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窥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与防范措施

2020-09-10何丽萍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护理人员

何丽萍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内窥镜室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程度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内窥镜室护理人员从业危险因素,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制定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对内窥镜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内窥镜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内窥镜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了加强。结论:通过不断加强内窥镜护理人员的专业规范操作,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理念,科学管理,减少职业危害因素从而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内窥镜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3-0002-01

引言

內窥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中,经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1危害因素

1.1接触性感染

内窥镜室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接触患者的痰液、唾液、胃液、血液、粪便等,有的患者耐受性差,呕吐剧烈,护士若有不慎,极易被喷至头面部、眼部及全身,在协助医生取活检时还要接触到新鲜血液,很有可能被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丙型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等,在清洗消毒内镜的同时,也很容易被污染的内镜所感染,而且随着艾滋病和乙肝患者的增多,对内窥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也相应的增加。

1.2化学性因素

1)常规消毒液戊二醛为高效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肝炎病毒、HIV有较强杀灭作用,并且对内镜腐蚀作用小,其使用方便、快捷、效果好。但戊二醛自身有一定的挥发性、刺激性,长期吸入和直接接触可引起职业性哮喘、接触或过敏性皮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荨麻疹等症状。2)含氯消毒剂现已广泛用于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和污染区桌面、地面的消毒,但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及刺激性,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一定的伤害性。认为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在40mg/L环境中停留1h,即可引起中毒。3)甲醛作为固定标本的溶液,对人体有一定毒性,调查证实,1.0ppm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

1.3生物性职业危害

内窥镜是一种侵入性技术操作,它是通过直接侵入人体钳取病变组织,所以和患者的血液、胃液、粪便、癌肿组织等就有了密切接触,其中有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于患者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2防护对策

2.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创建护理安全文化

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权益,规范了护理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防护策略和措施。对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根据2004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系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新信息,不断更新观念,培训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严格按要求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使每个护士真正认识到职业损害的危害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必要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防范制度。护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包括在工作中保护自已免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

2.2做好个人防护

协助医生检查时要戴好帽子、口罩、乳胶手套,在进行内窥镜清洗消毒时,还需戴防护眼罩、防护面罩,穿防水服或防水围裙、防水胶鞋、胶皮手套,操作前后严格洗手和消手。储存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密封。进行介入治疗时,穿好铅衣,以防X线辐射。护士应佩戴射线检测仪,定期报告射线量。不要徒手掰安瓿,加强废弃物的管理,要将用过的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装满后交到指定的接收人员进行处理,并办理好交接手续,作好记录。

2.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性防护就是医务人员在执行诊疗操作或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应认定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既要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首先要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保证工作环境的采光,通风良好和洁净,清洗消毒室必须有通风换气设施。其次是上班时衣帽整洁,进行诊疗操作时须戴口罩、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黏膜、非完整性皮肤和污染物品前均应戴手套;手套一人一用一更换,脱去手套后应认真卫生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须带防护镜,穿防渗透工作服。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使用后一次性活检钳、注射器针头等锐器应放入专用利器盒内,3/4满时关闭开口。再次工作中手部皮肤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局部。污染眼部等黏膜后,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综述所述,内窥镜室的护士职业危害是客观存在的,工作性质决定她们可能面临各种危害,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宣教;改善通风、防护、隔离等条件,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规范洗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日常检查,改善洗手设施;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医院感染工作不仅是为了病人的安全,同是时也是为了医务人员自身;以上这几个方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应得到医院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及科室领导的重视,防护措施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组织行为,使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促进内窥镜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元香.内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2(6):104-105.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21.

[3]路萌.浅析内镜护理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5):195.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护理人员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分析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