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治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2020-09-11辛红梅丁孟翠林川洋

护理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周径淋巴差值

辛红梅,陈 茹,丁孟翠,林川洋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5703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首要因素[1]。淋巴水肿(lymphedema,LE)是由于淋巴系统受到破坏,导致淋巴管堵塞,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患肢肿胀、疼痛,进而继发感染等,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导致病人上肢肌力减弱,从而影响患肢活动功能如上举和伸展等,甚至使病人无法工作,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2]。它是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0~56%[3]目前,还没有能完全治愈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淋巴水肿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相关症状,恢复肢体功能,使肢体肿胀消退一部分,回到潜伏阶段。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4]。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 是治疗早期淋巴水肿疗效较好,应用较广泛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皮肤护理、专业手法按摩淋巴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5]。本研究应用物理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通过随机对照初步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7 年1 月―2018 年5 月在我院乳腺外科实施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病人40 例,年龄25~68 岁,平均52 岁。纳入标准:①女性;②确诊为乳腺癌;③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术中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行化疗加放疗;④对诊断完全知情,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精神障碍,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乳腺癌晚期;②伴随严重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者;③拒绝参与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两组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收入、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接受放化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护理。术后协助病人进行手肘、手腕、手指的锻炼。术后24 h 可以活动手指和腕部,可以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适应性动作进行训练;术后1~3 d,护士协助病人进行患侧上肢屈肘、伸臂等各类锻炼,而后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活动,例如小范围前驱、后伸(前驱<30°,后伸<15°)动作;术后1~7 d,护士鼓励病人用患侧进行基本生活活动,如进食、洗脸、刷牙等生活活动;术后1~2 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可以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动手臂。病人的恢复性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天3次或4 次,每次20~30 min,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护理人员需要在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鼓励病人,还可以给病人介绍预后良好的病例,形成同伴间的支持。告知病人家属鼓励病人,给予病人信心。

1.2.1.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治疗。物理疗法参照Foldi 等创建的综合疗法,对病人进行全身手法淋巴引流,疏通全身体表淋巴引流区交通支[6]。按摩方式:嘱病人平卧,护士徒手施加一定的压力,沿着全身淋巴管的回流路径,从肢体远心端按摩淋巴结至近心端,使淋巴液回流、吸收,从而使患侧肢体组织变柔软、体积减小,以促进水肿的消退。每次按摩时长为50~60 min。手法淋巴引流按摩后用短拉伸性绷带自远心端向近心端梯度包扎,使之形成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的压力梯度。告知病人屈肘、抬高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并注意指端有无肤色、皮温的变化,有无麻木及针刺感等感觉障碍。物理治疗每日1 次,20 d 为1 个疗程。在进行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的同时需要注意环境温度适中,病人着柔软、舒适的衣物,操作前操作者需对病人进行全身润肤,操作者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病人皮肤。

1.2.2 观察指标 ①手臂周长及水肿程度。采用周长测量法:取5 点测臂围,以尺骨茎突中点为起始点,往肩关节方向每隔10 cm 用软尺测量1 次臂围,共测量5 次[7]。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需进行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以有效减少测量者内部差异及测量者间的差异。若两次测量值差值<1%,则取平均值;若两次测量值差值>1%,则测量3 次,取平均值[8]。水肿分级标准:与健侧对比,上臂周径增加<3 cm 为轻度水肿,上臂周径增加3~5 cm 为中度水肿,上臂周径增加>5 cm为重度水肿[9]。在治疗后1 周、1 个月、3 个月测量病人患肢周径,并与健肢比较。②疗效。评价标准:水肿完全消失,停止治疗后维持>3 个月为痊愈;水肿比原来最低减轻1 级,并在停止治疗后最低维持>3 个月为有效;水肿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1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 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 周、1 个月、3 个月两组患肢周径差值比较 治疗第1 周两组患肢周径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治疗组患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3。

表1 两组病人治疗1 周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表1 两组病人治疗1 周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例数20 20手腕手腕上5 cm治疗前22.05±1.07 22.68±1.52-1.516 0.138 0.103治疗后21.95±1.03 22.63±1.50-1.671治疗前26.68±1.06 27.23±1.55-1.310 0.198 0.274治疗后26.24±1.64 26.80±1.55-1.110肘下10 cm 肘上10 cm 腋窝治疗前30.50±2.01 29.50±1.58 1.749 0.088 0.150治疗后30.41±2.01 29.57±1.58 1.469治疗前33.20±0.04 32.16±0.27 0.655 0.516 0.122治疗后32.09±0.08 32.05±0.08 1.581治疗前37.21±1.09 37.19±2.95 0.058 0.954 0.249治疗后35.12±3.15 36.01±1.29-1.169

