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叙事为新闻话语赋魅

2020-09-10佟慧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

摘要:跨媒介叙事的技术语境下,文字、图像、动态影像等不同类型的媒介形态相互借鉴和模仿,壁垒逐渐消失。无论是接受还是抵抗,用户对影像的渴望都呈现指数级增长,一些传统的新闻叙事DNA正在发生转变,视觉叙事正大行其道。新型主流媒体主动适应传播视觉化转向,在视觉叙事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移动端,要如何呈现更好看、更有质感的视觉故事,加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更好的传达与表现?本文以当下主流叙事中的正面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主流叙事视觉化的特征和规律。

关键词:视觉叙事;正面报道;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155-02

一、引言

生物学指出,人类是通过视觉来体验世界的。视觉是精准、专业的代名词,画家将它描述为“画框”,文学家将它描写为“窗户”,也有人会称之为“镜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家马尔科·亚科博尼研究得出结论:“人们的注意力会瞬间被大型物体、明亮的颜色、快速的瞬间移动行为所吸引。”[1]双眼是我们接收大量数据与信息的工具,大脑多达85%的区域都用来接收和处理以惊人的速度输入的视觉信息,大脑每1/24秒便可以构建一组图像。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主流媒体对新闻叙事视觉化的重视前所未有,新闻叙事者不断适应主流传播媒介转变这一现象,从自身的叙事功能出发,对原有的叙事模式作出一定的更新和调整,借助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的“双微”联动,在叙事手段上取长补短,不断融合其他介质的特点,创作生产以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主导的主流叙事视觉故事。

二、“正面报道”视觉叙事价值取向

(一)“坚持正面报道”为价值取向

画面中的一切都是故事。美国著名修辞学者肯尼斯·伯克有言:“故事是人生的设备。”[2]讲故事是各种媒介文化及信息产品最重要的表现形态。叙事学中的“故事”是指一种稳定的内容,它可以从一种媒介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转移的过程不会破坏故事自身的稳定性[3]。

新型主流媒体秉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为主要价值取向,能起到弘扬正气、凝聚共识的积极作用。纵观主流叙事在抖音、快手等移动平台点赞量较高的作品,其新闻故事化倾向都比较明显,用户认同感较强,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正面报道中都包含了“认同”“赞扬”“和谐”“典型”等关键元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指出,“在社交媒體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阅读与分享相对较为积极和正面的信息”[4],正面积极的信息更容易得到认同和宣扬。正面报道是指新闻报道对人物进行了正面评价,认为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值得肯定的,或者报道了与人物直接相关的正面事件。主人公身份多是普通百姓,多以基层一线医生、消防员、警员为主,且凸显的内容多为其超出一般工作职责范围的积极作为。人物故事着重于对具有某种优良品质的人物内心和思想的发掘,比如草根英雄、最慷慨的人、舍己救人的新闻人物在平民视角下精英意识的暗示,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观点和态度,唤起群众共同的记忆达到话语共振。

(二)“内容为王”叙事主题新走向

视觉叙事对主题的考量:如何发现有温度、有情怀的题材?新闻主题是主流叙事视觉化所反映的关键所在,正如范·戴克所说的:“中心主题在新闻报道中通常用标题和导语的形式加以暗示。他们确定了报道的态势并向读者传达文本的总体倾向。”[5]跨媒介叙事的技术语境下,主流叙事视觉化从注重社会事件报道向注重人物和价值观报道转变,题材包括正义、坚忍、梦想、真爱、亲情等,讲述普通百姓的梦想和感人故事,挖掘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闪光点,弘扬真善美,激发用户共鸣。抖音平台上约有12万个以正能量注册的个人和企业号,如“浙有正能量”抖音号粉丝有1990.6万,获赞12.5亿,发布的12秒短视频《口罩背后最帅的脸》展示了“浙江援汉一线医生王楠楠脱下口罩的一幕让所有人震撼!”,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坚毅的眼神,帅气的脸,这就是中国人最帅的样子。”点赞量高达1224.1W,体现了用户对优质、专业内容的尊重。

