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书屋的困境与出路

2020-09-10王帆王思懿刘凤琴秦欢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出路困境

王帆 王思懿 刘凤琴 秦欢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对个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娱乐方式,也对农家书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少、更新慢、管理低效、新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设施不完善等现状,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健康发展、保证农家书屋平稳运行、提高农家书屋村民满意度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对乐山市农家书屋的现状调研为基础,为帮助农家书屋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14-0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家书屋困境及其突破路径——基于乐山农家书屋的调研”成果,项目编号:201910649060

一、引言

农家书屋是国家农村文化建设惠民工程,是由其所在村的村民和村委自主管理的一个微型图书室[1]。研究农家书屋的困境与发展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农家书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推动农家书屋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共享的作用,促进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落实。本文课题组对乐山市市中区的1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家书屋现有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乐山市农家书屋调研情况

(一)调查数据

乐山市农家书屋试点时间为2006年,并于2007年在全市全面推广。为深化对新媒体时代农家书屋建设状况的了解,我们以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为主,以县文化馆收集的相关信息为辅,对乐山市12个行政村的12个农家书屋进行了实证调研。

1.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问卷、走访调研情况

课题组共面向村民发出调查问卷135份,回收率为100%。调研从农家书开放时间、图书更新周期、图书分类结构、图书来源、图书管理员专兼职情况、书屋数字化资源和村民年龄段、学历程度等方面,对农家书屋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和各个村的村委主任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各个农家书屋的具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客观选择题和开放题两类,其中开放题主要是村民就其对书屋的看法、对农家书屋的要求两方面进行作答。

第一,客观选择题部分:

农家书屋地理位置:66.6%建在村委会办公楼一楼,33.4%建在村委办公楼三楼或是四楼,经调查,建在一楼的农家书屋人流量更大,而建在三楼或四楼的农家书屋的人流量较低。

书屋开放时间:工作日的早上9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5点,一般情况下,周末不开放。书屋的开放时间与村政府上班时间统一,但没有考虑到村民的需求,大部分村民表示只有平时去村委办事的时候才会想起去书屋。

图书更新周期:91.6%图书更新不及时,一年更新一次。

图书结构:58.3%图书结构合理,有党政、科技、法律等几大类书籍,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但也有41.7%的图书结构单一,不能激起农民的阅读兴趣,调研小组在调查中发现,高达85.9%的村民希望增加关于农业技术和儿童读物类的书籍,这也是村政府在采购图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图书来源:99.9%图书来源单一,由政府采购之后再统一分配。

图书管理员:99.9%的图书管理员不在政府编制内,没有受过统一的培训,对农家书屋的管理一知半解,甚至放任不管,只是闲暇时才去照看一二,这不利于农家书屋的发展,甚至会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数字化资源(电子阅览室):66.7%的农家书屋配备有电脑。

第二,开放答题部分:

就村民个人情况而言,少年儿童(20%以下)及青中年(20%~60%)村民表示希望政府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增添农业技术及儿童读物类书籍,老年村民(60%以上)明确表达出对农家书屋没有兴趣。这反映出一方面青年人和中年人是参与农家书屋的大军,他们主观上有阅读的意愿,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与适当的书籍。另一方面,老年人阅读需求少,读书意愿弱。综上,农家书屋应主要在青中年群体中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宣传,与他们密切交流,增加更多与青中年人群兴趣相关的书籍。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乐山市市中区的12个村庄的走访,了解到仅金楠村的村委书记对本村农家书屋的情况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并每周都带头在农家书屋学习;其余11个村庄的村委书记或村长对于本村的农家书屋情况漠不关心,这反映出基层政府对农家书屋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建设层面上,存在资金短缺、图书更新不及时、图书管理人员散漫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并且严重影响了村民在农家书屋的阅读兴趣。调研中的12个村,有40.8%以上的农民对村里建有农家书屋表示并不知情,对农家书屋的情况更是一概不知,体现了在农家书屋的建设宣传方面,村政府没有落实到位。村民层面上,存在村民和农家书屋严重脱节的问题,剩下59.2%的农民中,会主动去农家书屋的仅仅占比17.7%。在调查中发现,不去农家书屋的原因为:没兴趣的有23人,占比17%;文化水平过低的有15人,占比11.1%;在家上网的有42人,占比33.1%。在这些原因中,没兴趣和在家上网的占比最大,也是阻碍农民去农家书屋的最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民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家更愿意在家中上网获取资料,获取信息的方式普遍倾向于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纸质书刊已经不是获取知识信息的必要手段。而相比看书,手机和电视的诱惑明显更大,这表明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制约农民参与农家书屋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因素,加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配置刻不容缓。

