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2020-09-13李慧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李慧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同时加快了深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发生改变。将传统文化精神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是增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有效措施,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丈化;基本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1 “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達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已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1.2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

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

1.3 贵德重义的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道德人格的价值,把道德人格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极力追求道德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而思义”“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尚书》中把人的品德概括为“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些思想说明贵德重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德义优先于功利的道德精神。

2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通过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对个人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个人在社会中的交往。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逐渐增大,社会对于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一代,多数为独生子女,一些人缺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面对社会竟争压力显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便形成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应当把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进取精神融入政治思想教育当中,用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培养艰苦奋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具备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从而全面强化思想意识。

2.2 通过包容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代人个性鲜明,具有开放、自信的个性特征,但也不乏自大、自负的问题,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部分人受限于人际交往和相处方式,引发一些心理上的不良状况,阻碍个体适应性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后果。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和为贵,强调个人品德,通过提高个人的修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们之间相互尊重,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人,营造良好的生存交往环境。在更高的层面上,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民族、国家更高的价值。就社会现状而言,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需要通过包容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们宽容心态的培养,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应用到生活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形成谦逊宽厚、温良平和的性格特征,协调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2.3 通过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外来文化进人生活当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现状,应当保持清醒的鉴别能力,分清不同文化的内在性质,避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为精神指导,坚定精神信念。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要求以国家和民族为先,将个人的责任意识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做奉献,最终实现人生价值。这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将国家先烈们作为自己的榜样,肩负起使命,形成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爱国精神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利益结合在一起,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責任意识,促进入们更加努力进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2.4 通过道德精神培养德义优先的价值观念

我国教育领域存在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道德培育的问题。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道德教化同样非常重要。传统道德教育是对人性的培养,倡导个人品格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精神的培养非常看重,强调以德为本、以诚待人是基本的相处之道。不论哪一种传统文化流派,都将重义轻利作为自身的追求,形成高尚的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是当下需要积极秉持的基本精神,通过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形成重情义、守诚信、友善的道德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出德义优先的价值观念才能大大提高人们的素质,创建和谐社会。

2.5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人格修养的塑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追逐金钱、追求利益最大化、崇尚享乐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迅速渗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逐渐动摇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挑战着大学生的人格修养。而与此同时,当今的中国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往往过度强调科学和理性,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修养的塑造。造成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而导致的人格修养的缺乏,如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贪图安逸、虚荣心强、缺乏诚信、心理脆弱、道德失范等等。崇尚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注重个人人格修养的塑造和理想人格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育人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把理想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孟子则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即无论穷达,都应把人格完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传统文化精神是古人为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形成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政治思想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有利于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莉.试论高校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大众文艺,2019(01).

[2]刘广丰.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9.

[4]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5]罗国杰.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