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净化及成效分析

2020-09-21翟新验张淼洁刘林青王羽新

中国猪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狂犬病规模化猪瘟

翟新验 张 倩 张淼洁 付 雯 刘林青 杜 建 王羽新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朝阳 100125)

2020年4月26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突出强化对重点动物疫病的净化、消灭,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推动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及原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都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工作[2]。

动物疫病净化是实现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消灭的务实之举,动物疫病净化涉及到设施设备、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免疫监测、无害化处理、卫生消毒等防疫管理、动物及其产品移动监管,以及企业和公众认同、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信息化管理、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既需要疫病净化技术作基础,又需要管理体制作保障。借鉴国外生猪疫病净化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生猪养殖、疫病流行、成熟技术等情况,在规模化猪场开展猪伪狂犬病(PR)、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等疫病净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净化技术方案、标准,也建设了一批主要疫病净化示范场,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

1 疫病净化政策要求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意见》 《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等多个单病种疫病防治计划或指导意见,鼓励、引导、支持、指导地方养殖企业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表1列出了生猪养殖场开展猪病净化相关政策及要求[2]。

2 动物疫病净化进展

2013年开始,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和无害化排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抓手,确定了“由场入手、场区结合,由易到难、分层实施,技术推广、综合应用,示范带头、创建推动”的整体疫病净化的工作思路。

2.1 确定优先开展净化的病种和方式

优先选择垂直传播性疫病,也是与经济利益相关、有较好支撑技术上可行、污染面较小的疫病,以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为主。以规模化猪场为净化单元,对于种用动物主要疫病净化实施垂直净化,按照“核心场—扩繁场—商品场”的顺序,从高代次猪场到低代次猪场逐级开展疫病净化。

2.2 开展净化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

对于需净化疫病的养猪场,既要加强免疫预防、监测诊断、应急扑杀,又要注意及时淘汰、消毒灭源、无害化处理、检疫隔离、可追溯管理、生物安全措施等。通过“检测—分群—淘汰”的方式,在阳性猪群的基础上逐步淘汰带毒猪只实现本场疫病净化;或是在现有阴性猪群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和高效的监测体系以维持无感染的状态。制定《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试行)》 《规模化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技术方案(试行)》等疫病净化技术手册,指导疫病净化工作[3]。

2.3 建立疫病净化评估标准

《种猪场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和《种公猪站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确定了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标准和抽样检测标准,以及包括必备条件、人员管理、结构布局、栏舍设置、无害化处理、消毒管理、生产管理、防疫管理、种源管理、监测净化等现场综合审查要点。《生猪主要疫病净化示范区评估标准》确定了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示范区标准和抽样检测标准,以及包括必备条件、保障措施、生物安全、种源管理、监测管理、检疫和监管、区域健康等现场综合审查要点[3]。

2.4 组织示范创建活动

确定已经取得某种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对其成果进行肯定,强化净化效果,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确定有条件有意愿开展疫病净化的养殖场为创建场,鼓励更多的养殖企业积极参与到疫病净化中来。分别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2018年5月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现场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共确定了22家猪伪狂犬病净化示范场、5家猪瘟净化示范场、3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示范场(非免疫),以及69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3]。

表1 主要有关生猪养殖场开展猪病净化的政策要求 [2]

2.5 组建疫病净化专家队伍

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各级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有关专家组成了70余人的猪病净化评估专家组,提出我国疫病净化技术和综合管理措施、净化政策建议,以及提供技术咨询,参与净化评估[3]。根据猪病流行状况、猪场养殖管理水平等情况,指导养殖场或区域制定具体的净化方案,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做到一场一册、一区一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净化技术指导。

2.6 宣传培训达成共识

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疫病防控知识,以及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宣传。提高养殖管理者、执业兽医、政府部门、技术机构等对动物疫病净化的认识,扩大社会影响,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引导更多养殖企业积极主动强化养殖主体的责任意识,开展疫病净化,提升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能力。

3 动物疫病净化取得的成效

随着各地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力量也逐步加入到动物疫病净化工作中,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从我国国情、畜情及动物疫情入手,借鉴国外动物疫病净化实践和管理体系经验,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以及净化效果评估,逐步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主要猪病净化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将疫病净化工作纳入重大动物疫病目标管理体系;列入种畜禽生产许可、动物防疫条件申请必检项目,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开展相应病种的净化工作;并与畜牧、兽医相关扶持项目结合起来,对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净化评估的养殖场,在种业工程、品种资源保护与改良、标准化建设、无害化处理和免疫补助等项目上予以优先安排。通过制度创新、技术指导,公平合理地评价养殖企业疫病情况,增强企业抵御市场、法律和政策的能力,避免因某种疫病的发生而波及整个地区或行业的风险,形成本土化的猪病净化模式和净化长效机制。

3.2 生猪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提升

3.2.1 疫病发生率或病原检出率下降

某一猪场通过多年持续的检测、免疫、淘汰等措施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净化,使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检出率逐年下降[4](表2)。实施猪瘟净化养猪场与集团内部未净化猪场相比,猪群全群死淘率降低了5.68个百分点[5]。

3.2.2 提升生产性能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于2012—2015年在几家综合试验站开展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使得生猪各项生产指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全程成活率提高0.7%~14.6%,母猪配种分娩率提高2.5%~20.4%,平均窝产活仔猪数增加0.63~1.5头,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猪率下降0.12%~1.6%[6]。有报道在30家规模化猪场实施猪瘟净化后,母猪的平均窝产仔猪数提高0.11头,平均窝产活仔猪数增加0.23头,平均窝产断奶仔猪数增加0.96头,20~60日龄仔猪平均增重0.9 kg[7]。

表2 某猪场2011—2017年实施PR净化前后PRV gE和gB抗体阳性检出率 [4]

3.2.3 生物安全体系完善

通过实施主要猪病净化,进一步理顺了规模化猪场的养殖秩序。使猪场养殖得到合理布局,如完善设施设备、规范引种、出入车辆及人员管理,加强消毒并改善动物卫生状况,降低动物群体和饲养环境中病原感染风险,减少和规范药物使用,猪场整体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并有效运行。在非洲猪瘟疫情期间,调查通过评估的疫病净化示范场和创建场可知,这些通过评估的猪场有力地阻止了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建立起了可靠的防疫屏障,在恢复生猪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3 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实施疫病净化,探索“减针减负”“健康养殖”的疫病防控模式,提高疫病净化场市场竞争力,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有研究报道,规模化猪场通过猪伪狂犬病净化有效地提高了养殖场的产出水平,已经实施净化养殖场比未净化养殖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平均增加0.38万头和177.40万元[8]。也有研究表明,实施猪瘟净化后的养猪场与集团与未净化养猪场相比,基本猪群药费低1.05元/kg,增重成本降低1.37元/kg;保育猪群药费降低4.75元/头,增重成本降低6元/头;育肥猪群药费降低7元/头,增重成本降低45元/头;纯种猪售价提高750元/头、二元杂猪售价提高155元/头、肉猪售价提高35元/头;平均每头商品猪利润提高140.15元/头[5]。

猜你喜欢

狂犬病规模化猪瘟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聊聊古代是如何防治狂犬病的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打败狂犬病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