三、问题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乐山市农家书屋的各項指标基本符合国家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且获得了大多数农家书屋到访者的认同(87.4%),运行进入常态化阶段,但是在后续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书籍内容与村民精神所需相割裂

在走访中,发现大多农家书屋中配置的书千篇一律,书籍重复率高,通常分为科技类、文化类、农业类等几类,尽管书籍种类较齐全,但是各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实际所需的书也不同,这些国家通用书籍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通用,但不一定是当地村民需要的,如金灯村由于许多人都在搞瓜果蔬菜大棚种植,村里经济情况较好,外出务工人员较少,村民感兴趣的书主要集中于农业、养殖、技术等方面,而有的村子由于大多青壮年都在外务工,村里只有老人、妇女、留守儿童等,村民就更倾向于养生、育儿等方面的书,并且更喜欢采用音响、视频等视听方式获取知识。

同时,许多农家书屋缺乏数字资源和音频、视频制品,只有纸质书籍和报纸杂志,而大部分农民本身对于看纸质书籍的兴趣不高,纸质书籍阅读方式明显与人们喜欢的阅读方式不符,使得人们不愿意去农家书屋。总体而言,农家书屋内的书籍整体上不足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书籍内容与村民精神所需割裂。

(二)各村农家书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农家书屋工程在2012年就覆盖了全国满足条件的村子,农民读书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2]。但是从调研的情况看,各村书屋的建设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落,农家书屋没有单独的房间,甚至与村委接待处或其他部门处同一个房间,除了桌椅、风扇等没有其他设备,建设较为简陋。村子里的青壮年长期在外打工,只留有小孩、老人和带孩子的母亲,而老人和孩子不仅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对读书的兴趣和需求都不高,带孩子的母亲则空闲时间很少,导致许多农家书屋闲置,如金灯村,实际上已经把书屋内部改为了村委开会的地方。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子,农家书屋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配备了空调、玩具、独卫等,设施较完善,但是通过访谈,调研小组了解到村里青壮年在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多为打牌、跳广场舞等,到农家书屋阅读书籍的兴趣极低,导致村民对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低下[3]。

(三)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机制不完善

农家书屋管理效率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家书屋书籍供应和管理体系分离,二是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三是农家书屋后续运行经费制度存在漏洞。在调研中,调研小组看到大多农家书屋都存在书籍旧、藏书少、更新慢等问题,各村书籍供应由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农家书屋却由村委会管理,新闻出版部门将书下发到村,村里再委派一个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将农家书屋供应和管理分成了两个部分。县新闻出版部门大多不了解各村具体情况,对书屋内的书籍供应仅停留在响应上级要求层面,安排的书多选自国家通用书目而没有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各村农家书屋内书籍单一,且大多村子的农家书屋一年或半年更新一次,书籍流通速度慢,再加上农家书屋管理员缺乏书籍管理经验,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不足,导致村民对农家书屋内的书籍失去兴趣。

农家书屋管理员大多为村委值班人员,而他们本身有工作,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许多图书管理员甚至不清楚农家书屋的藏书数量和种类,并且有的书本出现了损坏也没有及时更换,对农家书屋的认识不够深刻,开放时间不定,平时去看书的人比较少,因此许多农家书屋即使桌子和书柜上都落满了灰也无人打理。

从乐山市农家书屋覆盖面积和建设情况来看,建设初期各村对农家书屋都充满了热情,但却仍出现了农家书屋空置、利用率低的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农家书屋后续运行支持乏力,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农家书屋专项后续运行经费制度,导致农家书屋建设完成后,不仅农家书屋书籍的更新更换速度慢,管理员没有补助和薪水,而且书屋管理所属权也不明确。

