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扫描卵巢血管蒂征像在鉴别诊断卵巢肿瘤来源中的可行性研究*

2020-09-18崇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崇州611230崇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四川崇州61123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源性征象盆腔

1.崇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崇州 611230)2.崇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四川 崇州 611230)

叶 敏1 马黛群2 黄 林1漆明刚1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可知,由于生活环境、习惯的改变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大,女性疾病患者及患病种类逐渐增多,其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较为严重和复杂[1-2]。盆腔包块是现在女性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而卵巢来源肿块最为常见。但卵巢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常存在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术前准确诊断困难[3-4]。曾有研究资料显示,盆腔淋巴源性、神经源性、胃肠道来源及腹膜外来源的肿块CT影像学表现均可类似于卵巢肿块,故误诊率较高[5-6]。随着影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化,其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为卵巢源性与非卵巢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极大的指导价值[7]。本文主要对136例盆腔肿块的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例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36例盆腔肿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6~78岁,平均(57.56±2.86)岁;其中68例患者为绝经后,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腹部包块,其中44例患者伴随腹泻,38例患者伴有月经量增多,14例患者伴有下腹部疼痛。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完善准备后均行MSCT检查;②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且术后均予以病理学检查;③参与本研究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MSCT检查禁忌症者,比如行心脏搭桥手术者、碘过敏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③不能配合完成MSCT检查者;④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不完整或缺乏准确性者。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完善相关准备后(检查前4h禁食,检查前1.5h饮纯净水1000mL充盈膀胱)均采用东软NeuViz 128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下腹部扫描检查,应用AV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扫描部位为髂棘水平或膈顶部扫描至耻骨联合部位。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根据患者腹部脂肪层厚度而定,层厚0.625mm,螺距为1.0,重建层厚度为1mm。扫描完毕后将CT原始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层厚5mm,层距5mm。所有患者完成CT平扫进行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Iopamidol 370mg I/mL)约80~00mL,注射速率为2mL/s。扫描延迟时间为70~75s,从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进行连续螺旋扫描,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到肾门或肝顶。扫描参数为120kVp,300mAs,准直128×0.625,螺距1.0,重建层厚5mm。薄层重建层厚1mm,扫描所得的原始数据送入AVW工作站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等重建技术对病变进行二维(2D)及三维(3D)显示。

1.3 研究内容收集13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影像学特点,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136例盆腔肿块患者影像学图像,记录肿瘤来源,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并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总结MSCT中卵巢血管蒂征象的有无等。卵巢血管蒂征象对卵巢源性肿瘤诊断标准[8]:卵巢血管蒂征象由进出卵巢的血管组成,包括卵巢血管及子宫血管分支,与盆腔内肿块相连,提示肿块来源于卵巢。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P<0.05为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136 例患者肿瘤情况整理136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可知:其中58例患者为卵巢源性肿瘤,单侧48例和双侧10例;其中余78例为非卵巢源性肿瘤,单侧58例和双侧20例。卵巢源性肿瘤患者其卵巢血管蒂征象检出阳性率(82.76%)显著高于非卵巢源性肿瘤患者的卵巢血管蒂征象检出阳性率(41.03%),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MSCT检查对盆腔卵巢肿块为卵巢源性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 S CT检查诊断卵巢源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1.13%(43/53)、特异度为81.93%(38/40)以及准确率为81.62%(111/136),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示MSCT检查盆腔卵巢肿块为卵巢源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诊断性较好,详见表2。

表2 MSCT检查对盆腔卵巢肿块为卵巢源性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

2.3 卵巢血管蒂征象对卵巢源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卵巢血管蒂征象诊断卵巢源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6.21%(50/58)、特异度为69.23%(54/78)以及准确率为76.47%(104/136),详见表3。

表3 MSCT显示卵巢血管蒂征象对卵巢源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3 讨 论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准确诊断、分期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肿块的起源对肿瘤治疗方案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明确肿瘤来源对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9-10]。而卵巢具有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内分泌功能以及组织胚胎学,在全身各类器官中,卵巢肿瘤类型最为多样,影像学特征表现复杂,尤其对于部分肿瘤病灶较大的患者而言,其肿瘤来源常不确定,且由于盆腔内的解剖结构多不清楚,故极易造成肿瘤的来源及良、恶性诊断错误,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1-1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136例盆腔肿块患者中有58例患者为卵巢源性肿瘤,余78例为非卵巢源性肿瘤,由此提示,对于盆腔肿块患者而言,大部分为非卵巢源性肿瘤,值得引起重视。而MSCT检查结果显示诊断卵巢源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1.13%、 81.93%和81.62%,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示MSCT检查盆腔卵巢肿块为卵巢源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检查诊断性较好,另一面,在MSCT检查中,卵巢源性肿瘤患者其卵巢血管蒂征象检出阳性率为82.76%,显著高于非卵巢源性肿瘤患者的卵巢血管蒂征象检出阳性率41.03%,由此表明,卵巢血管蒂征象与卵巢源性肿瘤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卵巢血管蒂征象在MSCT中的显示也提示了MSCT在诊断卵巢源性肿瘤中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逐渐在临床上被应用,尤其是超声、CT及MRI等具有无创、无痛、高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的优势,在妇科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3]。总结既往影像学研究[14]和本组资料可知,MSCT主要利用后处理技术对血管成像进行选择性的呈现,对血管的起始部位、走行特征等均可清晰表现,进而起到判断肿瘤起源的效果。而卵巢血管蒂征象是由于卵巢肿瘤形成后,由卵巢静脉与卵巢悬韧带形成。在MSCT平扫检查中,卵巢动脉难以显示,但卵巢血管蒂征象在MSCT增强扫描中可表现为与卵巢肿瘤连接紧密的扁平状或扇形的软组织影,且与卵巢静脉相连续,此征象提示卵巢源性肿瘤可能性较高[15]。且MSCT增强扫描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其对肿瘤血管等表现特征均可清晰显示,更有利于对肿瘤来源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MSCT检查可清晰显示卵巢肿瘤特征以及卵巢血管蒂征象,该征象对卵巢源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

猜你喜欢

源性征象盆腔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