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山西省特早熟区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2020-09-14常建忠董春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穗位穗长株型

杨 睿,张 正,常建忠,董春林

(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31;2.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3.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31)

玉米(Zea maysL.)是山西省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单产高、效益高,是全省粮食生产的支柱[1]。作为全省粮食的主导品种,玉米在饲料[2]、能源[3]、油料[4]等多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5]。山西作为玉米主产省份,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6],适合培育高产玉米,然而由于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有限等环境条件的制约[7],培育玉米新品种、优化玉米品种的抗病性[8-9]和耐寒[10]、耐旱[11]、耐贫瘠等抗逆性[12]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主要方向[13]。近年来,科研人员围绕高产稳产[14]、质优、多抗、熟期适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工作,选育出了综合抗性好的玉米新品种。大丰30是利用玉米自交系Mo17和自交系PH6WC为亲本创制的玉米品种,具有多基因抗倒性、耐密性、高光效、高产的特点[15];丰乐742为优良自交系D121和自交系H251组配而成,该品种抗性好、脱水快、耐密、广适、高产[16];并单56是以自选系H11-30和自选系2011-387杂交选育的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等特点[17]。这些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全省的玉米产量大幅提高。为培育和筛选出更多适宜在山西省内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18],玉米区域试验于2018年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Ⅱ区太原试点进行。对省内外新育成的18个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品质及综合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和鉴定[18-19],为山西省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推动全省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有强盛230、长单815、尧玉656、中博4号、品玉609、科早玉16、辉玉826、大智535、并单1605、宝景171、新引KWS9384、力源9号、沃锋99、DF799、华玉106、德朗117、赛德7号、日茂4号,以并单16作为对照(CK)。

1.2 试验地概况

供试材料均种植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旱作节水试验基地(太原市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地理坐标38°02′20.37″N、112°52′53.17″E。该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区,海拔1 274 m,无霜期120 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50 mm,昼夜温差大,大于10℃活动积温≥2 619℃。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玉米。前期雨水充足,散粉期到灌浆期天气干旱。

1.3 试验方法

供试材料于4月23日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各小区种植5行,行长6.67 m,行距60 cm,株距24.7 cm,小区留苗135株,未覆盖地膜。四周设保护行4行,种植相对应品种。实收小区中间3行计产(面积为12 m2)。

基肥施用硝酸磷600 kg/hm2,无追肥。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除草,5月12日打除草剂进行喷雾除草。5月20日定苗,留苗密度为67 500株/hm2。6月25日中耕除草一次。苗期雨水充足,无灌溉。3次重复的管理保持一致,试验田管理同当地大田常规操作。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操作规程玉米》的相关要求,适时调查记录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形态性状和病虫害情况。

适时收获,10月8日,各参试品种实收中间3行进行测产。分区晾晒、脱粒、测定谷物水分、称重,得出各品种实际产量;随机取代表性的10穗观察记录各品种的果穗性状。

田间观察记载中,物候期包括出苗期、吐丝期、抽雄期、成熟期,并计算生育期;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倒折率、空秆率、双穗率、株型、雄穗分枝;果穗性状包括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粒色、粒型、轴色、百粒质量、出籽率;田间主要病害包括大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等。

1.5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9.0软件,其他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表1参试品种物候期及植株性状、抗性比较

续表1

由表1可知,参试的18个品种生育期在118~122 d,并单16(CK)生育期为118 d,其中,力源9号、宝景171生育期均与对照相同;其余品种比对照推迟1~4 d,强盛230生育期最长,为122 d。

2.2 农艺性状分析

2.2.1 株高 各品种株高在212.0~312.0 cm,并单16(CK)株高为272.0 cm,其中,华玉106最低,德朗117最高。比对照植株高的品种有13个。

2.2.2 穗位高 各参试品种穗位高在64~105 cm,并单16(CK)穗位高82 cm,德朗117最高,力源9号最低。比对照穗位高的品种有8个。

2.2.3 雄穗分枝 雄穗分枝在3.0~10.4个,并单16(CK)为5.2个。比对照分枝多的品种共10个。

2.2.4 倒伏倒折率 参试品种倒伏率德朗117为4% ,沃锋99为2% ,其余品种倒伏率为0;倒折率华玉106为1% ,并单1605为1% ,科早玉16为2% ,长单815为1% ,其余品种倒折率为0;无空秆率;双穗率长单815为10% ,宝景171为8% ,中博4号为6% ,科早玉16为2% ,辉玉826为1% ,强盛230为1% 。

2.2.5 株型 各品种中紧凑株型有7个,分别是华玉106、宝景171、科早玉16、品玉609、中博4号、尧玉656、长单815,其余为半紧凑株型。

2.3 抗性分析

参试品种大斑病为1~5级,其中,华玉106、力源9号为5级,并单16(CK)、中博4号为3级,其余品种病级为1级。

青枯病病株率为0~8.2% ,其中,并单16(CK)为8.2% ,新引KWS9384为5.8% ,沃锋99、科早玉16为5.2% ,长单815为3.7% ,其余品种病株率在0~2.2% 。

2.4 果穗性状分析

2.4.1 穗长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穗长在13.8~19.7 cm,并单16(CK)为16.4 cm,最长的是沃锋99,为19.7 cm,最短的是中博4号,为13.8 cm。

