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探析

2020-09-22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郑国军

摘 要: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影响和制约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有十个:即领导重视、学科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平台、学科经费、学科项目、学科需求、学科载体、学科学位和学科特色.其中,领导重视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学科经费是学科建设的保证,学科项目是学科建设的抓手,学科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载体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学科学位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这十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治理结构,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实现特色发展、跨越式发展,快速打造一流学科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学科建设;关键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6-0011-07

学科是连接大学人财物等学术资源的纽带,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如何发挥学科在大学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定位和发展战略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深和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学科建设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引擎,会直接关系着学校以质量效应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影响着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和影响力,影响着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以现有专业资源整合为起点,如何整合学科建设的要素,如何抓住学科建设关键的要素,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和扩大学科建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均是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所关注的重点课题.

1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要素

1.1 学科与学科建设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体现在单元独立、保持张力、注重实效和自由探索等方面[1].从学科的概念与特征上看,学科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是自然科学概念和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它包括知识体系和社会职业的领域,是一个按照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和组织实体.狭义的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是一个承载着特定功能的组织实体,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目前,关于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依据学科的内涵将学科分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和组织形态的学科两种.就高等学校的学科而言,其基本含义应包括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和学科建制形式的学术组织两个方面.其中,学科建制形式的学术组织是指教师、科研人员归属一定的学科领域,并通过学科资源分配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按照学科的层级可将学科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三个级别.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实施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国家标准,也是各高等院校布局学科和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这个国家标准将学科分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和381个二级学科.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按照学科水平可以将学科分为教学型学科、研教型学科和研究性学科三种类型.按照学科涵盖门类的多少可以将学科分为单科性学科、多科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三种类型.按照学科服务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学科分为全国性学科、共建性学科和地方性学科三种类型[2].按照学校学科地位的主次和先后可以将学科分为主干学科、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无论以上学科分类的依据如何,其分类结果都凸现了学科的知识门类划分和学科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对于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什么是学科建设?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学科建设就是“对学科的发展加以规范、重组和创新”[3].这一概念既揭示了学科建设重在学科规划和组织,又强调了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要求,凸显了学科的整体性、协同效应和智力生产的学科建设本质.同时,也说明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建设要求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学科建设的含义也可从知识体系教学的科目和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知识体系教学的科目看,学科建设是一个中国化的专有名词,在国外很少有人把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进行研究,只是在研究高等教育和大学问题是作为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学科分布及其学科对于提升大学品牌中的重要作用等,很少涉及学科建设的内涵,更没有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认为要使大学的地位得到升迁和变革,无论国家采取什么行动,最终都要由争取著名教授和出类拔萃的教师、争取研究经费、争取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的市场力量来决定.在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规定为:“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据此,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这个目录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也是学位授予单位按照该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的依据.学位的授予按照学科门类的划分进行,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水平,由此便形成了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中龙头地位的法理依据.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看,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以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为载体推动科学发展,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提高学科水平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为要素的一项追求大學精神、推动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引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只有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和贯穿学校发展的这条主线,就能达到科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进而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以及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