表2 两组病人治疗1 个月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表2 两组病人治疗1 个月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例数20 20手腕手腕上5 cm治疗前22.05±1.07 22.68±1.52-1.516 0.138治疗后19.57±2.07 21.67±3.55-2.285 0.028治疗前26.68±1.06 27.23±1.55-1.310 0.198治疗后22.04±2.64 25.40±3.55-3.397 0.002肘下10 cm 肘上10 cm 腋窝治疗前30.53±2.01 29.50±1.58 1.749 0.088治疗后27.42±2.09 28.96±2.56-2.084 0.044治疗前33.20±0.04 33.16±0.27 0.655 0.516治疗后30.25±0.09 31.54±0.18 28.667<0.001治疗前37.21±1.09 37.19±2.95 0.058 0.954治疗后33.02±3.15 35.21±1.29-2.877 0.006

表3 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表3 两组病人治疗3 个月手臂周径差值(与健侧相比)比较(±s) 单位:mm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例数20 20手腕手腕上5 cm治疗前22.05±1.07 22.68±1.52-1.516 0.318治疗后16.27±2.19 20.07±2.09-5.614<0.001治疗前26.68±1.06 27.23±1.55-1.310 0.198治疗后20.04±3.64 24.99±3.05-4.662<0.001肘下10 cm 肘上10 cm 腋窝治疗前30.50±2.01 29.50±1.58-1.749 0.088治疗后25.21±0.98 26.56±2.56 2.202 0.034治疗前33.20±0.04 33.16±0.27 0.655 0.516治疗后27.62±1.18 29.05±1.79-2.983 0.005治疗前37.21±1.09 37.19±2.95 0.058 0.954治疗后27.02±6.55 34.96±5.18-4.252<0.001

2.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随访3 个月,研究组有4 例患肢恢复到原来的周径,水肿完全消失;有14例水肿减轻1 级,且维持时间超过3 个月。对照组未出现水肿完全消失者,有8 例病人水肿减轻。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1]。目前,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虽然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变大、生活方式改变、环境变化等原因,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呈显著的上升趋势[12]。外科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较为广泛、创伤较大,再加之术中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可避免地伤及淋巴组织,造成淋巴管路堵塞,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起肢体水肿[13]。由于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组织,淋巴通路被阻断;而放疗会导致皮下组织纤维化和淋巴管闭塞,进一步阻碍了淋巴循环;淋巴液在组织间隙聚集造成上肢继发性水肿;淋巴液中的高蛋白刺激结缔组织增生,皮下组织增厚进一步阻碍了淋巴引流。恶性循环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发展为一种慢性的、不可治愈的疾病[13]。由于淋巴回流受阻,病人患肢会感到肿胀、疼痛,并可能继发感染等,从而导致病人无法用上肢活动,进而降低患肢的肌张力,削弱患肢的活动能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导致淋巴水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乳腺癌的分期、腋窝淋巴结清扫、高体质指数(BMI)、损伤和感染、锻炼的缺乏[14]。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但是一旦发生淋巴水肿,便不可治愈,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病人相关症状,减轻病人疼痛,恢复病人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肿胀相对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需要切除局部组织,并进行淋巴管道重建,移植组织等。由于手术治疗风险大,并发症多,临床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物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治疗措施为皮肤护理、手法按摩淋巴同时加以绷带加压包扎。有研究表明,物理治疗不仅适合轻度淋巴水肿病人,对于中重度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它能够有效改善淋巴管堵塞,缓解患肢肿胀,减轻病人疼痛,使患侧肢体的周径显著缩小,显著增强患肢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5]。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在经过物理治疗后,初期上肢周径缩小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3 个月后治疗组患肢周径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随访显示,出院后依旧坚持淋巴按摩及绷带包扎的病人,水肿可以至少减轻1 级,并且维持超过3 个月,其治疗有效率达90%。

4 小结

综上所述,物理治疗疗效显著,且无创无痛,病人能够长期坚持,但是其无法完全治愈淋巴水肿。尽管如此,本研究仍推荐早期采取物理治疗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避免后期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周径淋巴差值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