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2020-09-24黄建福刘建浩谭春凤王天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钩藤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黄建福,刘建浩,谭春凤,王天磊,徐 琼

(三亚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多数PD患者以一侧肢体震颤或动作精确性下降为首发症状,逐渐累及对侧,并随病情进展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据报道,PD的发病率目前已达到35%~50%,且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代医学对PD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多巴胺的替代干预措施,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3]。与西医治疗PD比较,中医药虽然见效比西药慢,但其疗效持久、毒副作用小,治疗后复发率低,且具有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和协同作用治疗优势[4]。

PD属于中医学“颤证”“振掉”等范畴。认为本病病机属于本虚标实,由于元气虚衰,特别是脾气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两虚,上不能荣养脑窍,外不能濡养四肢筋脉,气不足无力运行气血而形成瘀血,津不化水而生痰,痰瘀互阻久而化热生风、上扰神明则震颤不已[5-6]。本研究针对气血两虚型PD的病证特点,采取针刺配合八珍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进行益气养血、息风止颤为主要治则的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PD患者162例,按1∶ 1比例将受试者随机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随机方案由Sas 9.3软件产生,随机化操作使用随机信封法。对照组疗程期间脱落2例,治疗组突发呼吸衰竭1例。对照组79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0例;年龄57~65岁,平均年龄(61.94±8.4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9±0.65)年;改良Hoehn-Yohr(H-Y)分期[7],其中2期30例,2.5期22例,3期27例;文化程度中学7例,高中及以上72例,治疗组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59~67岁,平均年龄(62.25±9.31)岁;病程2~5.5年,平均病程(3.71±0.77)年;改良Hoehn-Yohr(H-Y)分期,2期32例,2.5期22例,3期26例;文化程度中学5例,高中及以上75例,2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三亚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参见《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8]中原发性PD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疾病部分)》[9]气血两虚辨证标准:筋脉拘急震颤,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动作困难,自汗头晕,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年龄介于50~70岁的男女患者;入组前4周内未给予治疗者;能配合完成相关治疗以及量表评价,依从性好;患者与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阿尔茨海默症、亨廷顿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继发性PD者;晕针者;有药物滥用或酗酒史者;前庭感受功能障碍等所致姿势不稳者;擅自使用非本研究药物者。

2 方法

2.1 基础治疗

口服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0930198),每日0.125 g,每日3次。

2.2 对照组

对照组基础治疗给予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党参15 g,茯苓12 g,黄芪20 g,白术15 g,白芍9 g,鸡血藤12 g,熟地黄25 g,天麻10 g,钩藤12 g,石决明10 g,桑寄生12 g,甘草9 g,每日1剂,每剂药物均由本院中药房统一提供,在医院煎药室统一煎煮2次,混合药液至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法,取穴为百会、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阳陵泉、尺泽、行间。操作方法:对上述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0×40 mm);内关直刺0.5~1.0寸,捻转提插泻法留针20 min;三阴交斜刺1.0~1.5寸,提插泻法不留针;尺泽直刺1.0~1.5寸,提插泻法留针20 min;足三里直刺1.0~1.5寸,捻转提插运针法留针10 min;曲池直刺1.0~1.5寸,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阳陵泉直刺1.0~1.5寸,施以捻转泻法留针10 min;余穴皆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2组疗程均为8周。

2.4 观察指标

2.4.1 2组患者颤证功能障碍评分[10]评定指标包括手部动作,头、肢体震颤,头、颈部、肢体的拘痉状态,运动姿势、步态以及上肢协调,均按正常、轻度障碍、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分级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

2.4.2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参见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11],共8个维度39项,并转化为综合指数(PDQ-39 SI),分值0至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

2.4.3 2组患者气血两虚证症状评分[12]评定指标包括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头晕,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4分。

2.4.4 2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8]评分 评价指标包括Ⅰ部分(精神、行为、情绪)、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动)、Ⅲ部分(运动检查),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

2.4.5 2组患者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13]评分 评价指标有30个问题,按照“否”或“是”分别给予不计分或计1分,得分越高表明非运动症状越严重。

2.4.6 2组患者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14]评分 评价指标为9个维度的30个条目,按无此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分为0分、1分、2分、3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2.5 疗效评定标准[10]

临床治愈:疗效指数为100%;显效:疗效指数≥50%但≤99%;有效:疗效指数为≥20%但≤49%;稍有效:疗效指数≥1%但≤19%;无效:疗效指数为0。颤证功能障碍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稍有效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患者颤证功能障碍和PDQ-39 SI评分结果

表1示,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颤证功能障碍、PDQ-39 SI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后颤证功能障碍、PDQ-39 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2组患者颤证功能障碍和PDQ-39 SI评分比较(分,

3.2 2组患者气血两虚证评分结果

表2示,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气血两虚证症状(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头晕)评分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气血两虚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2 2组患者气血两虚证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

表3示,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表3 2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分,

3.4 2组患者NMSQuest和NMSS评分比较

表4示,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NMSQuest和NMSS评分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后,NMSQuest和NM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2组患者NMSQuest和NMSS评分比较(分,

3.5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5示,在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PD的病位在脑,古今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属于本虚标实。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培补失调,或久病损耗,日久均使人体的元气虚衰无以生血,血虚则生风;此外,元气虚衰,气血相失,气血津液运化紊乱,导致气滞、痰阻、血瘀、经络壅滞等病理过程;气滞、痰热、瘀血随肝风而发,发生头身肢体不协调、不自主地运动[15-16]。《医宗己任编》记载:“大抵气血俱虚,不能养荣筋骨,故为之振摇不能主持也”。因此临床治疗以益气养血治其本,辅以息风、祛瘀、止颤治其标。

表5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党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助人参益气补脾;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滋养阴血;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使熟地黄、当归、白芍补而不滞;天麻平肝息风止痉;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加强平肝息风之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息风止颤之功。本组针刺穴位中太冲为足厥阴经之原穴,可调和气血、平肝息风;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之一,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三阴交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穴,针刺可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足三里配曲池、三阴交可健脾化痰;足三里配三阴交、行间能够调理肝脾、补益气血;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散风息风、通关开窍;百会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的交会穴,可开窍醒脑、回阳固脱;合谷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经、疏散风热之功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可舒筋活络,主治筋病;尺泽可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疏通气机,上述穴位合用具有调和气血、息风通络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颤证功能障碍、气血两虚证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表明本组治疗方案可更好地改善气血两虚型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治疗后,2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UPDRS量表能够全面而客观地评价PD患者的运动症状[17],说明本组针刺配合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PD,有利于患者的运动症状好转。治疗后,2组患者NMSQuest、NMSS评分均显著减少,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MSQuest评分由患者根据症状情况自行评定,可操作性强,充分反映了患者的主观感受[18];NMSS为评价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共识量表,由于调查医师存在非一致性缺点,故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19]。本研究联合使用这2个量表可从主观和客观、调查医师和患者两方面反映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情况,表明本组治疗方案利于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治疗后2组患者的PDQ-39 SI评分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DQ-39可全面评价PD患者的大多数功能障碍,也是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常用结局指标,表明本组治疗方案可降低PDQ-39 SI,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证实本研究的治疗方案治疗气血两虚型PD疗效更佳。

综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针灸配合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钩藤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