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淮南子》考察审美的不同观点

2020-09-14胡月文

时代人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淮南子主观性客观性

胡月文

关键词:淮南子;美;客观性;主观性;相对性;主客合一

关于对美的认识,自从人类存在以来就众说纷纭。美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精神产物,反映出某个地方某个阶段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通常来讲,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美学研究会发生转向,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人也拥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有些美跨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从过去到未来,从海内到海外,长久流传。在中国美学史中,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在我国汉代,民族日益发展,空前壮大,走向大一统。《淮南子》写作时期,社会已经不像孔子感叹的“人们不承认自己追求的美”,也不像庄子所认为的“人间的美是虚幻不实的”。《淮南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庄的道为起点,体道悟道的思想贯穿其中,对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进行了重要阐述,既承认美的客观性,认为自然之美在于自然本身;又提出美和丑具有主观性,并非绝对的存在。这为我们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切入途径。

什么是美学

美学的定义是鲍姆加登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出的。在鲍姆加登看来,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逻辑学研究“知”,伦理学研究“意”,它们都是关于理性认识的研究。我们需要建立一门研究“情”,也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即美学,由此鲍姆加登确立了美学学科。美学的英文aesthetics来源于希腊文aisthetikos,本义为感觉,因此美学也叫做感觉学。十九世纪末,中江肇民将其翻译为汉语“美学”,随后美学的概念传入中国。

美学是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研究感觉和情感规律的学科。在中国文化中,美这个字可以形容审美性质、审美对象与审美判断,表现出审美者的主观性或客观性审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的眉目之间流盼传情。“美”在这里做形容词,指审美性质,代表了在审美者心中,他心爱的姑娘是美的,是主观性审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不需要用言语来宣扬,四时运行具有明显的规律,但不需要再去讨论,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规定,但不需要议论。“美”在这里做名词,指审美对象,表示天地具有客观存在的大美,是客观性审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美”在这里做形容词,指审美判断,表达了曹植对曹操可称为美的治理的赞扬,是主观性审美。

《淮南子》认为美的根源是自然之道,一方面主张美具有主观性,美是多样的、相对的,另一方面承认美和丑之间具有客观性的区分,使得审美的概念更加丰富,达到了主客合一。

美的客观性

放眼西方美学史,会发现存在一个从客体性到主体性的转变过程。客体性美学认为,美作为事物的客观属性独立于人之外,有一个确定的本原决定美的诞生。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柏拉图把理念视作世界的本质,美只是对理念的摹仿。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体,美反映了理性形式的匀称和有序……与之相对应,中国美学史上也有人对美的客观性进行讨论。《淮南子》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弊箅甑瓾,在衻茵之上,虽贪者不搏。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美玉放在污泥之中,即使是清廉的人也会把它捡起来;破烂的笼屉、陶器,放在毡褥上,再贪婪的人也不会把它拿走。美的东西,任你怎样贬低它,它也是美的;丑的东西,任你怎样抬高它,它也是丑的。可见美本身具有的客观性决定了它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美或丑的属性。还有“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兰草的芳香是天生的,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人类拿来佩戴才散发出芳香。这就意味着美和丑都是事物客观具有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人的主观的意愿而改变,这是对美的客观性的明确肯定。《淮南子》对美的客观性的坚决肯定,是自先秦以来的第一次——儒家美学承认美丑的客观性,但没有具体明确地说过;道家美学则认为美是相对主义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承认客体性美学,很容易走上形而上学。把审美的主体和客体完全分离,就不能完美地解释审美活动中人到底如何参与以及参与了多少。这种局限于主客二分思维下的审美理论无法世界的本真状态,自然也就不能展现真正的审美趣味。

美的主观性

此外,也有理论认为美是由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创造出来的产物,即主体性美学。主体性美学认为辨别美的根据不在于客观实体,而在于人类自身。主体性美学认识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对客体性美学的超越,也是对审美活动更加合理的认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俗话又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在于它们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而不在于审美对象自身的属性。《淮南子》说,“心有忧者,琴瑟鸣竽弗能乐也”,说明美的主体性,当审美主体心情忧伤的时候,音乐再怎么动听也不能使他快乐。审美差异的产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审美者的心情变化、文化修养、審美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主体性美学虽然把美的裁决者由客体变成了主体,但它仍然囿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想法中。主体性美学和客体性美学都立足于主客二分和主客对立的认识论维度,对审美活动进行理解研究,前者偏重于主体,后者偏重于客体。与客体性美学的形而上学性相反,主体性美学很容易走向相对主义——不能否认任何人的审美观点,意味着没有一种正确的审美观点。

