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克雅氏病1例❋

2020-09-24李海燕果海娇杨保林卫景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克雅肢体患者

李海燕,庄 锐,陈 旭,果海娇,杨保林,卫景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者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束、椎体外系、小脑障碍、视力障碍、无动性缄默、睡眠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的退行性病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脑组织活检发现海绵状变性和PrPsc,临床诊断中主要依靠脑脊液中14-3-3蛋白测定阳性、脑电图典型的三相尖慢或棘慢波以及头颅核磁DWI上异常高信号即“飘带征”“花边征”或“花瓣征”。本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散发型CJD(sCJD)、遗传型CJD (gCJD/fCJD)、 医源型CJD(iCJD)、库鲁病(kuru)、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吉斯特曼-施特劳斯综合征(GSS)、新变异型CJD (vCJD/nvCJD)[2],其中散发型最为常见约占85%。本病好发年龄多为60岁左右,潜伏期较长,15~40年不等,病程较短,发病后多在1年内死亡。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支持,中医药可针对其并发症进行有效改善。

1 典型病案

注:图(1)(2)为双侧基底节区弥散像高信号(配合欠佳)呈花边征;(3)(4)为周期性三相波

患者,男,62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4月余”于2017年4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17年1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伴四肢麻木,偶有饮水呛咳,反应下降,记忆减退,查颈椎核磁提示颈椎病,考虑颈椎病手术治疗,术后上述症状未见改善,此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言语减少,偶有失神发作,伴有一过性左侧肢体阵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为系统治疗就诊我院。查体示神清、精神一般,言语含糊低微,体温36.8 ℃,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43/96 mmHg,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检查神志清、言语流利,记忆力、计算力轻度下降,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5-级,左上肢指鼻试验、轮替试验及左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辅助血、尿、便常规、生化、凝血、甲状腺检查及感染8项示,肿瘤标志物、动脉硬化风险因子均正常,头颅CT提示腔隙性脑梗死(因颈部术后无法配合头颅核磁检查),完善24 h脑电图等相关检查,初步考虑为脑梗死恢复期。入院后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治疗,10 d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表现为四肢运动失调,言语含糊,饮水呛咳,肌阵挛频繁发作,智能进行性减退,痴呆明显。神经系统查体示神清,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明显下降,发作性肌阵挛,前冲步态、构音欠佳,面部表情减少,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IV级,左手失用,四肢肌张力无明显异常,双侧病理征可疑阳性。考虑克雅病可能,病毒性脑炎待除外,完善脑脊液检查、头颅核磁、复查脑电图等,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阿昔洛韦抗病毒等治疗。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仍然加重,逐渐出现缄默状态,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偶有自主睁眼,肌阵挛较前频次明显增多,右侧肢体肌张力较前增高,右手可见搓丸样不自主动作,双下肢病理征阳性,于2017年5月19日出现昏睡状,呼之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光反射(++)。左上肢屈肌、右上肢伸肌张力增高,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双下肢病理征阳性。图1、2示,头颅核磁双侧基底节区弥散像高信号(配合欠佳)。图3、4示,脑电图为典型周期性三相波,脑脊液检查回报14-3-3蛋白阳性,克雅氏病临床诊断明确,因本病未见有效治疗方法,故停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继续给予对症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肺部感染,反复高热,先后给予物理降温、赖氨匹林肌注、吲哚美辛纳肛退热、氨曲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等处理,体温下降不明显,感染控制不佳,病情恶化,最终于2017年6月11日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刻诊:神清、精神一般,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头晕,口干口苦,下唇疱疹,纳可,夜寐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淋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肝风内动兼痰热内扰证,治以息风清热化痰,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面0.3 g,钩藤 9 g,赤芍20 g,白芍20 g,夏枯草9 g,黄芩9 g,炒栀子6 g,煅龙骨9 g,僵蚕6 g,清半夏9 g,麸炒白术1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莲子心3 g,盐沙苑子10 g,川牛膝10 g,炒蒺藜10 g,炒苦杏仁10 g,7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后患者仍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四肢麻木较前改善,头晕好转,无口干口苦,下唇疱疹明显减少,大便可,小便淋漓,夜寐安,舌质暗淡,苔黄腻,脉弦。

2017年5月12日二诊:神清,缄默状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并肌阵挛,右上肢搓丸样动作,面色暗红,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言语含糊,腹胀,大便黏,小便淋漓,夜寐欠佳,梦多呓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痴呆,证属痰湿内热证,治宜以清热利湿化痰为主。方用三仁汤加减:白蔻9 g,苦杏仁9 g,生薏苡仁30 g,黄芩9 g,浙贝母10 g,滑石20 g,厚朴6 g,苍术10 g,炒栀子10 g,连翘15 g,淡竹叶10 g,生甘草9 g,柴胡6 g,白芍12 g,薄荷6 g,5剂水煎服,每日2次。服药后患者精神较前改善,搓丸样动作频率减少,痰鸣气促较前改善,无腹胀,二便调,眠可。

