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2020-09-24张玉梅胡晶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瑞舒伐小剂量抗炎

张玉梅,胡晶晶

(1.延吉市朝阳川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延吉 133000;2.延吉市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吉林 延吉 1330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以瑞舒伐他汀的治疗作用至关重要,不但可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还可拮抗炎症,预防脑梗死复发,改善治疗效果[1]。然而,关于瑞舒伐他汀的用药剂量尚无一致意见,目前以10 mg/d、20 mg/d的用药剂量为主,有学者认为采取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方案,可加大抗炎效果,但该观点是否科学,有待验证[2]。为此,笔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试验,比较服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并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以及疗效、安全性方面着手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纳入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以瑞舒伐他汀服用剂量为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标准。小剂量组53例选择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的给药方案:男26例,女27例;年龄45-72岁,平均(52.94±2.47)岁;病程11-57 h,平均(33.48±1.72)h;大剂量组53例选择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的给药方案:男25例,女28例;年龄44-72岁,平均(52.99±2.31)岁;病程是11-59 h,平均(33.75±1.21)h;在年龄、病程、性别分布等资料上,两组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纳入标准:①经颅内影像学检查、病史查询等综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②入院前未进行降压、降血脂治疗;③无药物过敏史;④心、肝、脾、肺、肾等功能正常;⑤病程不足72 h。排除标准:①合并出血性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急慢性炎症、肿瘤以及结缔组织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平衡血压、血糖指标,并积极控制颅内压,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脑部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0008;厂家: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mg×7s)治疗,连续用药两周,而不同组别的用药剂量不同。小剂量组:每日1次,每次10 mg;大剂量组:每日1次,每次20 mg。

1.3 观察指标

(1)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3]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水平,计算NIHSS评分下降幅度,结合患者失语、肢体功能等康复程度,评估其整体疗效,计算公式为:脑梗死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53×100%,判断标准为:①NIHSS评分降低91%及以上,失语、偏瘫等症状基本消失,视为基本治愈;②NIHSS评分降低46-90%,失语、偏瘫等症状明显改善,视为显著进步;③NIHSS评分降低18-45%,失语、偏瘫等症状好转,视为进步;④NIHSS评分降低不足18%,失语、偏瘫等症状无变化,视为无效。

(2)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

(3)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 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统计培训,通过理论、实践考试后开展调查。当天回收当天调查表,及时审查数据结果,对误差和错误实时调整和校准。调查结束后,编写相关检查程序,避免录入发生错误,录入数据后再次对数据继续审查确保数据无误。

1.5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表示以%、实施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表示以(±s)、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差异。大剂量组的脑梗死总有效率(94.34%)高于小剂量组(79.25%)(P<0.05),详见表1。

表1 2组脑梗死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大剂量组CRP水平(10.67±3.25)mg/L与小剂量组的(10.45±3.81)mg/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320,P=0.375);治疗后,大剂量组CRP水平是(5.25±0.94)mg/L,低于小剂量组的(7.72±1.45)mg/L(t=10.406,P=0.000)。治疗前,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患者炎症因子情况分别为:

TNF-α:(13.0±2.4)ng/L、(13.1±2.6)ng/L;IL-6:(26.4±5.6)ng/L、(27.1±5.4)ng/L;治疗前两组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患者炎症因子情况分别为:TNF-α:(7.1±0.9)ng/L、(12.1±2.3)ng/L;IL-6:(17.4±3.5)ng/L、(24.4±4.3)ng/L;治疗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t=11.037、10.223,P=0.000、0.0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

3 讨论

现阶段,急性脑梗死治疗关键为溶栓,以疏通闭塞血管,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但溶栓有严格时间窗,因而在临床应用方面严重受限[4]。除溶栓外,还需辅助以其他药物治疗,常见如改善脑循环状态、抗血小板聚集等,其中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氧化应激、炎症、脂质过氧化贯穿于脑梗死发作和进展始终,而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还有抗氧化、抗炎、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机制,可谓急性脑梗死辅助治疗的首选药品。

瑞舒伐他汀的的降血脂作用广受医学工作者肯定,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有目共睹,已经成为治疗本病的二级预防药品,其作用机制为[6]:①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维持斑块稳定,避免斑块破裂、崩解;②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促使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转化成3-甲基-3,5-二羟戊酸,从而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发挥抑制性作用,进而减少肝脏内胆固醇含量,并通过刺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保护患者脑组织、脑血管内膜。急性脑梗死不但属于脂质沉积性疾病,也是慢性炎症的发展过程,血清CRP为脑梗死标志性炎症因子,TNF-α由体内的细胞产生,能够引起一些炎症反应,IL-6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因子。而结果2.2提示,大剂量组治疗后的CRP水平、TNF-α水平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可见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强化抗炎效果,这是因为瑞舒伐他汀在抗炎方面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同时,大剂量组的脑梗死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进一步证明了口服20 mg/d瑞舒伐他汀方案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安全性。

综上所述,推荐急性脑梗死患者选用口服20 mg/d瑞舒伐他汀方案,可保证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瑞舒伐小剂量抗炎
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中药复方提取物对IBDV感染SPF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