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认证”的车辆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探索

2020-09-10田青云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一流专业

田青云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校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速度逐渐从“校园大,学生多”向“质量高,能力强”转移。在国家“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和“专业认证”的浪潮中,地方高校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一流专业,争取让本专业达国家标准,走向国际水平,得到世界性认可,也能逐步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从分析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及我校专业认证过程中问题,联系我校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对地方高校车辆工程一流专业建设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专业认证;地方普通高校;一流专业建设

0  引言

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何推动专业建设,如何做好本科教育是当代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2015年以前,中国本科教育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即“985”院校、“211”院校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学生选择专业或学校时,往往学校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为了进入“985”“211”,宁愿舍弃自己喜欢的专业。这种模式固化了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成为了地方高校无法逾越的壁垒。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实施,从一流学校建设,细化到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推动了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热情,为地方普通高校走向一流高校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1]。同时,专业认证[2]也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参照模板,也为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二手车和新能源车逐渐呈增长趋势,汽车对应用型和创新性汽车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一流专业技能人员。

1  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年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273万增加到2005年的700万人,增长率从1998年到2015年录取人数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3.3%,全国本科在校生从1998年的341万增长到2016年的2696万,如此快速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3]。

1.1 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实行的是班级教学制,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老师传授知识展开,以单一的“教材—教师—教室—成绩评定”教学结构存在,教师仅仅围绕教案和课本进行,教学过程多半是照本宣科,课堂乏味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能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不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教师任务繁重,并且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扩招政策实行后,学生数量急剧上升,教师数量虽不断增长,但远远落后于在校生增长的速度,师生比由1998年扩招前的11.1:1上升到15.7:1,老师一般一周为14学时,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一周30学时,而据专家研究外语教师一周学时在8节左右最为适宜。除了教学任务以外,高校教师还要面临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做实验、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为改善教学,也为评职称储备材料。

增加的高校专任教师多数为硕士博士毕业生,部分为企业工程师,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只具有专业技能,缺乏师范教育,不具有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技巧和方法,师德认识方面也各有不同,需要进行系统培训。

还有一些较为奇怪的教学现象,老教师不想教,青年教师不会教,凭借着“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幌子,“只教自己会的,不教自己不会的;只教自己感兴趣的,不教自己厌恶的”,完全失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3 实训教学设备老旧

目前,大学专业众多,资源有限,平均到每个专业的使用量就更低,而车辆工程专业恰恰需要众多设备、较大的实习场地、较多的后期设备维护更新费用。有的学校的发动机多是被淘汰下来的,被拆装过多次后,丢失许多零部件,更不用说配合精度和安装规范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整车供学生拆装检查,新型的、高档的就更没有了。无法接触新知识、新技术将会阻碍学生的视野和发展。

1.4 考核方法教条单一

中国高等教育采取的是严进宽出,“宽出”造成了今天教条单一的考核方法。“宽出”指的是,学生修满一定学分就可以毕业,满60分就能拿到该课程的学分,不及格的课程可以进行补考,毕业前还有相应的“清考(针对不及格的学生再次进行补考)”,总而言之,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按时毕业。

如此宽松的毕业环境,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无论老师讲授的好与坏,只要能让学生考核通过,老师就是“好老师”。“好老师”称号如此容易获得,老师也就无需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備课、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只需要考前划划“重点”,发几套相关的“模拟试卷”,学生基本上都能及格,若能认真复习,考个八九十分也不是难事,至于什么都不做而考不及格的,也无法抱怨老师,老师学生“皆大欢喜”。

2  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2.1 国家宏观调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陆续涌现一批新兴专业,比如:机器人、智能网联、陶瓷、物流、大数据等。同样,由于专业建设问题,或经济发展局限性,某些专业被砍掉了,例如:郑州大学的舞蹈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知识产权,南阳释放学院的金融工场、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等。国家推行“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其中,通过专业认证成为“一流学科”合格的基本条件,一个专业的建设开始,源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求,学校对一个专业建设的投入,也需要根据该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来考虑,专业认证能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对于优势专业,可加大资源投入,以期能顺利完成专业认证,进一步迈向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也就相应的能获得较多省级国家级别的资源扶持,从而起到宏观调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4][5]

2.2 国际化专业价值的体现

中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在尽力发展“一带一路”,这意味着中国每年会向国外输送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制造名扬世界,而对于中国人才还缺乏一定的认可度。认证即认可,经济全球化大力推动着我国专业认证的发展。专业认证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人才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可以提高该专业该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从而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高级教育学者,实现学校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2.3 专业建设的标准及指示

