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2020-09-14张达敏张强曾汉超周燕茹郑雪钦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电气工程

张达敏 张强 曾汉超 周燕茹 郑雪钦

[摘 要] 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学位依托厦门电力电器行业,具有鲜明的电力电器行业特色。针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实践能力弱化问题,提出增设实践类课程、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等措施,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电气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 2017年度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研究”(FBJG20170309)

[作者简介] 张达敏(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技术;张 强(1985—),男,福建南平人,工学博士,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变流器软开关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085-02    [收稿日期] 2019-10-0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兼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使得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必然从学术型培养为主转向应用型培养为主,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2011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1],我校两个专业率先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电气工程专业学位于2012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

一、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工程实践能力是实践创新的基础,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因此工程实践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上容易受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其培养思路仿照学术型研究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2]。以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并无明显区别,仍是学分制,修完一定学分即满足毕业条件的学分要求,仅在综合实践环节比学术型研究生多增加了6~12个月的企业实践要求。课程类别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专业综合实践和必修环节。学位课与非学位课程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相同,没有突出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工程性。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目前有四个研究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能源工程和自动化等学科。工科类专业方向的考生均可报考,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薄弱是显著特征。以上几个方向除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外,其他几个方向的本科阶段并未设置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实践训练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

二、主要改革举措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的教育模式,研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措施。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针对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一)重新拟定培养计划,突出实践类课程地位。根据行业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在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拟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在保留已有实践类课程优点的同时,突出实践类课程地位,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实践性突出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首次明确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其目标定位为职业需求。相应地,教学内容则突出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结合,采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据此改革已有教学方法,使之适应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此外,考虑到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新培养计划中增设了部分跨学科和领域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跨专业课程,拓宽研究生的專业视野。

(二)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开展实践操作训练。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作为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挂靠和实施单位,能够为研究生实践锻炼提供充足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2012年电气工程学科获“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2年智能检测和控制技术科技创新团队获批为省级创新团队;2013年获批“福建省电气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高电压技术实验室福建省重点实验室”;2015年获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助建设“先进控制与智能系统实验室”、2015获福建省“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7年获厦门市财政专项资助建设智能微电网科研应用平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大特色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充分利用研究生一年级在校内学习课程的时间,为研究生工程实践锻炼创造必要条件,为后续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拟定的培养计划,研究生需要通过实践类课程学习、开放实验、应用设计等考核。此外,通过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培养工程实践思维。创新项目由研究生主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研究生团队需要自行完成项目选题、文献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仿真分析、实物制作、样机调试、项目报告总结等过程。

(三)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拓宽研究生工程实践空间。近年来,我校与厦门及周边地市众多电力电器类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全部进入企业实习。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校内实践的补充和延伸,既能够近距离对接企业需求,又能够充分利用企业工程实践方面的优势资源。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两者紧密结合。学生兴趣志愿和企业研究课题紧密结合,专业技术知识传授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企业、学生双方相互选择,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和硕士阶段培养计划。企业按在职实习员工身份对学生进行管理,提供企业指导导师,提供研究课题、经费支持,学生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缩短专业学位研究生融入企业的进程,直接面对真正的工程实践问题。双导师制模式有助于产学研紧密结合,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论文开题、实验方案制定、论文撰写及答辩等环节。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践,坚持工程实践标准,能综合运用本专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实用性,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发挥地域优势,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为提高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我校电气工程专业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探索研究生对台学术交流。与台湾高校和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不仅增进对台湾高校、相关企业的理解,而且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电气工程领域已经连续多年开展暑期赴台访学研修项目,每年选拔一批在学业、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利用暑期时间参访台湾高校和企业,借鉴台湾高校与企业在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经验,学习台湾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我校电气工程领域已与台湾元智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和台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研究生互访机制,每年暑假组织选拔一批优秀研究生赴台湾高校参访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针对厦门理工学院电气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生源专业背景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通过增设实践类课程、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以及境外高校访学、研学相结合等方式,提升研究生的时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化君,李先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属性及途径——以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领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16-21.

[2]韩笑,杨志超.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8-60.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生产实习教育现状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基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优化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