1.2 新建本科院校与学科建设

我国的大学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权限划分为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院校三类.部属院校是指教育部管理的“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省属院校是指省或自治区直属管理的大学,这部分大学目前从建校时间上都是1998年之前组建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多数院校冠以“大学”的名字;“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大学是指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的省市共建共管,以学校校址所在地市管理为主的大学,这部分大学从建校时间上都是2000年前后一直到现在以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为基础组建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多数院校冠以“学院”的名字,这部分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在国家的政策文献和学术文献中称这类院校为“新建本科院校”.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是其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在大学的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学科门类布局、学科建设与优弱势学科的扶持、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建设与大学平台建设上,特别是在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上,都具有共同性或一致性,但对具体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大学来说,学科建设布局、学科建设路径、学科建设方法、学科建设要素的选择等又具有差异性或多元性.学科建设对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部属院校、省属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家政策导向、办学定位和服务方向的不同,三者之间在学科建设的逻辑上有所不同,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或个性.部属院校、省属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围绕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确定的,学科建设的逻辑是按照学科布局专业的,或者说是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学科发展布局专业以至进行学位授予的,是学科引领专业、专业支撑学科的逻辑和路径发展的.而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其办学和发展的基本定位,都是以专科院校为主体合并升格组建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都有着较强的专业意识和丰富专业建设经验,合并升本后才有了学科概念和学科意识,是先有专业后有学科的,是通过专业优势推动学科、学科支撑专业的逻辑和路径发展的.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不仅要遵循部属院校和省属院校的学科建设的规律和逻辑,而且还有着自己的建设理念和建设路径的特殊性.

1.3 学科建设的要素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要素

关于学科建设的要素,依据学科建设构成要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学科建设要素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比如,按照学科建设要素的层次可以把学科建设的要素分为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两类.宏观要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建设方向、学科建设经费、学科建设的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微观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按照学科建设要素的作用和表现可将学科建设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两大类.学科建设中的主体要素是指“人”,是驱动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原动力,主要包括卓越的学科领军人物、优秀精干的学术队伍、以人为本的良好的学术运行环境等;学科建设中的客体要素是指“环境”,是受制于、服务于主体要素的条件,学科建设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设施、制度、地域特色、信息、需求等[4].按照学科建设要素的功能可将学科建设的要素分为两个层次、八个要素.第一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核心层或基础层,起着决定学科产生与生存的关键作用,包括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发展规划、资金投入四个要素;第二层次属于学科建设的功能层或作用层,决定着学科的发展能力与水平,包括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学术交流四个要素[5].按照学科的生产体系分,学科建设由学科队伍、投入-产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而学科生产过程也是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投入-产出是学科生产的基本矛盾,环境要素是学科生产的保障条件,学科队伍这一人的要素是推动学科生产的原动力[6].按照学科建设的治理体系将学科建设的要素分为布局要素、支撑要素、保障要素和目标要素四类.布局要素主要包括办学定位、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的资源禀赋、学科方向和学科群等.支撑要素主要包括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团队、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重点课程、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本校学报、本校图书馆特色藏书、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等要素.保障要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经费投入、环境、学科生产创新开发体系、学科生产成果转化体系、学科建设成果交流网络、学科文化和学科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等.目标要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

新建本科院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就是按照学科建设治理体系的要求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起着关键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通過对学科建设布局要素、支撑要素、保障要素和目标要素的分析和提炼,影响和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关键要素有十个:即领导重视、学科规划、学科队伍、学科平台、学科经费、学科项目、学科需求、学科载体、学科学位、学科特色.这十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完整治理结构,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实现特色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一流学科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中,领导重视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学科经费是学科建设的保证,学科项目是学科建设的抓手,学科需求是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载体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学科学位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学科建设,从这十个关键要素为切入点,就抓住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的关键,学科建设的效益和龙头作用就会在短期内很快显现和充分发挥.

2 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

学科是高等学校凝聚学术力量、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核心功能单元,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层次和類型,关系到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学科的这种特殊使命决定着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建设工程.一流的学科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学科会产生出一流的成果,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会支撑起高水平的特色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要把创建一流学科作为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形成学科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必须遵循大学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和自身“新组建”“地域性”“专业支撑”等特殊性规律,才能科学有效地整合和把握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突出学科龙头作用

