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

2020-09-24朱宝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2期
关键词:骨瓣存活率外伤

朱宝阳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0 引言

重型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具有极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据相关资料统计,重型颅脑外伤病死率高达17.6%-41.7%,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交通也和建筑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也呈显著逐渐上涨的趋势。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挫裂伤、恶性颅内高压、颅内血肿是造成患者出现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骨瓣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术,但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差异。对此本研究纳入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就两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纳入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来自我院,病例资料入选时间自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n=60)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2-60岁,平均(40.35±5.52)岁;疾病类型:单纯硬膜外血肿9例,迟发性血肿16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14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4例,单纯脑挫裂伤7例;致伤原因:车祸尚伤29例,坠落伤19例,其他伤12例。研究组(n=60)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0岁,平均(40.24±5.31)岁;疾病类型:单纯硬膜外血肿10例,迟发性血肿15例,脑挫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4例,单纯脑挫裂伤8例;致伤原因:车祸尚伤28例,坠落伤21例,其他伤11例。且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纳入标准:均经病史采集、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腹腔脏器、脊柱损伤;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肝肾肺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意识不清及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术前给予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抗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取仰卧位,头部下放置软枕,稍抬高,根据脑挫伤或血肿部位确定开窗位置,一般选择在额顶瓣或颞顶瓣,骨窗大小约为6 cm×8 cm,弧形剪开硬脑膜,行减压缝合。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取仰卧位,头部下放置软枕,稍抬高,手术切口选择在额颞顶,自额弓上耳屏前1 cm、耳屏上及后上方,延伸至顶骨中线,并向前额发际作弧形切口,将骨瓣游离,切除颅骨,并彻底清除硬膜外血肿;扩大骨窗至12 cm×15 cm,将硬脑膜切开,对血肿作进一步清除,有效止血后进行硬脑膜修补。术后均给予吸氧、降颅压、抗感染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水平(1 mmHg=0.133 kPa),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判定标准[3]采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进行评估:其中5分为恢复良好,4分为中度残疾,3分为重度残疾,2分为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60例×100%即为存活率。②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癫痫、切口感染、急性脑膨出及脑脊液漏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 23.0软件加以处理,定性资料以(n,%)表示,存活率、切口感染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等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平均年龄、术后平均颅内压等用t检验,将统计学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象征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存活率分别为60.00%、88.33%,差异数据对比有显著性(P<0.05),见表1。(P<0.05),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快速降低颅内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水平。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平均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水平比较(±s)

?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23.33%,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压,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并降低死亡率,这与段友强[3]的研究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其原因在于: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来说,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减轻颅内压,减轻或解除脑血肿,减少对脑组织的压迫。以往的常规大骨瓣减压术虽然能判断出出血部位,清除坏死的组织及血肿,并进行有效的止血,从而减少继发性血肿和脑疝的发生,但是该术式中骨窗开窗面积较小,这就造成术中操作范围比较局限,且降压效果不够彻底,易造成脑膨出,并对正常脑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手术预后效果往往不理想。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则是将大骨瓣去除,开窗面积较大,能够将血肿彻底清除,从而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颅骨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即人体脑部在遭受外部力量伤害后引起的脑组织创伤,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会导致颅内血肿、脑疝、恶性颅内高压等病理改变,从而造成患者出现语言失利、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时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率,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常规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两种方式,其中后者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经临床实践证实对降低患者颅内高压,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有显著的效果。而常规骨瓣减压术则由于术中骨窗开窗范围较小,术中颅内压减压不彻底,且膨出的脑组织易嵌顿在骨窗边缘形成切口疝,进而极易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因此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不如标准大骨瓣开颅术[2]。

本组研究中将两种方式分别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术后平均颅内压水平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脑组织的挤压,并显著改善脑部微循环及外侧裂循环,防止使继发性脑干损伤。另外该术式骨窗面积大,不会限制手术操作的有效性,术中操作时视野清晰,有利于医生将血肿彻底的清除,并促进脑疝复位,因此预后效果良好[4-5]。

综上所述,标准去大骨瓣开路手术应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快速降低颅内压,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患者有良好的预后,因此在临床上有积极推广的意义。

猜你喜欢

骨瓣存活率外伤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