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微种植支抗钉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病例中的应用

2020-09-24蒙锦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安氏矫正畸形

蒙锦旭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 口腔科,广西 河池 546300)

0 引言

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口腔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安氏Ⅱ类Ⅰ分类是患者骨骼或牙齿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错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1]。针对该类患者通常采用拔牙或非拔牙矫正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面部美观。本研究分析临床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收并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6.47±3.27)岁;观察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5.48±4.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本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进行。

1.2 方法。两组患者首先接受矫正治疗,首先为患者提供局麻并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拔除,并依据患者实际牙列排列顺序相应观察第二前磨牙是否拔除。完成上述环节后,相应采用直丝弓矫正质量,使用镍钛圆丝以及适宜尺寸热激活镍钛方丝,滑动关闭拔牙间隙。

完成上述矫正治疗后,依据患者分组不同,相应的提供不同支抗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口外弓支抗治疗。对患者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部位、第二前磨牙部位粘结直丝弓颜面管,在这一基础上使用镍钛丝排列牙列,并在这一基础上使用不锈钢丝相应增加支抗牙数目。最后配合牵引等方式,促使颌间支抗,矫正后精细咬合调整,结扎固定,并在拆除矫正器后,拍摄头颅侧位X光,确定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患者首先接受X光检查以确定患者微种植支抗钉置入部位,指导患者常规漱口后,使用2%利卡多因局麻后,标记种植部位并做小切口。在这一基础上,选择患者上颌第一与第二磨牙间并平行于牙根处置入钛合金微螺钉支抗,并在牙排列整齐后,使用不锈钢丝牵引,并以一定力度收紧前牙。直到关闭患者牙间隙后,为患者取出微螺钉种植体,拆除矫正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并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

1.3 观察指标。依据两组患者临床口腔改善情况以及牙排列情况,相应划分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种类型。其中显效是指患者临床口腔情况改善良好,患者牙排列整齐;有效是指患者口腔情况得到改善,患者面部改善较为良好;无效是指患者临床治疗无效果,患者需要二次接受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头影测量值,其中主要包括上下齿槽座角(ANB)、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由美国医学研究组研制的测评生活质量的通用量表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此量表共有8个维度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分属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大类中,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活动(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来分析患者心理功能;运动功能;饮食功能;生理功能,分值越高综合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临床针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临床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面部美观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数据对比,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头影测量值对比。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ANB、SNA、SNB值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临床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患者口腔健康数据对比,如表2。

表2 计量资料表格名(±s)

表2 计量资料表格名(±s)

?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实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对照组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生活中各项功能受到的影响对比对照组都明显较小,治疗后功能恢复更加稳定,数据对比,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

3 结论

安氏Ⅱ类错颌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疾病之一,患者牙在矢状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出现骨骼和牙弓不协调现象,虽然该情况的存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实际咀嚼功能,但是在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有多余的财力去追求更加完美的形体外貌,而安氏Ⅱ类错颌对患者面型具有较大影响[2]。这毫无疑问会影响患者的自信心与社交能力,特备是在外貌条件已经成为社交的重要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安氏Ⅱ类错颌更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属于临床需要依据患者具体症状类型,相应的采用针对性矫正治疗措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美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在我国拥有三种分类,一种是受到颅骨因素的颅部的影响,出现颅基角增大增生、前颅凹明显伸长。第二种是受到上颌骨的影响,在该影响下,会出现多种分类,常见的有上颌骨垂向生长过度、后牙压槽明显突出生长、上颌骨后部明显下垂、上颌骨前后方面均出现过度生长。第三种则是下个股的因素,受到该因素影响,患者呈现下颌骨前后方向上明显的生长不足情况。在患者实际疾病治疗过程中,相应针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症状患者常采用支抗治疗方法或拔除治疗方法,其中临床采用拔除患牙治疗方法会对患者口腔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增加了患者出现各类不良症状的几率,例如口腔出血,牙龈红肿等。采用拔牙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同时,易造成患者长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影响患者临床治疗体验,患者面部美观同时造成较大影响。在这一基础上,使用支抗治疗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能够有效恢复患者面部美观,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常用口外弓支抗等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矫正治疗患者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症状,恢复患者口腔牙排列整齐,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但是该类治疗措施易造成患者治疗体验下降,同时增加了患者出现疼痛感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在实际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症状患者接受口外弓支抗治疗过程中,患者采用相应的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于患者第一、第二前磨牙相应部位植入微螺钉方式实现矫正治疗。该类治疗方法最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体验,最大程度上恢复口腔美观,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患者临床接受微种植支抗钉治疗后,其口腔健康程度有效改善,无严重牙龈肿痛等症状,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牙齿咀嚼能力恢复。同时通过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症状后,在患者疼痛感低,口腔牙齿排列整齐,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的矫正时间比其他矫正方法要短;能够较好的控制住压人力的程度和压人力的方向,避免过度的牙根吸收导致牙周创伤,能够保证压低力量持续,使露龈笑矫治矫治结果较好,清理方便简单,大大的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对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其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即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高于采用常规口外弓支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ANB、SNA、SNB值对比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学美学理念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种畸形手术除了矫正之外,还需要遵从美学的原则对患者实施治疗,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好的同时恢复较快、外型美观,因此采用微种植支抗钉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改善患者面部美观,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安氏矫正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大块头安氏中兽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头影测量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上下颌扩弓联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在安氏II类1分类错颌中的应用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百名[五老]献爱心 社区矫正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