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主流媒体开展人文关怀报道的策略研究

2020-09-10刘瑞敏罗洁芝徐志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刘瑞敏 罗洁芝 徐志武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型主流媒体的报道对社会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但个别报道存在主观宣传、过分渲染悲情、关注点失当、专业素养体现不足的问题,人文关怀意识较低。为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文献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提出新闻报道应兼顾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以人文视角作报道、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开展全景式报道的建议,以期新闻报道能够突显人文关怀,凝聚人心,引导社会共克时艰。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新型主流媒体;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8-001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广东新型主流媒体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19YGL11;广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专项课题“新冠肺炎疫情中广东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效果的评价及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KZDZX1067;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广东新型主流媒体的文化传播效果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WQNCX01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羊城青年学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ZQN23

一、引言

所谓新型主流媒体,其本质是指互联网化、移动化的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主流媒体[1]。本文特指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向微信、微博和其他客户端等平台转型的媒体单位。所谓人文关怀,既是指对报道主体的尊重与关注,也意味着“受众本位”的回归,让报道体现人性的温暖、人的价值与尊严[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3],这为重大突发事件中新型主流媒体展开人文关怀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型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人文关怀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新型主流媒体在人文关怀报道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本文将研究这些经验教训,为后续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展开报道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运用文献搜集法、亲身观察法、扎根理论等主要研究方法,对重大突发事件中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展开人文关怀报道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7位资深媒体用户展开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年龄在20到50岁不等,社会身份主要有学生、教师、自由职业者等,覆盖范围较为全面,他们较为关注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发布,对其优点与不足有明显观点,他们的回答足以反映问题。接下来就访谈内容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理论建构,以全面、准确、科学地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中新型主流媒体报道的提升策略。

三、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型主流媒体人文关怀报道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受访者的回答,并结合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中,新型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报道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主观宣传,忽视当事人感受

在访谈对象所提及的令人不适的报道案例中,大多数报道体现出的态度都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感受,而忽视了如何真实展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4]。这类报道发布后,更容易引起受众的质疑。目前的新闻报道中,往往是镜头直击当事人,侵犯当事人隐私,这样的新闻在引得关注之余也为当事人带来新闻曝光的次生伤害[5]。在类似女医护人员剃头的报道中,不少媒体将镜头聚焦在当事人剃头现场,甚至把剃掉的头发放到当事人面前,引起她们的情感波动,再将自己感受到的“为国剃发”的精神当作爆点宣传。此类报道漠视当事人的隐私和人格,曝光了她们的面部特征或其他不想被公开的细节,增加了她們正常生活工作的心理压力。新闻采访过于主观,忽略了当事人的处境,去挖取甚至制造新闻,这不仅不符合人文关怀的内涵,更没有遵循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

(二)过分渲染悲伤情绪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常常通过悲壮的图片视频等来刺激受众,悲伤情节的图片属性和受众的阅图规律决定了悲伤的画面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力[4],且图片与视频传达出一种撕裂的画面张力,可以形成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更容易在公众之间形成共同的情感维度[6]。但部分媒体刻意制造悲伤、过分渲染悲情,使受众长期处于悲伤的情绪中,给受众带来不安以及“审悲疲劳”[4]。如一则关于化疗母亲与特警儿子的视频,特警因执勤而无法照顾母亲,在与母亲视频通话时不禁落泪,过程中摄影师始终把镜头对着哭泣的特警。新闻报道中带有一定侵略性,而悲伤是一种带有私密性的情绪[7],把极度悲伤的情绪表情通过特写镜头加以强调并不合理,一是没有尊重当事人的感受,二是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隐私,三是过分渲染悲情反而会使报道失真。

(三)关注点失当

同一件事,媒体报道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同是日夜奋战的战士,女性工作者更受关注,对她们的报道也更受争议[8]。在疫情前线,女医护人员剃头、护士流产10天后重返岗位、女医生怀孕9个月坚守一线等报道存在物化女性的问题。值得赞美的不仅是剃头、怀孕的女医护人员,健康医护人员也值得尊敬。不能以女性医护人员的牺牲作为宣传噱头,忽视对其他英雄群体的赞美和鼓励。部分报道倾向于展示疫情带给人民、带给国家的创伤,却忽视了灾难中人性光辉真善美的自然真挚呈现[9]。疫情实况必须要呈现给受众,但相比于疫情造成的损失,一位医护人员推着老人看夕阳的细节更让人动容,这样的报道更能涵养受众的精神世界,更能稳定社会情绪,而部分媒体新闻却表现出新闻关注点偏颇、言语不当的问题。

