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2020-09-24黄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头孢哌酮血气阻塞性

黄乐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疾病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慢性咳嗽、胸闷、喘息以及疲乏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1]。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为寻求关于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我院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涉及对象为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65.32±1.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65.36±1.38)岁。将两组男性例数、女性例数以及年龄范围进行比较,其比较结果显示P>0.05,视为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7)》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知晓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精神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②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两组均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①西医:将2.0 g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98,产品规格:1.0 g/支)溶入到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随后静脉滴注,每隔8 h给药一次。②中医:服用自拟中药,药方组成:丹参、薏苡仁、桃仁、冬瓜仁、鱼腥草、苇茎、刘寄奴各20 g,当归、川贝母、大黄各10 g,每日取一剂,水煎取汁400 mL,早晚各服用20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综合康复方法治疗。①缩嘴呼气法:嘴唇紧闭,用鼻缓慢吸气,然后再把嘴唇缩成吹笛子的口型,再轻轻地将气从口中呼出。②腹式呼吸法:左手放于腹部,右手放于胸部,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内凹。③双臂前后摆动:双手分别向对侧身体前后摆动。③步行锻炼、登楼梯、骑自行车。

1.3 观察指标。①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喘息、胸闷、疲乏)进行评分,每项症状0-3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②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检测。③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采用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症状变化、运动功能以及预后情况。步行距离与运动耐力成正比[2]。

1.4 统计学处理。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对研究数据进行检验,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由表1可看出,治疗前,两组慢性咳嗽、喘息、胸闷及疲乏等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对比结果显著P<0.05。

2.2 两组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比较。由表2可看出,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指标及6MWT步行距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步行距离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对比结果显示P<0.05。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该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环境以及遗传等均有关系。临床以消除患者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以及提高患者运动耐力等为该疾病的治疗原则,对患者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是有头孢哌酮与他唑巴坦组成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属于第三代头孢素类抗生素,该药能够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杀菌的效果;他唑巴坦能够抑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与头孢哌酮合用可以增强其杀菌效果,以此达到治疗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上成为“肺胀”、“咳嗽”,多因外邪侵袭以及正气虚弱而引起[3-4]。本次使用的中药方由丹参、薏苡仁、桃仁、冬瓜仁、鱼腥草、苇茎、刘寄奴、当归、川贝母、大黄等组成,其中丹参、当归均为活血化瘀之药,能够去除风邪、益气通络;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益肺排脓以及镇咳的功效;桃仁具有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的功效;冬瓜仁、鱼腥草具能够润肺化痰、利湿止咳以及清热解毒;苇茎、川贝母能够清肺解毒、止咳排脓;刘寄奴、大黄清暑利湿、通经止痛。以上药材合用,共凑宣肺化痰、益气健脾以及止咳平喘之效,以此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患者实施呼吸以及运动等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以此逐渐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作[5]。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可以在最快时间内消除气道的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继续恶化,同时还可以促进患者运动耐力的提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下降程度、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以及6MWT步行距离增加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临床治疗效率确切。

猜你喜欢

头孢哌酮血气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黑珍珠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