2017年5月22日三诊:患者高热39.9 ℃(西药抗感染、药物降温等治疗无效),汗多神昏,面赤,大便不通,小便少,舌质红苔黄,脉洪大。中医辨证属痰热腑实,给予安宫牛黄丸半丸,每日2次。汤药以清热化痰通腑为主,方用白虎汤加银翘散:生石膏30 g,知母15 g,白芍15 g,连翘10 g,银花10 g,桔梗10 g,薄荷10 g,竹叶10 g,生甘草6 g,淡豆豉10 g,牛蒡子10 g,3剂水煎服,浓煎100 ml,每日2次分服。服药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6.8~37.8 ℃之间,较前明显改善,汗出减,二便可,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2 讨论

克雅氏病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退行性疾病,近10年内我国监测的病例数量逐年增加[3]。本病临床表现以记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并呈进行性痴呆,可伴随出现肌阵挛等表现,体征中可见巴氏征阳性、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等。本例患者相继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脑电图典型三相波及DWI影像上明显的花边征,克雅氏病诊断明确,而这些临床表现及体征均可出现在其他中枢性疾病中,不具有特异性和典型性,在疾病早期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目前市场未见到可以治疗克雅氏病的有效药物,即便一些针对朊病毒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药物或者其他相关化合物,都有较强的毒性及其他缺点,不能用于该病的治疗。

从中医药辨病辨证论治方面,其基本病机可表现为患者年老肝肾之阴素亏,不可潜藏肝阳,肝阳抗逆化风,风邪上扰阳位,故见头晕;肝火内热,炼液成痰,痰热内盛进而生风,风阳挟痰热而横窜经络,上蒙清窍,蒙蔽神窍,故见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记忆减退等症状,舌红苔黄腻均为热象,据证舌脉,四诊合参,故初期辨证属肝风内动兼痰热内扰证。本病案于疾病早期针对患者肝风内动兼痰热内扰证从肝论治,用羚角钩藤汤加减凉肝息风,增液缓筋。方中羚羊角主入肝、心经,清泄肝热;钩藤清热平肝息风,两药相合凉肝息风共为君药;白芍柔肝舒筋,滋阴养血;炒栀子、黄芩、沙苑子、夏枯草清肝泻火;煅龙骨镇静安神;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半夏、白术燥湿化痰;石菖蒲开窍豁痰;远志安神祛痰益智;莲子心清心安神,沙苑子、炒蒺藜、川牛膝补益肝肾,苦杏仁降气润肠通便。随着疾病发展痰热内盛、湿热内阻,患者变现出喉中痰鸣,舌苔黄腻,湿阻气机,胸闷不畅,脾胃受困,故见腹胀、大便黏腻,清窍被蒙表现亦更突出,旨在清热利湿化痰、宣畅气机,方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仁汤。此方为湿温初期湿重于热的代表方剂,但多项研究表明,三仁汤对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痰蒙清窍证有较好疗效[4-6]。方中杏仁宣畅气机,主宣通上焦肺气;白豆蔻芳香化痰湿,行气宽中,宣畅中焦;生薏苡仁渗湿健脾利水疏导下焦,使得邪从下焦而出。三仁合用分消三焦,薄荷杏仁轻宣气机;黄芩、连翘炒栀子清热泻火;苍术、厚朴行气燥湿;浙贝母化痰,柴胡、白芍柔肝敛阴,淡竹叶泻热除烦、通利小便,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在疾病后期出现高热不退,结合其临床表现以实证为主,针对外感热病兼有痰热腑实证方选银翘白虎汤,为辛凉解表之重剂,用于发热恶寒均重、无汗、邪气盛之重症,具有较强的清热及抗病毒作用。其中银花连翘芳香清解,既能辛凉透邪清热,又可芳香辟秽解毒;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淡豆豉助君药清热透邪;桔梗宣肺;石膏内清外透,泻热通腑;知母助石膏清泻肺胃之热,润燥生津;银翘散主治卫分证,白虎汤主治气分证,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醒神开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含有肌醇、草木屑素等具有有效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经过中药积极治疗,本患者在体温方面有一定改善,充分体现出中医药疗效的优势。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及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病辨证思考与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并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中医哲学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是我们每位医者应该不断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克雅肢体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克雅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研究进展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肢体语言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肢体写作漫谈
羊年来 红包到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