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取向分析

2020-09-10何天权

高考·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核心素养

何天权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中的生物教学要更加重视学生们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重视学生有效价值取向的形成,从更多方面强化学生生物学角度价值取向的培养。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分析了中学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取向,以为今后生物教学积累一些经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物教学;价值取向

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也逐渐提升,更加重视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意在更好地促进高中生发展。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生物学科的逻辑性渗透给学生,这样学生既能获得新的知识,还能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生物教学的有效价值取向,从而让生物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生物核心素养的定义

学科课程的学习中,核心素养能够使得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并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能力与素质,例如可以掌握基本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还能形成批判性思维,进而尊重科学,形成自然而理性的思维精神,可以关注社会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构成良好价值观、认知能力、情感态度。这些内容也是形成教学教材课程和教学目标所要依据的内容。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生物学科,则是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关于生物学科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并形成生命科学化核心素养,这些是公民素养构成的重要内容。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不断变化,因此生物核心素养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其处于一些特定情境之中。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生物课本的基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同时,要将课本中蕴含着的生物学家对于生物学的探索精神渗透给学生,也要让学生形成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从而正确地认识生物起源和相关规律。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的渗透。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也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逐渐提升自身生物学方面的技能,并使得自身对生物学的价值观和态度有一定升华。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取向

(一)生命性价值取向

生物学科自身具备一定生命性,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从核心素养出发,必须遵循生命性的原则。有一些人觉得,“生命观念”就是对于生命的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形成的抽象概念,学生只有理解了生物改变和专业用语,并将其二者相互联系,才能对生命观念有深刻地理解。并且,生物学的教学活动属于灵魂教育类别,并不是理性地知识与认识堆积到一起。例如,学习“细胞”相关知识的时候,对于“细胞周期”的讲解,重点内容是各个时期的特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将抽象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生命性”。而典型做法为,带领着学生们进行生物实验,以洋葱尖为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其细胞变化,筛选出好的内容,并以图为例子,进行讲解。

(二)发展性价值取向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组织高效的生物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生物学科的发展性价值取向的渗透。这时生物学科应当有三维结构的教学目标,也就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目标也可以称之为三个为维度。这三个维度从核心素养出发,覆盖多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这三种目标体现在生物科学的教学中,体现出相关性和统一性,也有各自的价值、特质、内涵。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技能”可以作为教学中的导控和保证系统,能够使得学生对于生物学科产生认同感,并努力地进行探索和发现。例如,“酶”相关内容是高中生物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此部分的复习教学,基本教学目标则是让学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酶代谢特点、酶促反应的过程、酶代谢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力目标则是通过插图方式或者酶曲线分析,这样能够培养学生们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强化设计试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则要设计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那就是以酶本质探究实验为媒介,让学生理解科学需要不断探索和争议才形成,从而让学生认同科学研究,并在科学研究中形成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以及相应的态度。

(三)生活性价值取向

高中生物的教学中,需要拓展生物学科的丰富性,让生物学科的教学具备一定生命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性价值取向。这时就需要重视四个联系与四个沟通。其中四个联系包括,生物教材中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生物教材中知识和家庭生活的联系、生物教材中知识和现代生活的联系、生物教材中知识和自然生活的联系。通过这四个联系,能够使得生物教材中知识激活,进而进行四个层次的沟通,与人类生物生活之间实践进行沟通、与学生的生物经验之间实践的沟通、与学生成长所需生物世界的沟通、与人类生活有关系生物历史的沟通。教师应当将注意力放到生物教学的课程上,针对学生前在、潜在的状态,还有生活经验以及发展需求的方面,实现学生的自我突破。例如,“蛋白质”的教学设计,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例子,像羊毛、蚕丝、奶、蛋、肉等,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相应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然后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蛋白质”。提问学生:这些物品是由什么组成?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师生一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总结说:这些东西的外观和结构有一些不同,但是主要构成成分都是蛋白质,还有人的头发、鸟的羽毛、指甲,这些都是蛋白构成的。这样的导入教学,以生活实际事物为例子,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四个沟通”,促进学生形成生物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性、发展性、生活性、互动性的价值取向的形成,进而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也能促进高中生获得更好发展,为将来进入大学积累更多经验,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炎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4.

[2]刘潇.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2):53.

[3]李喜强.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搞好高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9(32):61.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核心素养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