(四)基层组织对农家书屋价值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

根据国家要求,农家书屋书籍由政府分配,并对农家书屋的基本设施建设有一定要求[1]。在我们走访的农家书屋中,书屋平均建筑面积在20㎡及以上,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内部的建设十分敷衍;且农家书屋建设完成后少有人拜访,书架和桌椅上已经积灰,根据调研小组走访过的村子的调查报告反馈情况,大概40.7%村民不知道农家书屋,而剩下的知道农家书屋的59.3%的村民中主动去农家书屋看书的村民占比不足一半,造成农家书屋内的资源浪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基层组织对农家书屋的重视力度和宣传力度不足密不可分。

四、农家书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统筹图书资源,切合村民精神所需

无论在经济发展较好还是经济发展一般的村里,村民对在农家书屋内看书都缺乏兴趣,导致此类现象的两个重要原因是村民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和书屋内的书籍不符合村民精神需求。通过调研了解到大多农家书屋内虽然放置了电脑,但实际上没有数据资源,且由于村民对电子产品不够熟悉,所以配置的电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使用,而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子,青壮年大多终年在外,只有老人和小孩子留守在村里,老人由于自身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阅读书籍有一定困难,同时老年人因为视力状况不好,更需要使用音像制品,而非纸质书报;而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识字量有限,图画书和视频音响等能弥补纸质书籍的缺陷,更有利于孩子的阅读理解;哺乳期和抚育孩子的母亲则对育儿、养生等书籍兴趣更大;在经济条件稍好的村庄,村里已经有较成熟的产业,如种植大棚蔬果等,村民在本村就业,更需要浅显易懂的种植、科技类书籍,或专家的视频讲解等音像资料,如老江村,村里种了各式各样的农作物和水果,村长说这是村民借阅了有关农业技术的书籍自己种植的。另外,通过走访调查,调研小组了解到农家书屋的读者中最多的是学生与村委会工作人员(56.2%),其次是成年人(22.2%),最后是老年人(6.2%)。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年纪较大且文化水平低,对书籍的需求很小,而年轻人学习工作任务重,只有小学生和村委工作人员空閑时间较多,但他们去农家书屋看书都是以放松娱乐为目的。综上,应针对各村读者需求为农家书屋购买书籍,而不是照搬国家通用书目,在图书购买方面加大投入,补充图书资源。

统筹全村书籍资源,使村民自愿捐赠或者把书借给农家书屋,将本村的废弃书籍二次利用起来:一是高年级学生将不再需要的书籍捐给农家书屋,供低年级学生使用;二是村民将闲置在家的书籍捐给农家书屋,供有需求的村民阅读;三是村民将自己购买的课外书经由农家书屋管理员登记后借给农家书屋,但村民自身的书籍所有权不变,想收回的时候可以在农家书屋管理员处登记后取回,保证村民应有的权利。同时,为村民免费办理借读卡,定期对评选的“阅读之星”进行表扬和奖励。加强对废弃书籍的管理,能够变废为宝,增加书籍受阅面和利用率,提高书籍借阅量。

(二)一屋多用,提高书屋利用率

首先,将农家书屋和“妇女儿童之家”、农民夜校、村文化馆等部门相联合,将农家书屋内的设施书籍等充分利用起来,各机构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农家书屋的发展和完善,还能避免机构的冗杂。例如洛都社区将农家书屋与妇女儿童之家结合,整合了各项资源,大大提高了书屋的利用率。

其次,在孩子放寒暑假期间,农家书屋可以变成一个微型学校。一般村里的孩子放假后不是爬树摸鱼就是玩手机,将农家书屋变成全村孩子补课复习与教材衔接的地方,可以组织孩子到农家书屋看书,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同时,村委组织村里成绩优异的孩子担任小老师,监督其他孩子写作业并解答其他孩子不懂的问题,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假期结束前由村委会对表现优异的孩子进行表彰和奖励;或者,村委与附近高校联系,寒暑假由高校推荐部分学生志愿者到村里担任老师,为学生辅导作业并补习功课,在周六、周末将农家书屋变成一个小型补习班,高校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为小学生辅导作业、补习功课,还可以教小孩子一些其他特长,如手工、书法等,既可以帮助孩子高效完成作业,又能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组织活动,提高书屋影响力

