR-1表达下调,其释放入血的miR-1 也降低,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 降低。

本研究发现心功能NYHA分级越高血清miR-1越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R-1 低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iR-1与LVEF 呈正相关,与LAD、LVEd 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为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心功能NYHA分级为按照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活动程度对心功能受损状况进行的分级,其级别越高,表明心功能受损程度越重。LVEF 可从容积方面反映心室的射血功能,为判断心脏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值越低表明心功能越差。LAD、LVEd 也为心功能的常用指标,其值越高表明心功能越差。故本研究结果表明miR-1 在反映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其值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功能越差;miR-1为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值越低心力衰竭的预后越差。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 降低,检测血清miR-1 对评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脏病心功能心肌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