(四)专业素养不足,职业操守缺失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对社会具有深刻影响,部分媒体为追求点击率而报道有误导性的信息、为追求实效性而报道未经查证的消息,成为谣言的输出者,消费受众注意力和购买力。如“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发布后,线上线下药店的双黄连口服液遭到哄抢;香港渔护署检测发现狗对新冠肺炎测试呈弱阳性反应后,个别媒体在没有科学证据的情况下炒作“宠物传染病毒”等话题,制造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社会矛盾。根据Allport和Postman提出谣言强度或传播广度=情境模糊性×事件主题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出于基本的安全需求,人们更容易相信谣言[10]。新闻工作者在搜集素材和撰写报道时缺少实证思维,导致疫情期间不实信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个人生活和社会稳定。

四、重大突发事件中新型主流媒体人文关怀报道的提升策略

主轴编码是借由演绎与归纳,通过不断关联比较的方法将近似编码连接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将开放性编码结果进行主轴编码后,提取出3大主范畴:人格尊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其对应的开放性编码范畴分别有:发掘人性亮点、理解受众感知、尊重新闻主体、关注普通个体;新闻真实、新闻导向、社会影响;报道风格、报道角度、新闻价值、专业素质。以上范畴的核心范畴即人文关怀。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兼顾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合理宣传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众信息敏感度非常高,若媒体把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受众,一定会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新型主流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一要把握住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平衡点。抗疫期间,有些一线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是生命,媒体的反复宣传,会把“牺牲”合理化,这不仅扭曲了大众的价值评判标准,更没有正视其他一线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与奉献。二要避免过度的“牺牲式”宣传。“牺牲式”宣传可以体现一线工作者的无私与伟大,但同时也可能传递出悲伤等负面情绪;“牺牲式”宣传有一定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不应盲目提倡牺牲。另外,新闻报道不应拘泥于一线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固然可以肯定一线工作者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但不应该过度宣传或者过度拔高。与其仅仅通过报道他们的牺牲来达到宣传、赞扬的目的,不如通过肯定他们的专业性来增强受众对这场防疫战的信心[11]。

(二)从人文视角出发,关注当事人的精神世界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关怀对象的一种哲学精神,新型主流媒体要做好富有人文关怀的报道,就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满足人的精神需求[12]。新闻传播的目的在于反映社会大众普遍的生存状态,折射出个体的精神面貌、社会的精神状态。彰显人文关怀成为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13]。

新型主流媒体要从人文视角出发做新闻内容[14]。一是要与受众进行互动,产生共情。用百姓的思维方式来叙事说理,以真实饱满的图文来与受众交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用动态数据地图、思维导图、监控航拍、漫画海报等多种形式使受众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信息[11]。二是要从细节出发去发掘人性的真、善、美。新型主流媒体不可只着眼于“一炮而红”的大新闻,从细微的、百姓的角度切入报道更易与普通受众产生共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乎每一个个体,发现闪光的细节就可以为受众呈现一段高质量的新闻。三是要多关注当事人的精神世界,而非窥探私生活。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1996年修订的《伦理规范》中提到,记者只有在公众利益迫切需要时才能侵入他人的私生活;品位要高尚,不迎合无止境的好奇心[15]。这一原则在中国也应适用。

(三)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客观叙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寻求新闻报道中叙事视角、题材选取以及自身角色定位的契合点。一要注意在新媒体语境下,把握“复合型叙事视角”,即在事件报道中将“编辑式全知视角”“人物限知视角”“纯客观视角”灵活转换,力求新闻真实[16];二要选取广泛生动的题材,以全新的平民视角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去兼容大多数受众的需求。新闻报道要紧紧抓住与广大群众紧密联系的关注点,从策划、创意、制作到呈现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17]。三要把握新闻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記者应是客观的信息记录者、传递者,应高效无误地向受众传递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一特殊时期,相关报道往往会使受众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引发情绪波动。而新闻素养缺失的报道更容易加剧大众情绪。无论进行何因何事的采访,都不能忘记媒体记者的社会责任,否则,新闻采访将会失去应有的社会意义。

