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地设计学生的随文练笔

2020-09-13吕少萌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晏子辩论想象

吕少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实施建议”中明确之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积累、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文本,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展现自己,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写作是一门技能,但单靠每学年的十几次课堂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勤练笔,通过练笔写日记、写感受、写想象、自由表达,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小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一、抓住时机,让小练笔水到渠成

我们都知道,当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最为活跃,而此时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组织课堂练笔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1、“情”动而练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理解与感悟之后,“写”才能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需要。在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至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胸中喷薄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 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教师可在学生情感的高潮处精心设计的小练笔。学生从课文感悟到霍金珍惜生命,热爱科学研究。此时教师补充: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因患“渐冻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学生由感知到感染,由感染到感动,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拿起笔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心动所以笔动,学生都会按捺不住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此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着此时的心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无疑,此处的小练笔将成了这节课的亮点。

2、思“辩”而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学生通过辩论,不仅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 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学到父亲要求汤姆把大鲈鱼放掉时,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异常活跃。经过辩论,大家对这位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信用面前的选择肃然起敬。“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纯真的心里。随后引导学生把这辩论的过程记下来,“润物无声”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二、观察生活体验,积累生活素材

有了生活的素材,练笔才有内容。因此要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享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享受物质文明带给自己的種种好处,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对别人帮助中得到的乐趣,同时又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达时就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比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其中两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形式,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山水的特点,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教学这一文章时就可让学生运用课文的构段方式来写一些自己浏览过的风景名胜活家乡美景。学生兴趣盎然,仿写片段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在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精品课文,这样的文章不仅仅要求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他人的表达方法。如清晰地段落、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语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这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练习语言的最好范文。学生对句式典型的段落进行仿写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还能在举一反三的练笔中牢固掌握范文的写作技巧,学生的习作语言同样得到了锤炼。

三、大胆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空白,如果能抓住某个词语或某个片段加以补充不仅是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下学生想象的空间,点燃了学生创新思想的火花。如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抓住了“饱经沧桑”一词要求学生根据词“造段”,给黄包车夫画像,成为本课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挖掘文本,延伸处续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大胆、合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不但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课内阅读对想象作文的促进。在文章意犹未尽处学会续写。教材中很多文章不仅情节生动,而且故事性很强,如果我们稍加指导,让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写下去,学生的写作欲望肯定很强,写起来会十分顺畅。如教学《晏子使楚》后,可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当晏子出色的完成外交任务回到齐国后,齐王和齐国的大臣们是怎样夸赞晏子的?齐国的百姓又是怎样议论纷纷的……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写出晏子回国后受到的接待和百姓对他的高度评价。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练笔的质量要比习作课上的作文要高,而学生也更乐于完成练笔,提高练笔的效率还必须合理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留出时间安排练笔,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写作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猜你喜欢

晏子辩论想象
快乐的想象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一生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同影子辩论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