针对农家书屋中“人气”不足的问题,为村民增添文化娱乐场所,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一是可以吸引村民参与,加深群众与农家书屋的感情;二能提高农家书屋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或者社会的关注,从而利用社会捐助以及他人提出的意见,促进农家书屋运行和完善。

首先,书屋管理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还可以将当地特有的文化传统、习俗、名人相关事迹等元素加入活动,使村民接受其中的文化熏陶,增强荣誉感,自觉、自愿参与和了解农家书屋。例如将农家书屋与村文化馆、村史馆等结合来举办活动,使村民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村风”“家风”和传统文化的渲染。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中提出要扩展农家书屋服务面,提升农家书屋服务质量,也要推进互助型养老服务[4]。因此建议将养老、康养与农家书屋相结合,提升农家书屋娱乐性,比如将农家书屋与老年活动中心结合,在农家书屋内设置剪纸、书法、棋牌等活动,不但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还能传播传统文化。

最后,村委应该加大农家书屋宣传力度,如通过举办乡村艺术节、广播和宣传栏、基层干部入户走访宣传等措施,使村民广泛了解农家书屋,使书屋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快农村新媒体阅读建设,提高村民的数字化阅读能力

在走访中,调研小组了解到村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主要为看电视、玩游戏、打麻将、跳广场舞等,很少有人会以看书看报作为娱乐活动,但是绝大部分村民都很认同农家书屋的作用。从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来看,成年人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和互联网,且网上活动以浏览短视频和时事新闻为主[5]。据此可知,村民不去农家书屋,不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阅读的价值,而是因为农家书屋纸质书籍供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相悖。一方面,将传统书刊作为文化载体传播手段的方式太过单一和落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村民不再习惯于纸质的书籍报刊文字信息获取方式,更倾向于使用音响视频等视听方式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农家书屋内的书籍内容不能满足或者说不符合村民的阅读需求,农家书屋中村民感兴趣的书籍种类较少。

针对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的问题,建议选取以下方式:

首先,加快建设数字资源共享机制,推广移动阅读,从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入手,比如可以从几乎每个现代人都有的手机入手,在手机里与村民进行數字资源共享,如建立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端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由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以政府为主导,与当地新闻出版社、附近高校、图书馆等相协商,整合所有数字资源实现共享。由于各市的经济、文化等情况相似,所以建议以市为基本单位,全市数字资源共用,村民关注公众号后,可以直接在手机里读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专业人才解决公众号中农民提出的问题,或者安排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中开课,为农民解答他们在进行新型数字资源阅读时遇到的疑惑;同时,村委要向村民宣传数字资源阅读平台,使村民与时俱进,尝试使用数字资源,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提高知识水平,乐于使用数字资源。

其次,村民平时很少使用数字资源,大部分原因是对手机、电脑等工具的操作不熟悉,因此公众号设置应尽量简单;而且许多农民对于在网上获取的信息的鉴别能力也不够,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培训和对公众号信息的监管。

另外,许多村民喜欢跳广场舞、看电视、打游戏等娱乐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与农家书屋结合成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广场上网络全覆盖,健身器材齐全,桌椅完备,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书屋内安装插座以备村民及时充电,扫码就可以进入农家书屋公众号或数字共享平台,走到哪儿,书就带到哪儿,还能随时交流心得体会,遇到问题共同讨论。