2.4.2 穗粗 穗粗最粗的是日茂4号,为5.2 cm;最细的是新引KWS9384和沃锋99,均为4.5 cm;18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穗粗的品种共12个。

2.4.3 秃尖 秃尖最长的是强盛230,为1.1 cm;对照并单16(CK)为0.1 cm;18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秃尖长的有11个品种,有7个参试品种无秃尖。

2.4.4 穗行数 穗行数最多的是沃锋99、长单815,均为17.2行;最少的是德朗117、大智535,均为12.8行;对照并单16(CK)16.4行,比对照穗行数多的品种共4个。

2.4.5 行粒数 行粒数最多的是科早玉16,为44粒;最少的是强盛230,为30粒;并单16(CK)行粒数37粒,比对照行粒数多的品种共7个。

2.4.6 百粒质量 百粒质量最大的是辉玉826,为37.38 g;最小的是科早玉16,为24.39 g;并单16(CK)为29.64 g,比对照大的品种共13个。

2.4.7 出籽率 出籽率最高的是沃锋99,达到88.64% ;最低的是华玉106,为77.5% ;并单16(CK)为85.52% ,比对照高的品种共6个。

表2参试品种穗部性状比较

2.5 产量分析

表3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表4产量方差分析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并单16(CK)产量为10 269.9 kg/hm2,居17位之后;所有参试品种中宝景171产量最低,为9 936.6 kg/hm2,比对照品种减产3.25% ,其余品种均比并单16增产。其中,辉玉826产量位居第一,产量为11 453.4 kg/hm2,比对照增产11.52% ;尧玉656、德朗117、并单1605、大智535、长单815、中博4号、强盛230、DF799、力源9号、日茂4号、新引KWS9384、沃锋99、赛德7号、华玉106、科早玉16、品玉609的产量较并单16(CK)分别增加11.52% 、8.85% 、8.71% 、8.20% 、7.17% 、7.17% 、7.01% 、5.90% 、5.30% 、5.28% 、5.28% 、5.06% 、4.71% 、4.25% 、4.22% 、3.71% 。

3 优良品种综述

3.1 辉玉826

平均产量11 453.4 kg/hm2,比CK增产11.52% ,排名第1位。生育期119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1 d。株型半紧凑,株高260 cm,穗位高86 cm,穗长19.0 cm,穗粗5.0 cm,秃尖0.4 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7粒,百粒质量37.38 g,出籽率84.91% ,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无倒伏、倒折、空秆。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青枯病病株率1.3% 。该参试品种籽粒含水量高于对照,生物量高,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

3.2 尧玉656

平均产量11 306.1 kg/hm2,比CK增产10.09% ,排名第2位。生育期121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3 d。株型紧凑,株高280 cm,穗位高88 cm,穗长16.7 cm,穗粗5.1 cm,秃尖0.3 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4粒,百粒质量33.798 g,出籽率82.69% ,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无倒伏、倒折、空秆。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抗青枯病。该参试品种株型清秀,籽粒含水量高于对照,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

3.3 德朗117

平均产量11 178.3 kg/hm2,比CK增产8.85% ,排名第3位。生育期119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1 d。株型半紧凑,株高302 cm,穗位高105 cm,穗长19.2 cm,穗粗4.9 cm,无秃尖,穗行数12.8行,行粒数43粒,百粒质量34.87 g,出籽率84.00% ,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倒伏率4% ,无倒折、空秆。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青枯病病株率1.7% 。该参试品种株型清秀,生物量高,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

3.4 并单1605

平均产量11 164.5 kg/hm2,比CK增产8.71% ,排名第4位。生育期120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株高254 cm,穗位高86 cm,穗长17.0 cm,穗粗4.8 cm,秃尖0.8 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35粒,百粒质量32.69 g,出籽率80.77% ,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倒折率1% ,无倒伏、空秆。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青枯病病株率2.1% 。该参试品种籽粒含水量高于对照,产量增加,穗轴硬,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建议参加机收组试验。

3.5 大智535

平均产量11 111.7 kg/hm2,比CK增产8.20% ,排名第5位。生育期119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2 d。株型半紧凑,株高235 cm,穗位高75 cm,穗长16.5 cm,穗粗5.0 cm,秃尖0.6 cm,穗行数12.8行,行粒数40粒,百粒质量33.02 g,出籽率83.02% ,果穗锥型,穗轴粉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无倒伏、倒折、空秆。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青枯病病株率1.3% 。该参试品种籽粒含水量高于对照,产量增加,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

3.6 长单815

平均产量11 006.1 kg/hm2,比CK增产7.17% ,排名第6位。生育期119 d,比对照并单16号晚熟3 d。株型紧凑,株高284 cm,穗位高104 cm,穗长16.1 cm,穗粗4.7 cm,秃尖0.2 cm,穗行数17.2行,行粒数37粒,百粒质量25.67 g,出籽率85.71% ,果穗锥型,穗轴粉色,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倒折率1% ,无倒伏、空秆,双穗率10% 。田间抗性:大斑病1级,青枯病病株率3.7% 。该参试品种较对照产量增加,后期保绿好,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抗性强。适宜在特早熟Ⅱ区推广。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18个参试品种中,辉玉826、尧玉656、德朗117、并单1605、大智535、长单815等6个参试品种的产量高,农艺性状、抗逆性、丰产性等综合抗性较好,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建议待品种审定后,在特早熟区域内大面积推广应用[20-21]。

猜你喜欢

穗位穗长株型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