领导重视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前提.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关于学科建设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要学科,没有必要搞学科建设问题,坚持以专业为核心和重点,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上就够了.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基本办学定位上是应用型高等院校,突出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和在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发挥“直通车”和“立交桥”作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坚定了这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能没有学科,也不能没有学科建设,而且要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资源整合和学校发展建设中起龙头作用.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无论是高水平大学,还是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注重和兼顾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分工、市场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专业为核心,并把职业化培养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创新创造能力.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学科底蕴,专业发展就缺乏长足的动力,教学改革和创新创造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也难以深入进行.而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学科建设,不仅难以顺利拓展新型的应用型专业,而自身原有的基础性专业也难以有效地巩固和提升.正是基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问题要与不要上存在持续不断的两种争议的考虑,学校领导重视才被确定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首要的关键要素.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领导的远见卓识、眼界胸襟和决断能力,学科建设所涉及的学科规划、学科人才汇聚、学科经费等诸多问题无从谈起,学科的引领、支撑和龙头地位是不可想象的,就没有高水平的一流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崛起.

2.2 加强学科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学科规划

学科规划是新建本科院校布局学科架构和规划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蓝图,关系到学校建设与未来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学科规划能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念,还能够反映学校学科建设与国家或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联度,不仅关系到学校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新学科培育和学科群的协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学校学科建设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学科体系的完善,它主要包括学科建设与发展定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学科建设的专业积淀、师资水平、地域文化特色、地区产业优势等资源禀赋、学科方向和学科群等方面的内容.对任何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而言,都做不到每一个学科全部是一流的,即使是同一个学科,也不可能每一个学科方向都是一流的.因此,学科规划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新建本科院校都有着丰富的专业办学实践、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的物质资源积淀,建设学科只能在现有的专业实力、师资水平和专业建设的物质资源积淀等的基础上选择学科方向和布局学科架构,不可能脱离现有的资源禀赋基础而另起炉灶去建设与现有基础毫无相干的学科.这些因素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规划必须是在现有基础之上或现有基础拓展之上的规划,是专业支撑的学科规划,不是盲目的规划,必须是与学校本身办学定位相一致的重要发展规划.这个规划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与地方区域社会需求及变化和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学校自身资源的禀赋与变化和学科建设任务,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办学实力为重点,科学谋划学科架构、凝练学科方向、既要确定学校学科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同类院校学科中的地位与目标,还要明确学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通用学科的主次与布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知己知彼,切合实际地制定好学科规划,才能按照学科规划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建设理念和建设举措稳步推进学科建设.

2.3 吸引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优秀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学科队伍要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是学科专业的“帅才”和学科建设的引领者,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专业理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在一定范围内被同行所认可,在学科科研活动及组织管理活动中起着带头和指导作用的高级人才.事实证明,在学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个学科带头人的存在与否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学科的兴亡,这一点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来说尤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科首先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必然会存在学术权威引领这个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学术权威的存在或者随着学术权威的离开,那么这个学术共同体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成为无所谓或者说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是以专科院校为基础组建的本科院校,学校的师资队伍多以应用教学教研为主,大部分教师重视应用教研而学理研究相对薄弱,而学科建设的首要目的是注重学理研究和产生新知识,然后才是对知识的应用,这样的师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的匮乏.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解决学科人才短缺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实施人才战略,以培养和引进(包括引智)优秀学科带头人为纲,以首席教授、学科团队为学科建设内核,以科研攻关为突破口,以围绕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为重点,以培育学科树构建学术梯队,努力构建团结向上、关系和谐、学术民主、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让学科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在学科树上的位置和角色,使师资队伍的水平与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

2.4 汇聚学科支撑资源,发挥学科平台效应

学科平台是新建本科院校汇聚学科建设资源、支撑学科发展的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包括含着学科建设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资源配置,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基础性工程.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平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都高度重视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平台.我国为加快学科建设水平,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试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学科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层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平台主要包括学科基地、学科信息库和学科管理等内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平台建设,应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主战场,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特殊行业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按照现代大学制度下学科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建立科学的学科管理制度,以争取纵向上的各级各类学科项目为支撑,以提高横向上的各级各类学科合作项目的产出质量为目标,加强学科信息库建设,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服务社会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产学研联盟与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生产成果转化体系和学科成果交流网络与平台,在开展校政、校校、校企合作,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以及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加速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对接,提升学校独创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等方面,形成有力促进和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2.5 加大学科经费投入,提高学科建设绩效

