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下新闻的视频化转型

2020-09-10陈斯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转型

摘 要:随着5G技术的发展,媒体行业已经进入了视频化表达的时代。新闻受众需要影像、声音来直观感受现场,需要跟随镜头去跟进事态的发展。进入2020年,新媒体平台需要大量原创、优质的视频内容,这为新闻领域的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传统媒体需要在内容本身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关键词:传统媒体;视频新闻;新媒体平台;转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255-02

5G时代来临,加上互联网平台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视频新闻提供了技术支持。新闻受众逐渐汇集到移动端,并且已经不再满足于图文式的新闻报道。他们需要影像、声音的直观感受,需要在第一时间直击新闻现场,跟随镜头去跟进新闻事态的发展,甚至需要通过评论、弹幕等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这一切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视频新闻成为发展方向,竞争的核心仍然是内容

(一)原创视频新闻为传统媒体带来机遇

人们获取新闻渠道的改变,似乎表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没落。而实际上,媒体竞争的核心是内容,由于具备专业的采编队伍、强大的采编能力、独家的渠道,抓住了内容这一核心的媒体不仅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仍然是新闻领域的中流砥柱,是社会舆论中权威与公信力的代表。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媒体行业进入了视频化表达的时代。大众更倾向于通过视频的影像、声音,多视角、全方位地还原新闻现场,并且通过评论、弹幕等功能进行互动。而视频新闻又以短视频为主,这与碎片化移动场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海量信息中,时长控制在1到5分钟范围内的短视频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节奏,能够利用零碎时间了解新闻信息。

资讯类内容成为最受欢迎的传统短视频,并且原创性短视频新闻最受欢迎。例如,通过趣味、新颖的动画方式解读政策的短视频新闻资讯越来越受到公众青睐;有独家采访内容,直击现场、联系到当事人的新闻报道成为大众贴近新闻事实的最佳渠道。据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8.2亿。[1]进入2020年,短视频领域对抖音、快手两大头部平台以及腾讯系短视频平台提出了需求大量原创、优质内容这一新的要求。

原创内容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因此视频领域的新变化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及机遇。

如果短视频新闻是带领受众还原第一现场,直播则是带领受众直击第一现场。新闻直播采用多场景方式,除了直播间的主持人外,还有一个甚至多个新闻现场的采访记者,共同将受众带入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例如,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央视新闻进行了连续70小时直播的国庆特别节目,第一时间将受众带入多个仪式、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联欢活动的现场。此外,无人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也将使视频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优质内容才能通过“考核”获得流量

目前来看,视频新闻主要通过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一则视频新闻发布后,除了既有的用户之外,还会根据新媒体平台的人工智能、海量用户及算法技术等对信息进行精准分发。也就是说,凡是对视频所涉及的内容感兴趣的人群,都有可能接收到该则消息,而接下来该条视频新闻的内容质量、剪辑质量以及话题度、关注度等均会受到系统“考核”,来决定它是否会推广进入更大的流量池。

此外,用户还有可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一键转发及分享,实现视频新闻内容的第二次传播。而决定用户这一动作的同样要“考核”视频本身的质量。

可见,未来影响视频类新闻传播度的核心还是内容。只有优质内容才能获取更大的流量,使媒体形成更高的影响力。

二、培养吸引复合型人才,还需突破两大瓶颈

(一)优质内容需要专业采编团队

在视频新闻的内容质量方面,传统媒体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同行业,还有庞大的普通受众和专业拍客。所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采访渠道和专业采编团队的力量,制作有深度、有角度的高质量视频新闻,是报纸媒体进军视频新闻领域要关注的重点。

传统媒体在视频新闻的竞争中,要发挥自己的采编特长,深入一线直击新闻现场,追求策划的角度、深度与广度,才能独树一帜,建立专业性、权威性的口碑,在竞争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以及如何理顺机制,将原创新闻内容视频化。

(二)培养和吸引人才需首要考虑

首先是视频类人才的引进。当下传统媒体基本建立起了新媒体部门或视频部门,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或吸引优秀的出镜采访记者、摄像记者、视频编辑、动画之作等各类人才,是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于前方采访记者来说,要求能够采访、拍摄,甚至自己能够编辑,并熟悉各种传播平台,熟练掌握多种网络及通信技术,如编辑软件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等。

对于后期制作,要求视频编辑具备较高的政治素養,有足够的新闻编辑经验,把握新闻节奏,在顺应新媒体时代具备“网感”的同时,掌握报道的均衡性,避免有失偏颇,才能制作出既符合新闻客观公正的要求,又能够吸引受众,形成较高传播度和影响力的视频报道。

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电视媒体,以往报纸媒体的视频新闻中,主持人存在感较弱。但近两年来,不少报纸媒体也对出镜记者提出了主持能力、控场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如今,不少报纸媒体要求出镜记者兼具采访与主持的能力,招聘人才的方向已从传统的新闻专业扩展到了播音主持专业等,既掌握新闻采编又掌握播音主持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新闻人才的发展方向。

(三)多部门合作要打破壁垒

需要打破现有各新闻部门与新媒体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全员视频化生产,使全体新闻采编人员通力合作,视频化呈现新闻报道。

目前,不少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采编经验,但由于视频化的意识不足,往往在采访报道的同时不能够完成视频要素的采集。实际上,在每一个采访环节,如电话采访、现场采访都可以进行视频录制,从有意识的拍摄转变到追求角度与视觉效果的拍摄,为后期制作提供关键的视频要素。

可见,打通各部门与新媒体或视频部门的合作渠道,增强采编人员的视频意识,是产生优质视频新闻的重要部分。

三、传播渠道需“两条腿走路”,依托他人也要自建平台

在传播渠道方面,传统媒体面临的新挑战是需要“两条腿走路”,在与视频平台合作的同时,建立起自主可控平台。在拓宽传播渠道的同时,掌握主动权,不可被资本控制的媒体平台裹挟。

随着媒介类型和传播渠道的增加,“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一直是传媒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众所周知,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是密不可分、互相合作的关系。新媒体平台离不开传统媒体的优质原创新闻内容,传统媒体也离不开新媒体平台的推广和传播。但是,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依托于新媒体传播平台,尤其不能被新媒体平台背后的资本控制及左右,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的新闻平台也是当下一项重要且不容被忽视的任务。

目前,主流媒体主要通过依托视频平台或者自主开发的新闻平台,提供优质的视频内容产品,包括中央级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以及地方的澎湃新闻、新京报、北京青年报都在积极尝试。新京报提出视频表达优先,将融合“我们视频”和新京报动新闻在视频领域已有优势,借助新京报APP,继续丰富产品形态;[2]北京青年报在壮大旗下新闻APP“北京头条”原创内容的同时,2019年也开设了视频类频道“青流视频”,推出短视频、直播等原创优质的新闻视频内容。

四、结语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报纸视频化、广电图文化,报纸与广电的影像会进一步模糊。传统媒体的升级转型需要创新思维,借助新的平台和技术来生产新闻内容,不断创新理念、推陈出新,才能打造出具有优质内容的视频新闻。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营销云市场研究報告[R].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2019-09-25.

[2] 贺文.仅留11人办报!新京报为何全员转型到新媒体?[DB/OL].中国行业报协会官方公众号,2019-12-12.

作者简介:陈斯(1984—),女,天津人,本科,新闻专业中级记者职称,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媒体时代下三、四线城市台如何打造品牌移动新闻客户端
关于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思想工作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