(三)跨界叙事的价值判断

在移动端,高质量的原创报道是最有价值的内容,主流叙事专业生产、优质内容的价值仍然存在。新闻价值是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衡量标准,新闻价值与用户的注意力密切相关。主流叙事视觉化从人物选择到叙事方式,从表达手段到剪辑技巧等都深受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与受众、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表现为对受众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故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6]借用刘建明的观点,现代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就是获知性、获益性、激励性和娱乐性[7]。美国学者休曼认为构成新闻价值的三要素是“报道适时、事实的兴趣和令人惊奇的事件”[5]。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短视频新闻《臊子书记》,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讲述了天津大学选派的扶贫干部宋鹏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电商产业链、铺设幸福路的故事。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点赞,故事主人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具有人类生存情境的普遍性,他乐观坚强,勤劳勇敢,面对人生挫折与困境表现出超人的韧劲和坚强毅力,由此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聚合性、向心性。

三、“微小叙事”人文精神的自觉守望

声音、图片、视频里有导向,文化产品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媒体人必须要搞清楚的。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果人文精神建设缺失,就可能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什么是人文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就是对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自觉守望,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个性[3]。如主流叙事视觉化典型人物“张富清”“杜富国”“黄文秀”“好人耀仔”“天渠黄大发”“樵夫廖俊波”等人的故事,都是对人性本身的真善美的张扬,汇聚了社会正能量。作为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主旋律视觉叙事,要从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视觉风格、价值观立场等方面坚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在叙事技巧上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微小叙事,人物封面化

突出新闻中的“人”,更强调“个人”的视角、故事与情感,通过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化性格,较为注重人物的主观表达。

(二)标题凝练,语言通俗

自叙亲身经历,刻画人物的性格与品性,融入互联网语言的风格,标题、文字色彩鲜明,运用网络化、口语化表达。

(三)运用音景,增强传播力

叙事语态声音元素的运用多样化,主要有同期声、旁白、画外音等几种形式,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来构建故事的声音层次,引领用户穿梭多个场景,增强感染力和传播力。

四、“用光写作”重构故事视觉隐喻

(一)“光”视觉叙事手段

鲁道夫·阿恩海姆这样来表达视觉的特点:视觉其实更像“手指”一样的触觉,是积极的活动。视觉不是照相机,它不只是被动的记录,而是积极的探索,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人的视觉不会如同摄像机一样捕捉所有的细节,而是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由此,光线可以帮助用户关注画面中特定的图像,也能为作品整体增添专业感。视觉故事最关键的一步是剪辑,要学会如何“用光写作”,将碎片、零散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创造连贯的故事线,找到叙事的节奏。

(二)寻找瞬间构建情节

卡蒂埃费·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一书中写道:“世间事物全都有其决定性瞬间。”[2]叙事节奏通常需要剪辑来完成,剪辑是一个故事情节建构的过程,如视频人物故事《臊子书记》将MG(Motion Graphics,动态图形)动画和3D建模运用到短视频中,通过剪辑将虚景与实景连接在一起进行画面组接,通过视觉隐喻来传递情感。

(三)细节化呈现情感卷入

在视觉叙事中,要捕捉细节,烘托对话、场景、情节,对历史时间的浓缩、对情节细节的放大、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构建至关重要,通过可以快速实现情感唤起、情感卷入的细节,激发用户进行转、评、赞。

五、结语

视觉叙事故事化是获得用户注意力和关注的核心能力,也是提升主流媒体在移动端的内容生产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立身之本。时下,新技术改变了新闻采写模式,但不变的是主流叙事严谨和专业的表达,记者学会如何利用视觉技术手段,深入新闻现场,挖掘和呈现引人入胜的视觉故事,依然是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美]阿普康.影像叙事的力量[M].马瑞雪,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75-76.

[2] 王竞,梁丽华.用影像讲故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8-39,240-241.转引自[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2.

[3]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52-153,178-179.

[4] 史安斌,廖鲽尔.西方媒体争做“好新闻”的启示——新媒体语境下“正面报道”的社会功能与商业价值[J].青年记者,2004(34):76-77.

[5] 和曼,白树亮.媒介叙事《环球人物》和《时代》周刊新闻话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65-166,246-247.转引自[美]范·戴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2-43.

[6] 杨琴.新闻叙事與文化记忆:时态类新闻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0-21.转引自刘建明.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J].新闻界,2002(05):12-13.

[7]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时态类新闻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0-21.转引自刘建明.当地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2-203.

作者简介:佟慧娟(1974—),女,新疆伊犁人,本科,高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叙事。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
新闻广播剧:广播非虚构写作的新尝试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价值新取向
科技传播视域下科技新闻内容选择策略
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