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阈下泰山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

2020-09-21段陆雪林玲张超超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

段陆雪 林玲 张超超

摘 要:泰山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在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其獨特的内容和方式。本文以泰山石刻文化、泰山名人文化、泰山风俗文化、泰山封禅文化为素材,以间接渗透式及直接参与式为融入契合点,将泰山文化与高职思政课堂有机结合。

关键词:泰山文化;思政课;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所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它以泰山为载体,记录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传承和弘扬泰山文化,汲取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因素,对于新时代视阈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育人作用。

一、泰山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人才的重任,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其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培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堂的实效性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来说,思政课既要有说服力,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地方特色、地方文化使思政课更加有韵味。泰山以丰富的文化遗存,雄伟的自然风光屹立在中国东方,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山文化涵盖宗教、石刻、封禅、名人、民俗等,泰山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泰山文化融入课堂,可以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泰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部分精华,驻泰高校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将泰山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泰山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让青年学子在浓郁的泰山文化熏陶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担当使命,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泰山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将泰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选择泰山文化素材,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1.丰富的文化素材

(1)泰山石刻文化。泰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刻艺术宝库,泰山上镌刻着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泰山的石刻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从石刻的年代看,自秦至今,代代相继,各有佳作,前后延续达2200多年,无论时间的跨度还是书法艺术的流变,堪称中外首屈一指的天然书法博物馆,泰山石刻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度的展示。文字作为文明的活化石,是文化的精魂所在,还有什么比汉字更能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呢?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符号系统,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是汉字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汉字与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笔者把这些文化资源作为文化自信教育的实体素材加以利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中开展“镌刻的历史”泰山石刻书法临摹展览,学生纷纷参与到其中,通过临摹石刻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魅力。

(2)泰山封禅文化。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泰山封禅意味着受命于天,昭示着国家统一,彰显着国泰民安,因此,泰山封禅这一“旷世大典”,在中国执着的演绎了数千年。笔者把这部分内容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相处时秉持的首要态度就是尊重自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3)红色历史文化。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革命遗址,如近代名人冯玉祥墓、冯玉祥纪念馆、徂徕山起义遗址、泰安革命烈士陵园等,近现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直接或间接在泰山留下过踪迹,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路过泰山,而修建于泰山盘道一侧的总理奉安纪念碑。对思政课而言,这些革命遗址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课堂,笔者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讲述革命先烈在民族遭受屈辱和磨难之时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4)泰山民俗文化。泰山民俗文化是以庙会、民间乐舞、吹糖人、婚帖等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它以泰山文化为主导,以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笔者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泰山文化进校园,例如,将泰山皮影、泰山剪纸、泰山泥塑和桃木雕刻等民间艺术发展成课外社团,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载体创新,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贴切的文化,也是感受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直接的渠道。

2.博大的文化精神

(1)攀登向上的进取精神。泰山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激发了人们登攀向上的渴求。有人说: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红门的“登高必自”,壶天阁的“勇登仙境”,云步桥的“若登天然”,快活三的“从善如登”,最险峻最难登的十八盘,都宣扬着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登攀精神,在不断攀援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攀登的感受,促使人们努力进取,自强不息。

(2)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泰山给人以凝重、稳重的视觉感受,在古人“君子比德”的思维下,泰山就成为某种高尚人格的象征。汉代史家司马迁便发聋振聩地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史圣以蒙受奇耻大辱的人生体验为代价,感悟出泰山所蕴含的人格价值。这一譬喻,成为中华民族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献身,体现着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

(3)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泰山文化在形成中,广泛吸纳了各区域、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其文化特征呈现多元色彩,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兼容的一面。秦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论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对这一文化特色的生动隐括。礼赞了泰山包含万物、博大虚怀的气象,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4)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泰山日出观念正是此信仰的遗存,体现了中国太阳崇拜与东方崇拜的思想精髓。这种对光明的向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以至于形之梦寐、牵之诗魂:从三国程昱的“梦天捧日”《三国志·程昱传》,到宋人梅尧臣的“梦吟日观”《登泰山日观峰》,再到元徐世隆的“梦登日观峰”《纪梦》,都是这种信仰的真实体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三、泰山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总结

1.间接渗透式教学

在课堂学习中突出泰山文化元素采用间接渗透式教学,例如:“基础”课中“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节,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对岱庙、碧霞元君庙、石敢当塑像进行参观,登山过程中对挑山工的观察,以及对泰安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把中国精神与泰山精神之攀登精神、泰山挑夫的吃苦耐劳精神、泰山奶奶与泰山石敢当爱好和平不畏强暴精神有机结合,各抒己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充分认识到泰山精神其实就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过程有效的增加了思政课程的实效性,达到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要求。

2.直接参与式教学

思政课堂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泰山文化进校园,将泰山皮影、泰山剪纸、吹糖人、民间乐舞和桃木雕刻等民间艺术发展成课外社团,组织学生举办泰山历史文化歌舞表演、泰山摄影比赛、泰山画展等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泰山国际登山比赛,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能使其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和文化魅力;组织学生参加泰山东岳庙会、春节晚会等传统节日,深化他们对泰山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参与泰山马拉松比赛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用實际行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骥才.泰山挑山工纪事[J].中国校园文学,2015(2):81

[2]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泰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木偶皮影,2012(4):1-2

[3]李青.泰山石敢当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陕西科技,2016.31(4)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树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