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临床护理路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5王焕生翟业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人员研究组

王焕生,苏 婷,翟业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扬州 225800)

CT增强检查技术是指在行CT扫描之前,将碘造影剂注射入患者静脉[1],以增强扫描部位清晰度,但是该技术的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加强临床护理,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认识,提高检查配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优质临床护理路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诊的109例CT增强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55例)与研究组(5 4例),参照组男女比例3 7:1 8,平均年龄为(59.1±14.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37:17,平均年龄为(55.8±9.9)岁。两组扫描部位均包含颈部、胸部、上腹部以及下腹部。排除甲状腺疾病、肿瘤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经检验,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现病史以及既往病史,行血管穿刺,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AS+64排128层CT机进行CT增强检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优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内容有:(1)组建优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均参与相关技能培训;(2)护理人员向患者详解CT增强检查流程、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认知;(3)了解患者的过敏病史,进行碘过敏检验。检查前指导患者摆放体位,告知患者扫描中屏气、呼吸时间,快速注射碘造影剂,并实时关注患者临床病症,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避免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症状。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排异反应以及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2],及时实施相应处理措施,而轻度恶心、低热等情况可被视为正常现象,不予处理。(4)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持续观察患者30 min左右,实施饮水护理,以加速机体造影剂的排泄。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胸闷、头晕、心悸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分别用t检验、x2检验,对应以(±s)、(n)%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参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CT增强检查患者的配合度直接关系到扫描成像的清晰度以及检查结果的准确度。在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患者对于检查的认知大多来自询问他人或者书籍。同时CT增强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扫描[3],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进而加大扫描穿刺难度。而优质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该护理模式基于CT增强检查时间,为患者提供扫描前、中、后的全方位护理,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并进行碘过敏检验,为患者仔细讲解CT增强检查相关知识,使得患者深入了解检查内容,消除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扫描时患者掌握正确呼吸时间,提升成像清晰度,扫描后护理人员实时观测患者临床病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排斥反应。优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有预见性、计划性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方法,有助于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优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人员研究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