美的相对性

尽管美和丑是对立的,但是《淮南子》也认为美的事物或丑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所谓“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就体现了美的相对性。《淮南子》也指出美是有条件的。同一事物在这种条件下是美的,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是丑的。“盾精在颊则好 , 在颗则丑”,是说酒窝长在脸颊上是美的,长在额头上就变成丑的了。不过美丑虽然是相对的,但是美丑是可以被人们区分的,而不是走上模糊的相对主义道路——美不是美,丑并非丑。《淮南子》中曾四次提到的夏后氏之璜: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类。然而天下宝之者何也?其小恶不足以妨大美也。美玉也好,明珠也罢,不可能没有缺点,但它们仍然是美的,仍然得到天下人的喜爱。这说明美和丑各有其本质的规定性,是可以区分的。总之,《淮南子》认为世界及其规律性和人类对世界的规律的认识既是客观的,同时也是有条件的,这是它对包括美的客观性认识和相对性认识在内的所有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哲学前提。在根本上不同于老庄学派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相对主义思想。不论从美学还是哲学上来说,这都是《淮南子》对道家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淮南子》在对美的问题上的认识,既看到了美的条件性、相对性,又看到了美的客观性。它不因为充分承认美的条件性、相对性而否认美的客观性,达到了主观性、客观性与相对性三者的统一。无论在中国古代美学史还是西方美学史上,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我的看法

关于美的问题都是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从古至今,美一直是人们持续不断讨论的话题之一。在我看来,审美不是完全主观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当然也并非完全相对的。审美活动是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审美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如果根据主客二分的观点,世界已经被分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了。那么我们不禁会考虑: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如何能够统一?按规定它们事先独立存在,要将使二者统一就很难找到方法。而如果我们选择天人合一的观点,那么情和景本来就是统一的,我们便无需为它们的融合再寻找理由。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有许多关于情景合一的思考和看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就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有情。”“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惟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景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王夫之所说的“实不可离”中的“实”和“初不相离”中的“初”字就是情景合一,是本来就存在的,由大自然施予的世界,是胡塞尔眼中的“生活世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也是哈贝马斯说的“具体生活的非对象性整体”。无需考虑情景如何合一,因为情景本就合一。

认识论的模式容易强调主观和客观的分离,强调主客二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存在论模式去进行审美体验,就会发现天人合一的美妙。根据中国古代美学和西方现象学,审美体验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场”。此时审美对象是一种无概念状态下的自然呈现,展现了事物的原始面貌。而审美体验是主体在无状态下的停留,是一种人生在世的原初经验。因此审美体验不是主客二分的,而是天人合一的,在场的,是回到了人本真的模样时拥有的原始状态。整个审美过程就是一场参禅过程: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天人合一、主客合一看起来遥不可及,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达成审美体验呢?其实无需刻意,我们只需要不断去参与审美活动,逐渐积累经验,总会到达那个境界。因为审美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主观想法,比如“我认为……是美的/丑的”,看起来只是主观的感受,但是这个主观的审美看法其实是通过你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客观的经验积累形成的。换句话说,在审美发生的那一刻是主观的,但这一刻是由无数个客观的经验组成的。举个例子,年少时我们感觉无聊、讨厌,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的艺术作品,比如音乐、雕塑、舞蹈、美术、话剧等等,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可能看得懂其中的奥妙了;不仅看得懂,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我们过往成长中的经历在发挥作用,不断累积的客观经验导致我们在审美的那一刻发生了主观的变化,由此我们完成了一次主客合一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歷史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2]刘晓丽.美在主客观统一吗[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0):40—45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顾迁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注释

[1]鲍姆加登《美学》前言

[2]《诗经·野有蔓草》

[3]《庄子·知北游》

[4]曹植《铜雀台赋》

[5]《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p167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p170

[8]李泽厚,p439

猜你喜欢

淮南子主观性客观性
浅析历史的客观性
嫦娥奔月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论《淮南子》的治学观
从《绸都·丝韵》谈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淮南子主术训》之法律起源观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淮南子》一部先汉学术史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