学科经费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保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最大不同就是经费投入不同.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基本上是均衡的,条件是保证专业建设的合格和满足教学需要,而学科建设是非均衡的,分层次的,既要突出重点学科、主干学科和一般学科之别,还要区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更要把握重点学科的学科重点和学科方向,特别是在重点学科和学科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上需要通过大量的经费投入来保证学科建设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进而实现学科建设的引领和群发效应.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所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都是经费问题,没有充足的学科经费保证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建设将难以为继,学科经费始终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制约要素.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破解、争取和保证学科建设经费问题,主要是通过“政府划拨、学校拨付、学科申报、成果转化、横向合作”等多元形式筹措学科建设经费来源[7],加大对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设立专项经费和重点学科项目基金,同时鼓励各学科建设广开财源积极开展横线科技项目合作、开发和推广应用,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科建设经费的过程中,提高学科建设的绩效和影响力.

2.6 驱动学科高效产出,争取各级各类学科项目

学科项目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抓手,也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学科高效产出的驱动要素.争取和设立学科建设项目是新建本科院校汇聚学科建设资源、发展壮大学科影响力和打造学科团队的突破口,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争取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学科科研项目,不仅可以获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且能较好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建设.这里所说的学科项目不仅指学科科研项目,还包括与本学科相关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特色专业、学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项目.通过项目的争取,不仅有可能获得学科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条件支持,而且在获得大成果、培养大学者的同时,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获得相关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前沿、学科信息等方面的信息评价和反馈,还可以使学科建设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和传播.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受到自身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和服务面向等因素的制约,在争取各级各类学科项目和科研经费上与部属院校和省属院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处于相对劣势.那么,新建本科院校不仅不能放弃对上级主渠道各级各类学科项目和科研经费的争取,而且要在从校内立项做起,既要面向政府,争取学科课题、学科建设政策项目和决策服务咨询课题,又要面向社会,争取人才培养需求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需求的项目,还要面向企业,争取共建人才培育基地项目、研发课题和研发经费,更需要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争取资源共享合作项目.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争取项目的数量、级别和研究经费以及所争取学科项目的成果产出与转化.

2.7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学科需求

学科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培育学科优势的动力,也是学科建设的价值所在.学科需求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学科的需求,具体包括人才需求、政府决策需求、经济发展需求、解决社会问题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等.国家和社会对学科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发展、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的新知识需求的表现,是助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动力.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及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还能够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材料文献支持以及大量的新课题,并通过新课题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地方区域经济社會发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和地方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地域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学科层次和水平的提升上服务国家特殊人才需求项目起着特殊的推动作用.在国务院公布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家试点工作单位和12家试点建设工作单位中[8],绝大多数为新建本科院校.比如,赤峰学院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闽江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合肥学院的“工程硕士”,宜春学院的“药学硕士”等,这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和试点建设工作单位所依托的学科在全国同类院校学科建设中都具有比较优势和突出特色,在学科建设的层次、类型和水平上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科特色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2.8 培育学报特色栏目,提升学科载体张力

