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石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脂肪肝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

2020-09-2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红桥脑科医院影像科湖北武汉430019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能谱斜率脂肪肝

1.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60)2.武汉红桥脑科医院影像科(湖北 武汉 430019)

欧 玲1 邵 平2 李兮力1叶俊杰1 吴 斌1 谭一清1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但却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脂肪肝程度进行定量测定,获得判定脂肪肝程度的诊断标准,并讨论其临床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经我院GE Discovery CT750 HD 64排宝石能谱CT进行肝脏能谱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80kVp、140kVp瞬时切换,自动管电流,层厚5mm,层间距5mm,再行能谱重建,重建间隔2.5mm。在70KeV单能量图像上,近肝门平面肝右叶实质中心区域放置大小约195mm2兴趣区(ROI),测得肝实质CT值,与脾实质最大平面中心区域大小相同兴趣区的CT值比较,常规诊断为中度脂肪肝的病例共38例。所有病例图像数据传至AW4.6后处理工作站上,在工作站上绘制ROI能谱曲线,计算各曲线的斜率,利用水-脂肪基物质密度图测定ROI脂肪含量,分析曲线斜率与肝脾CT值比值及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通过统计获得各数据的均值、标准差,并计算斜率及脂肪含量的95%参考值范围。所有病例年龄20~74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

所有测量指标均由2名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参与统计完成,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本组中度脂肪肝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肝脾CT值比值为0.7~0.5诊断为中度脂肪肝。

2 结 果

本研究显示,能谱曲线斜率与基物质密度图上所测脂肪含量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能谱曲线斜率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即随着能谱曲线斜率降低,脂肪含量增高(表1,图1-4)。

表1 曲线斜率及脂肪含量统计表

3 讨 论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肥胖、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性,甚至妊娠等,只要是会引起肝脏脂肪代谢紊乱的因素,均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因此潜在发病的人群广泛。随着生活物资水平的提高,脂肪肝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反之,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因此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意义重大[1-2]。

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及定量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病理活检是脂肪肝诊断和分级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且存在取样误差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3],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B超操作简单、经济、无辐射,但对于轻度脂肪肝的诊断敏感度较低,并且受操作者的影响较大[4]。MRI是诊断脂肪肝的一种比较好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结果较准确、无辐射等多重优势,在肝脏脂肪定量分析方面有其独到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5],但目前临床还未广泛普及开展。CT检查快速简便,一直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过去对脂肪肝程度的判定公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提出的以肝/脾CT值比值为标准,进行脂肪肝程度分级,即肝脾CT比值在1~0.7为轻度,0.7~0.5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为重度;另一种是将肝组织与肝血管的密度进行对比。有研究显示肝脾CT值比值定量分析脂肪肝的准确性较高[6-7],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判定、随访受限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准确的标准。

目前随着能谱CT的广泛使用,多参数成像更多地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基物质密度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成像技术也使临床对病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宝石能谱CT不仅辐射剂量较前明显降低,而且单能量图像使图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且利用能够反映物质能量衰减特性的能谱曲线,使不同的能谱曲线可以代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病理类型[8-9]。而对于不同病理分级的脂肪肝,能谱曲线的走向及斜率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并且与病理程度分级存在显著相关性,已被刘爱莲[10]、任庆国[11]等多项研究所报道。对于利用基物质图进行定量分析,Hyodo[12]、王明亮[13]、王乐[14]等多项研究显示,宝石能谱CT生成的基物质密度图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的。但是,通过能谱曲线及基物质图对人体脂肪肝进行脂肪含量测定的相关数据均未见报道。

本研究资料全部是在70keV单能量图上测定兴趣区CT值,按照肝脾CT值比值诊断为中度脂肪肝进行收集而来。对能谱曲线斜率及水-脂肪基物质密度图所测脂肪含量的均值及标准差进行了统计,计算95%参考值范围,并对能谱曲线斜率与脂肪含量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物质密度图上所测脂肪含量与曲线斜率呈负相关,即随着能谱曲线斜率由正值逐渐向负值转变,基物质密度图上所测脂肪含量逐渐增高,说明两者对于定量脂肪肝程度上存在明显的一致性,与文献报道相同。本组数据统计的中度脂肪肝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范围是0.360~-0.305,脂肪含量的参考值范围是-227.51~236.14mg/cm3。显而易见,通过数据的测量,不但使诊断有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获得了诊断的数据依据,而且也使脂肪在肝细胞的沉积情况显示一目了然,既为脂肪肝的程度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使诊断更直观准确,有利于临床判断脂肪肝的病情程度及疗效的评估,并保证了病情记录的完整性,可对比性和可重复性。

当然,因本组病例数有限,且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并不是均匀的,因此会使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进行前后疗效对比时,应尽量选择同一层面的同一位置进行测量,从而避免测量误差的产生。另外,本研究所测得的脂肪含量,是在基物质密度图上获得的相对数值,反映的是单个体素内物质的密度信息,更确切地说是用数据来表现脂肪沉积的程度,因此有别于病理活检的检查数据。

图1 能谱曲线斜率与基物质图所测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即随斜率增高,脂肪含量降低;图270keV单能量图上肝门平面肝右叶ROI的CT值为40.68HU,肝脾CT比值0.688;图3 同一ROI脂肪基物质图上所测脂肪含量均值为-143.51mg/cm3;图4 同一ROI能谱曲线显示为随着keV升高,CT值逐渐降低,斜率0.223;图570keV单能量图上肝门平面肝右叶ROI的CT值为33.78HU,肝脾CT比值0.562;图6 同一ROI脂肪基物质图上所测脂肪含量均值为93.32mg/cm3;图7 同一ROI能谱曲线显示为随着keV升高,CT值逐渐升高,斜率-0.156;图870keV单能量图上肝门平面肝右叶ROI的CT值为30.10HU,肝脾CT比值0.612;图9 同一ROI脂肪基物质图上所测脂肪含量均值为43.18mg/cm3;图10同一ROI能谱曲线显示为随着keV升高,CT值逐渐升高,斜率-0.0843。

总之,利用宝石能谱CT多参数成像,不但可以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而且通过能谱曲线斜率及基物质密度图可以对脂肪肝进行客观准确的定量评价,从而为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猜你喜欢

能谱斜率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能谱CT容积碘含量对晚期胃癌化疗效果的评价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