(四)创新观念,致力于全景式报道

全景式报道是全面、实时、动态的新闻报道,这是进化的受众需求、激烈的媒体竞争以及媒体自身发展所要求的趋势[18]。疫情期间,利用全景式报道开展全媒体舆论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和传播力,引导受众涵养社会舆情理性[19],实现特殊时期最平民化的人文关怀。

进行全景式新闻报道,一要注意报道内容的广泛性。新闻报道要保障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新闻话语权,不仅要关注意见领袖的动态,也要亲近平常百姓的忧愁与喜乐[20]。正是一线抗疫人员与基层百姓的共同力量,才使疫情得以平缓。二要注意深度开发新闻。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在琐碎的新闻中发现背后埋藏的潜在新闻[21],不可蜻蜓点水,仅得到一些表面信息就大做文章,却忽视了更值得深究的潜在信息。三要注意报道的连续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不能偏离事实,坚持时效性与真实性并重,后续报道再跟进补充细节,逐步使报道越来越准确、全面、完整。

五、结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个别新型主流媒体在开展报道时存在的忽视当事人感受、过分渲染悲情、关注点失当、媒体记者素养不足这些问题,由扎根理论分析得出,需要新闻工作者从坚持人文视角、遵循客观精神、创新叙事方式、考虑社会影响这4个方面提高工作质量。总之,具有高度人文关怀意识的新型主流媒体,应深化对人的认识,在报道中着力协调人文关怀精神与新闻传播效果,体现“人”的核心概念;发掘重大突发事件中蕴含着的更鲜活、更深刻的主题,展现全面、生动的抗疫图景;人文关怀始终是新型主流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标志,新型主流媒体要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袁鸣徽.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J].新闻大学,2018(05):6-11+150.

[2] 陈文莉.试论受众本位意识[J].新闻大学,2000(02):11-15.

[3] 温红彦.思想、温度、品质:检验新闻作品的重要指标[J].新闻与写作,2017(02):12-15.

[4] 马志红.灾难报道图片的人文关怀缺失浅议[J].传媒,2014(14):79-80.

[5] 游考.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传播力研究,2019,3(36):178.

[6] 张辉东.要注重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情感正效应[J].湖南社会科学,2010(03):217-219.

[7] 王卉.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169-173.

[8] 张谊.新闻传媒报道中的女性歧视及其根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1):243-248.

[9] 郭启朝.只有捕捉到人性之美才能闪耀出太阳般光辉——“最美奶奶”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及思考[J].中国记者,2011(09):75-77.

[10] 彭晓哲,崔芳,焦璨,等.谣言传播的情境、内容、传播者与受众特征及相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J].心理科学,2018(04):916-921.

[11] 陆窈,宁海林.《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实证研究[J].当代电视,2020(04):20-26+38.

[12] 朱红霞.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及职业道德之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5):129-132.

[13] 栗雅娟.浅议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67-68.

[14] 陈莉.以人文视角做新闻[J].新闻战线,2008(05):40-41.

[15] 白剑峰.灾难报道中的人文精神[J].新闻战线,2008(09):25-27.

[16] 齐越.从叙事学角度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灾难新闻报道[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2):137-138.

[17] 张梦新,周志平.人文关怀:媒体传播的新理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06):48-49.

[18] 吴昊.多角度全景式深度报道探析——危机挑战下专职记者的重要选择[J].大庆社会科学,2016(05):147-149.

[19] 王賢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3):102-106.

[20] 姜丽钧.以人为本,严谨专业,全面动态呈现抗疫图景——澎湃新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概览[J].传媒,2020(05):28-31.

[21] 许绍良,马云.体现人文关怀的灾难新闻报道出镜记者角色定位[J].传播力研究,2019,3(31):138.

作者简介:刘瑞敏(2000—),女,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罗洁芝(2000—),女,广东肇庆人,本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徐志武(1990—),男,安徽太湖人,博士,讲师,特聘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