文章第二部分指出,我国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的发展速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主化程度过高,专业建设良莠不齐,缺乏统一评价标准。诚然,自由的教学环境释放了多数教授、学者和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但是对于地方普通高校的部分老师,自由就变成了放纵,讲课过程随心所欲,随意改变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等,考核过程也是为了满足学校规定的优良及格率,根据学生能力来设置考核内容和难易程度,完全失去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责任心。专业认证,不仅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准,也是所有专业建设的参考对象。专业认证目的是培养国际化本科学生达到一定标准的专业能力,为此,专业认证设置了一系列专业毕业生所需要达到的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此来考核该专业建设的成果及合格与否,专业认证还设置了许多过程考核项目,来监控老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建立完整的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建设体系。[6]

3  基于专业认证的车辆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专业建设指针。若想办好一个专业,有许多因素,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专业是教育的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老师,与老师学生相关的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亲属,“人”贯穿专业建设的式中,必须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好一流专业建设。

3.1.1 以学生为本

学生作为专业建设的客体,是专业建设的承受者,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反过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印证了专业建设的成功与否。教育行业属于服务业,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社会需求也是学生需求,所以教育要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列出企业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以此来确定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要转换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成果导向,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其他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另外,要使考核过程多样化,明确考核内容和项目,使考核过程贯穿整个过程,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了解学习考核内容。既能更好的督促学生,又能规范教学考核过程,提高整体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平。

3.1.2 以老师为本

专业建设的建设者和实施者都是老师,老师指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老师编写教学教案、教学流程、教学PPT、教材等,这些内容无一不影响着教学过程,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成了整个专业建设的核心,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放在首位,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一定要考虑其执行的可行性,要考虑到上课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管理能力,还要注重对教师能力的培养培训。还需要设置一些激励惩罚措施,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激发老师的主动性。

3.2 标准化教育考核过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为普通高校走向一流高校带来以一丝曙光,专业认证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明一条新的道路。纵观专业认证,“标准”贯穿整个认证过程。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几十年,产生了许多问题,教育发展不平衡,各个高校闭门造车,老师故步自封。专业认证恰好可以打破这种僵硬的教育现状,是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专业认证就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比较容易通过专业认证,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地方普通本科,也可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努力改善本校专业建设现状,查漏补缺,优化教学过程,从学校一流专业开始,逐渐进入省级一流专业,甚至国家一流专业。从另一角度来讲,努力向专业认证的标准看齐,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立足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发展专业集群建设[7],使专业建设走出校门,面向区域建设标准,进而走向世界。

3.3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几乎辐射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然而并没有指明如何執行建设这个模式,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行事、遵守或参与,也可以看作是机会的主要来源。对于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更是不能忽视。

中国汽车保有量较大,但是平均每千人拥有汽车量为173辆,是美国人的五分之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2010年以来汽车产销量均在1800万辆以上,按照汽车大致十年的使用年限来计算,每年都有一千多万辆的车辆报废,如何对这些车辆进行回收再利用、如何保持汽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专门的人才和团体来实施。[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比较完美的模式,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持续改进,不断调整。还需要把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入的学生的思维中去,以保持其将来的发展前景。专业建设要像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一样,实时监控教学成果输出,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做出反馈调节,调整系统输入(专业建设),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闭环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4  结论

“双一流”是国家建设计划,省、校两级都在极力推动这项政策,专业认证是这项政策实施的一项基本方案,各专业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努力推动自己专业的发展,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4.1 树立改革的理念

汽车属于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所以,车辆专业的人不但要适应当代汽车产业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远瞻性,勇于改变专业现状,依托专业认证,编制符合专业认证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大纲、考核模式等,形成一套完备的正确的较合理的教学模式。

4.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一流专业的建设者,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先进的思想能较大的促进专业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思政教育建设,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培训活动、强化现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团队合作水平,把该课题组老师建立成为一个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思想道德水平高尚的一流教学团队,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全面协调各个部门

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各个部门,专业建设主要在与专业负责人及专业课老师,但同时也离不开其余相关部门人员的参与,比如体育部、图书馆、数学系、英语系、思政部门等,每个部门都不可缺少。一流专业建设要充分发挥每个相关人员的作用,调动每一个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整个专业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晔彪.新时代下基于区域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5):133-136.

[2]张妍.我国高校实施专业认证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3]刘生龙,胡鞍钢.效率与公平: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回报的分位数处理效应[J].学术研究,2019(4):72-84.

[4]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2017(11):4-17.

[5]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4):121-128.

[6]高伟.面向专业认证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索·探微,2017(2):238.

[7]顾永安.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5-38.

[8]李云.關于我国报废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初步研究[J].行业交流,2020(2):18-22.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一流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