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MRI与SPECTCT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0-09-21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秭归443600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关联性急性期个数

1.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 秭归 443600)2.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胡正刚1 田俊松1 游玉峰2

老年人因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退化等情况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其作为一种全身骨病,除个别发病较快外,多数发病缓慢,以骨骼疼痛、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1]。老年人骨折30%以上与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2]。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楚显示椎体形态变化,并可准确反映椎体骨折后创伤性骨髓水肿,在OVCF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但体内有顺磁性置入物、存在幽闭恐惧情绪等情况的患者无法接受MRI检查[4]。近年来可整合核素扫描功能成像与CT的结构显像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已逐步应用于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5]。对此,本研究观察高强度MRI与SPECT-CT在OVCF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2例老年OVCF患者(101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年龄60~85岁者;无MRI、SPECT-CT检查禁忌症者;骨密度T值<-2.5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肿瘤、结核等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伴神经损伤相关症状者;存在明显焦虑、恐惧表现或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0~84岁,平均(71.8±9.6)岁;病程2d~1年,急性期骨折26例(病程≤3周),非急性骨折16例(病程>3周)。

1.2 方法MRl:采用PHILIPS T5-NT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层厚4mm,层间距0.4mm;TSE:T1WI TR=550ms,TE=13ms;T2WI TR=2200ms,TE=110ms;STIR序列:TR=2000ms,TE=70ms,TI=I20ms。

SPECT-CT:采用德国Siemens SPECT-CTSymbia T6仪进行骨显像,肘静脉注99Tcm-MDP(南京森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740~1110 MBq显像,饮400~500mL水,4h后排空膀胱;采用自动人体轮廓轨迹行全身平面骨显像,前、后位显像经双探头同时完成,采集时间l2~l5min;对感兴趣区病灶进行局部同机CT扫描,120kV,160mA,螺距1,层厚1.5mm,矩阵512×512。骨断层显像数据经专用软件重建,再利用工作站融合软件进行同机SPECT与CT图像配准融合。由2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双盲观察、分析,协商统一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分析,Kappa值>0.7 为一致性较高,处于0.4~0.7为一致性中等,<0.4为一致性较弱。

2 结 果

2.1101 个椎体椎体骨折诊断结果MRI与SPECT-CT诊断椎体骨折个数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χ2=65.064,P<0.05),优势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825,一致性较高。见表1。

表1 MRI、SPECT-CT诊断椎体骨折个数比较(n)

2.2 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诊断结果MRI与SPECT-CT诊断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χ2=33.825,P<0.05),优势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938,一致性较高。见表2。

表2 MRI与SPECT-CT诊断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比较(n)

2.3 非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诊断结果MRI与SPECT-CT诊断非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χ2=29.423,P<0.05),优势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750,一致性一般。见表3。

表3 MRI与SPECT-CT诊断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比较(n)

2.4 老年OVCF患者的MRI、SPECT-CT表现患者女,66岁,MRI显示腰1椎(L1)椎体压缩性骨折(图1);SPECT-CT同机CT可见L1椎体双凹性改变(图2);SPECT-CT融合图显示L1椎体异常放射性摄取浓聚,呈压缩性改变(图3)。患者女,63岁,MRI显示胸12椎(T12)及腰3椎(L3)椎体压缩性骨折(图4);SPECT-CT同机CT可见T12及L3椎体双凹性改变(图5);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T12及L3椎体异常放射性摄取浓聚,呈压缩性改变(图6)。

3 讨 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强度因骨密度、骨质量下降而减弱,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文献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约为13%~24%,OVCF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6]。随人口老龄化加剧,OVCF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问题。

椎体强化术(PKP、PVP)等治疗手段在减轻OVCF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降低其病死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准确定位责任椎体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因素。OVCF易引起广泛的胸背痛、腰背痛及胁肋部放射痛,单纯体格检查中常因压痛点较弥散难以准确定位责任椎体。MRI图像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对椎体骨折的判断具有较高敏感性[8]。且椎体内松质骨密度和结构变化可经MRI信号强度变化反映,信号在骨折发生、椎体内水肿明显时最强,随修复重建开始、水肿吸收逐渐减弱,并于修复重建结束时恢复正常[9]。水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在STIR上呈高信号具有特异性,故MRI可直观显示OVCF椎体内是否发生水肿,准确分辨骨折新鲜程度,鉴别急性或非急性骨折[10]。不仅如此,MRI检查无创,无辐射,对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而不必变动被检查者的体位,在老年OVCF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 、4MRI影像;图2、5SPECT-CT同机CT影像;图3、6 SPECT-CT融合图像。

虽然MRI对OVCF的诊断有明显的优点,但其不能应用于体内有金属异物或金属置入物患者。且检查分部位进行,无法全身显示,可能因某部位出现病灶却无明显症状而未进行检查,发生误诊、漏诊[11]。本研究发现,MRI与SPECT-CT诊断OVCF椎体骨折个数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0.825,一致性较高,提示2种诊断方法效能相近。相关研究显示,因局部骨骼对常用骨显像剂99Tcm-MDP的摄取与局部血流量和骨盐代谢水平成正比[12]。SPECTCT检查中注射99Tcm-MDP后骨折、骨性肿瘤等成骨过程活跃的部位将形成放热性浓聚的“热区”,从而实现对病灶的准确定位[13]。SPECT-CT全身骨显像可一次性获得全身功能代谢信息,亦可进行骨断层显像,图像融合可使其对骨显像的特异性和病灶解剖定位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避免了平面显像中器官、组织重叠掩盖小病灶等情况,在早期探查病灶范围、准确诊断骨骼病变等方面更具优势[14]。本研究显示,MRI与SPECT-CT诊断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关联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对急性期患者椎体骨折个数诊断高度一致(0.938),对非急性期诊断一致性一般(0.750),与Li YB等[15]研究基本一致。表明SPECTCT对老年OVCF尤其是急性期骨折的定位、定性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老年OVCF患者尤其是不能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SPECT-CT与MRI在诊断老年OVCF中尤其是急性期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和较高的一致性,对于老年OVCF患者尤其是不能接受MRI检查的患者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关联性急性期个数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沥青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短期热老化性能的关联性研究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饮用油茶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ECG检查T波动态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的关联性分析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