学科载体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期刊是宣传推介本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载体有很多,但真正能够为本校培育特色学科做出持续持久贡献的当属本校的学术期刊,原因是本校的学术期刊都属于省级学术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基本上都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维普网”“中国知网”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线上全文资料库”等全国性、世界性的资源平台全文收录,新建本科院校利用这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培育自己学术期刊的学科特色栏目或学科名栏,汇聚、提升、宣传、推介本校学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起着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期刊,南大和北大核心期刊,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名刊工程期刊,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名栏工程的期刊名栏等不可能也不会专门设立栏目而宣介本校以外的某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成果与水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充分发挥本校学术期刊这个特殊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势,围绕本校特色学科来建设和培育自己学术期刊的特色栏目或名栏,并充分借助本校学术期刊学报全文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维普网”“中国知网”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线上全文资料库”等全国性、世界性的宣介平台收录的优势,能够打造起支撑和宣介本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成果的国内外交流平台.事实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期刊是培育本校学科特色、提升本校学科影响力的重要学科建设载体,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唯一能够把控的学科建设载体.新建本科院校针对自身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实施学术期刊栏目精品战略,通过打造本校学术期刊的学科特色栏目或学科名栏,提升学科建设实力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实践证明,在新建本科院校利用本校学术期刊在地方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名人等方面打造和培育自己的学科名栏上已经彰显出了自己的学科建设水平、学科特色和学科实力.比如,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入选的56个名栏名单中[9,10],榜上有名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期刊名栏就有8个:《赤峰学院学报》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栏目,《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栏目,《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研究”栏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安阳学院学报—《殷都学刊》“殷商文化研究”栏目,《滨州学院学报》的“孙子研究”栏目.此外,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期刊有学科特色影响力的栏目还有:《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栏目,《惠州学院学报》的“东江文化”栏目等.以上新建本科院校都牢牢抓住了本校学术期刊这一打造和培育本校学科建设水平的载体,提升和扩大了本校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水平和竞争力,为本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成果发挥不可替代的宣介作用.

2.9 打通地区职业教育,培育学科新增长点

学科学位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我们知道,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多数在学科设置上都有着比较完整的学科学历学位授予体系,而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学科学历学位的授予以学士学位授予为主,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寥寥无几,学科学历学位体系的完善仍是其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里所说的是新建本科院校把学科学位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学科学历学位授予体系完备上的追求,这是重点学科发展应有的;另一是在学科学历学位授予上打通职业教育的瓶颈.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集中在地级城市,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要立足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局,主动发挥区域职业教育建设的龙头作用,在通过支持地方优势产业、满足地域文化发展需求的优势和培育特色专业并以此推动学科、学科群、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应主动承担起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的直通车和立交桥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是国家采取措施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直通车、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院校利用自身在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上的齐全性,在与地方职业类院校有效对接形成职业类院校学生学历学位直通车的过程中,会使自身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培育出新学科特色和竞争优勢.

2.10 发挥重点优势学科,锻造一流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灵魂,也是办学实力的体现.特色是学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也是形成学科优势的关键所在.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课程成果交流与转化、学科管理与评价、学科的水平与影响等多个方面,但学科对社会产生持续影响的最终是通过形成的学科特色文化体现出来的.学科特色文化是指由历代学者在创建该学科的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学科理论体系以及本学科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是学科中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或人文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工作方法等的综合,是学科建设的灵魂与生命.学科有特色就会有竞争优势,有竞争优势就会拥有发展的资源.新建本科院校在地方需求和地域特色等方面寻求学科建设突破,把特色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首选方略,紧紧围绕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家特殊行业发展需求和地域特色这个根,围绕所在地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的实际,确定优先发展学科和学科方向,并以确定的优先发展学科和学科方向为突破口,集聚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发力锻造学科特色,形成一流学科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学科特色的符号系统、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学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05):16-20.

〔2〕伍百洲,等.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2004,45(02):134-137.

〔3〕周秀娇,朱建成.对学科建设的原则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3,21(01):80-83.

〔4〕刘荡,叶建仁.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中要素建设的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03):116-119.

〔5〕李晓群.学科建设的要素与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8(09):39-40.

〔6〕刘志惠.重点学科建设要素构成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22(04):42-48.

〔7〕高剑峰,高德富.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要素分析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3(10):1046-1047.

〔8〕教育部.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Z].2011-10-17.

〔9〕教育部.关于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的通知[Z].2012-04-29.

〔10〕教育部.关于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名单的通知[Z].2014-02-25.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
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学科整合机制及其模式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