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

2020-09-24张二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用药指标

张二杏

(解放军第989医院 感染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畏食、恶心、呕吐、腹部肿胀以及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针对慢性乙肝疾病的治疗主要以三分药治和七分调理为主,但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影响,加上很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知识积累,因此大多数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意志,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影响了临床疾病控制效果[1]。为此,此次研究中详细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现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0±3.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5±3.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计划阶段:首先,选取护理经验比较丰富,沟通能力突出的专业护理人员成立PDCA护理管理小组,加强小组成员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护理综合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并要详细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乙型肝炎常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质量中的常见问题,制定完善的防控管理方案[2];②执行阶段: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遵医用药,帮助患者对疾病治疗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通过耐心的语言交流及鼓励安慰,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依从性;加强用药管理,嘱咐患者要坚持合理用药,耐心告知患者不合理用药对疾病治疗造成的严重影响,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药物能够发挥最大效果。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管理,针对患者现有的不良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从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及运动干预,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控制患者体重增长[3]。③处理阶段:定期进行质控检查,考核护理管理的执行效果,制定管理监督策略,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方式为汉密顿焦虑和抑郁量表,每项指标评定项目24项,100分为满分,最终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将各项指标的分值总数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上述指标越好;分数越低代表上述指标越差。

1.4 护理治疗效果判定。护理治疗后患者临的床症状表现不明显,经血清病毒检查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护理显效;护理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数值则为护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无变化或情况严重则为护理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s)描述统计以及t的样本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评分指标比较情况。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评分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提高了护理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理方式进行了整改,针对各个护理阶段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该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计划、有效执行及检查整改三个阶段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掌控,首先在计划阶段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指标对比(±s)

?

2.2 组间护理效果对比。最终判定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最终护理有效率较低,其结果仅为85.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较高,结果达到了9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实验过程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免疫能力较差,并且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除此之外,很多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对疾病危害性不够清晰,因此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用药依从性,若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干预,会使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身体健康[4]。为此,本文中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采取了PDCA循环护理模式,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差错事件以及纠纷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也逐渐提升,由此可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患者病情恶化,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我院根据以上研究对管度,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及责任意识[5]。并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疾病日常护理要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案;在执行阶段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情况的重视,随时观察患者的心情状态,与患者沟通,从而有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增强患者的医学知识掌握度,并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加强用药指导及生活干预,从而确保了患者的用药效果,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实现健康生活;在处理阶段通过及时检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整改策略,最终有效提高了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最终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6]。

综上所述,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情愉悦,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用药指标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