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右下背部先天性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一例

2020-09-21李云玲郑惠文李寅李薇朱坤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汗腺真皮丘疹

李云玲 郑惠文 李寅 李薇 朱坤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杭州310052;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52

患儿女,2 岁2 个月,因右下背部疣状斑块2 年余就诊。患儿出生时右下背部见40 ~50 个粉红色多发丘疹,质地中等,表面光滑。随年龄增长,丘疹缓慢增多、变大,部分融合形成疣状斑块,表面粗糙伴表浅糜烂结痂,病程中无疼痛及瘙痒等自觉症状。局部予小范围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后病灶消失,约2 个月后复发,复发病灶大小、颜色和原发病灶一致。出生后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否认外伤史及昆虫叮咬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下背部见近百粒粉红色绿豆大扁平丘疹成簇聚集,形成约6.0 cm×4.5 cm 斑块,小部分皮损孤立,大部分融合成斑块,质地坚实,部分皮损中心有凹陷,大部分皮损表面有浅表性糜烂结痂(图1),挤压时无分泌物,局部无出血,皮损无压痛。患儿头部、颈部及四肢无类似皮损。皮损组织病理(图2):表皮不同程度增生,棘层肥厚,表皮向真皮内凹陷形成囊状凹陷或囊腔,内有乳头状突起,囊状凹陷或囊腔与真皮深部扩张汗腺导管相连;乳头状突起表面衬覆双层细胞,近腔侧内层为柱状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外层为立方形肌上皮细胞,乳头间质内见纤维结缔组织,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细胞无异形性。诊断:乳头状汗管囊腺瘤(SCAP)。建议分批手术切除。

图1 患儿右下背粉红色绿豆大扁平丘疹簇聚分布,部分皮损中心有凹陷,大部分皮损表面有浅表糜烂结痂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2A(HE×200):表皮不同程度增生,棘层肥厚,表皮向真皮内凹陷形成囊状凹陷或囊腔(红箭头),内有乳头状突起(黑箭头),囊状凹陷或囊腔与真皮深部扩张汗腺导管(黄箭头)相连;乳头状突起表面衬覆双层细胞,近腔侧内层为柱状上皮细胞,外层为立方形肌上皮细胞;2B(HE×200):乳头间质内见纤维结缔组织,内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黑箭头)

讨论 SCAP 通常表现为头皮、面颈部孤立的囊肿、丘疹或结节[1],鲜有先天发生在下背部的较大面积SCAP 的报道。临床上SCAP 需与疣状痣、皮脂腺痣、管状大汗腺腺瘤、传染性软疣、寻常疣和基底细胞癌鉴别,但SCAP 组织病理特征性表现为肿瘤囊腔的乳头状突起被覆两层细胞,乳头间质有浆细胞浸润,可以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SCAP 组织病理上主要需与乳头状汗腺腺瘤鉴别。乳头状汗腺腺瘤多发生于40 ~50 岁女性,主要位于大阴唇或会阴等部位,多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的淡红褐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管状或囊状肿瘤,可有乳头状突起,腔壁由单层高柱状细胞组成,境界清楚,有完整的包膜,不开口于皮肤表面,浆细胞浸润少。因为SCAP 包含实性和囊性区域[2],忽略被覆双层细胞的乳头结构可能会导致误诊和漏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汗腺真皮丘疹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小汗腺汗囊瘤六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天热时,为什么狗会吐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