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FL教学有效性的创新实践

2020-09-24王静

文教资料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

王静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大格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其中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高校尤其是在本科教育阶段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外语学科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随着跨文化交流日益增进和深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交融和碰撞中互相赋予前所未有的全新生机、蓬勃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跨文化思辨能力,才能在对外交流中增强自信心,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 EFL教学有效性    跨文化思辨能力    实践

一、引言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指出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高等教育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更包含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方法技术的创新,才能提高EFL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目的。相比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EFL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班级人数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本研究根据这个定位,结合当前国家创新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EFL有效教学实践框架,深入探讨如何提高EFL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基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教学观摩对比研究

本次教学观摩的对象分别为教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六位任课教师和教授美国原版教材Pathways: Reading, Writ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第二册的六位教师。为了公平起见,课题组成员分别观摩不在同一教研室的教师的课堂情况。教授学生均为B1英语等级的大二双学位学生,并且专业一致。听课方式均采取随机进班听课模式,并未事先告知授课教师。使用的教学观摩评价表一致,而且教学观摩评价表的制定均借助了卡洛·里德(Carol Read)的C-Wheel模型评价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的异同。教学技能评价表主要包含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其中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明确,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等(5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5分),围绕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思辨性和高效性(10分),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思考、分析(5分)。教学组织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各环节衔接自然,教学步骤清晰有序(10分);二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启发,善于诱导;注重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25分)。教学方法包括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0分)及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10分)。最后一项是教学效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讲课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分),第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以上评分标准均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基础,从不同层面和方面利用课堂有效时间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堂观摩结果可以得出,EFL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尤其教学方法差别较大,其次是教学组织方面。EFL六位教师中有五位教师总得分均在90分以上,大学英语教师总得分只有一人在90分以上,其余五人均在70分—80分。小班授课的EFL课堂效果在很多方面确实优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虽然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灵活,采用多媒体教学,具备课堂导入、话题讨论等环节,但是这些活动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不是在自然学习状态下产生的,因此所谓的互动其实是“伪互动”,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基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EFL有效教学策略

(一)词汇

词汇的掌握和应用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词汇量及运用词汇的能力直接影响阅讀、写作、听力及语言表达效果。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过程单一枯燥、记忆效果欠佳的情况,更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行表达。为了改善这些问题,EFL教学中利用声音、图片、视频、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协作等灵活的课堂形式,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如: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词汇意思的认知和理解,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在认知单词的同时对单词进行造句;通过小组协作,互相纠正单词发音、通过上下文认知单词词性及意思、利用词典扩充词汇量并总结不同前缀、后缀的作用。

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词汇扩展。比如在讲到realize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会把重点放在后缀-ize上面,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列举以-ize结尾的单词,快速抢答呈现他们的答案,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且小组相互协作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此外,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注重词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比如mother的语义特征为a female parent,词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指一个词在概念意义之外的交际值,是词的附加意义或联想意义,mother表示“母亲般的关爱”就是内涵意义。这样的引导语理解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不断发挥思辨能力。

讲到同义词区分时,一旦讲到facts和opinions的区别,教师就会直接告诉学生facts就是事实,而opinions是观点、看法。学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看法。貌似教学效果达到了,可是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和批判的过程,更谈不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EFL综合教程第一册的Unit3讲到了facts与speculations的区别,在讲授这一个知识点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为第一组学生提供了一幅颜色鲜亮冰淇淋的图片,另外一组是一幅足球图片。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对图片进行描述。结果学生完成得特别好,答案也各有亮点。例如:Ice cream is a yummy treat/very delicious. /Ice cream is usually made from dairy products. /The football is black and white. /Football is a better sport than swimming. 当大家看到自己或同学写的句子后,能很快做出判断,什么是事实陈述,什么是观点描述,一目了然。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阅读

对阅读技巧本身的讲解更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对finding supporting ideas(寻找支撑观点)的讲解中,教师设计了两个关于吉姆、李雷分别与韩梅梅的对话,对话内容如下:

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If you were Han Meimei, what would be your choice? Why? 然后分别找两组学生充满激情地表演,很显然两组学生的表演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选择李雷了,并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紧接着就回到本课的主题上了,因为“李雷”给出了合适的理由,很显然理由、例子都是比较贴切、实用的支撑观点,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寻找相应的分论点支撑主旨。这样的课堂设计充分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并分辨的能力,逐步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语法设计

讲到语法时更不能简单地罗列、举例子,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且难学,要有恰当、有趣的活动设计。情态动词在英语语法中应用广泛,而且比较重要。可是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区分何时用could, should和ought to。即使知道它们的区别和用法,课堂中学生也不愿意听老师干巴巴地讲。觉得即使老师课堂中讲得再详细,课后立马忘记,考试中容易失分。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设计比较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枯燥的语法知识。不仅要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语法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总结能力,从而为实际运用打下牢固的基础。比如爵士调(Jazz Chant),首先Jazz Chant 读起来有节奏、有韵律,一般句尾的词都有押韵的规律,如:night, tight;cake, milk,等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音乐一样,对学生吸引力比较大。其次,内容主题为“杰西想要减肥”(Jessie Wants to Be Thin),减肥话题是大学生们的永恒话题,学生感同身受,比较感兴趣,更容易融入场景中。教学设计内容如下:

Jessie loves to eat,She always has chocolate, She always has cake,

Her skirts are very tight,   She wants to be thin. She could have fruit,

She should give up chocolate,   She should give up cake,  She should not have chocolate,

She should not have cake,   She should not have twelve cans of tuna fish for dinner every night.

If she wants to be thin.  She ought to obey the rules.

通過Jazz Chant的课堂活动,结合杰西减肥的话题,学生比较容易地分清should,could和ought to 的区别,实践证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效果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结合每句话的意思及减肥的常识分辨三者的差别。

这样教授语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结语

本研究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思辨意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与意义。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抽象归纳能力、理解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思辨能力,外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极其重要的学科。只有具备跨文化思辨能力,当代大学生才能够在对外交流中增强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Don Snow. From Language Learner to Language Teacher: A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solpress, 2007.

[2]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任庆梅.构建师生协调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J].外语界,2014(3):20-2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跨文化思辨视角下EFL教学有效性实证研究(编号:2020-ZDJH-506)”和2019年郑州西亚斯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编号:2019JGYB74)”。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