(五)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书屋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有以下几个建议:第一是实现农家书屋管理一体化,即以村为单位实行村委责任制。据调研小组的走访调查,农家书屋图书的供应和农家书屋的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比如乐山市农家书屋由新闻出版社供书,由村委会管理),我国文化服务的供给是自上而下的[6],政府不到基层是无法清晰地了解群众确切的文化需求的。但是各村村委会对村里情况更为了解,可以更好地知道村民的需要,因此村委责任制的实质就是明确农家书屋所有权,将农家书屋承包到村委,实行农家书屋“一条龙服务”,将书籍选择、购买、保存、管理、图书管理员选取都交由村委直接安排负责,以区(或县)为单位结合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统一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农家书屋管理员选任标准及相关待遇、农家书屋书籍与数字资源配置的大致比例、农家书屋相关设施配置标准等,各村农家书屋在保持区(或县)大致管理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各村实际情况,依据本村村民经济情况、职业、文化水平、阅读兴趣、区域特点等具体情况,将农家书屋相关支出公示于村务栏上,并附上举报电话。同时,村委定期反馈农家书屋相关情况和村民相关意见,并及时调整,县里将农家书屋纳入本县的考察范围,并根据考察结果对表现好的村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做得不好的村子进行公示批评,组织县内农家书屋管理员集体培训,同时可以开办农家书屋管理员交流会和微信交流群,以便各书屋管理员之间相互交流经验。

第二是保持现有制度不变,但是农家书屋书籍选购由各村村委总结村民的需求,再提交给新闻出版部门统计总结其中村民需求更大的进行购买分发,同时增加多元化阅读方式,提供贴合村民需求的阅读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村民阅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听书、看视频现在已经成为当代人获取信息、了解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农家书屋应适当增加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阅读物的购买比重。此外,农家书屋管理员应有一定的待遇与完善的奖惩制度,区(或县)应有一个能供村民提出意见、建议和问题、举报并可以给村民推荐书籍、共享数字资源等的农家书屋公众号或平台。

另外,农家书屋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选出合适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一般由村委会值班人员兼任,而他们在农家书屋的管理上无法全身心投入,并且没有图书管理经历,也没有图书管理经验,因此不仅无法使农家书屋按时开放,还不清楚书屋具体情况,而农家书屋管理员在职责上不仅要熟悉如何管理这些出版物,还要认真负责有耐心。因此,第三个方法就是村委会从农家书屋经费中拨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津贴,或者由村退休党员、退休教师等做志愿者,同时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员考察制度和细化具体工作职责,所选的人要有责任心、有一定文化水平并且平时比较空闲。或者选用村个体经营户担任,由村委提供店面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费或为其提供一定补助,选址在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地方,将农家书屋与娱乐相联系,全方面服务,给村民提供更舒适的读书氛围。针对基层组织,对农家书屋“不管不问”的问题和“阳奉阴违”的行为,必须建立起相关监管制度:一是设立农家书屋专线,听取百姓意见,鼓励群众举报农家书屋管理员及村组织对农家书屋的“放养”策略;二是不定期对各村农家书屋进行检查,走访当地农民群众,考核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三是将农家书屋与村委年底考核挂钩。

(六)推广乡村“阅读起跑线”计划,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从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人均图书阅读率偏低[7]。从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的调查结果来看,2018年我国国民阅读率呈现出城乡差异和年龄段差异的特征,整体上乡镇的阅读量高于农村地区,青少年阅读量高于幼儿[6]。由此可见,我国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孩子不爱读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不重视阅读,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阅读起跑线”计划是一个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目的的全民性计划,主要针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8]。我国农家书屋可以借鉴该阅读计划,比如举办比赛、设立阅读周等,同时实行分年龄段阅读,聘请专家针对我国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与我国实际情况列出儿童阅读书目推荐清单。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制定乡村“阅读起跑线”计划,以农家书屋为核心,依托农家书屋数字资源为载体,辅以附近高校等的帮助,专设亲子或儿童阅读角,组织儿童在监护人的带领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的线下和线上资源,双管齐下,帮助儿童实现从要阅读到会阅读再到想阅读的转变,将阅读从儿童抓起,由专家制定符合我国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特征且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书籍目录,或农家书屋管理员向孩子推荐儿童阅读书籍,定期举办亲子讲故事比赛、“阅读之星”比赛等。

许多农村儿童都留守在家与爷爷奶奶生活,老年人文化水平有限、部分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过低以及时间不充裕等問题成为了当下农村普遍性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可以在社会上组织义工或者联系村小的老师、村退休人员等代替父母陪伴孩子阅读。

五、结语

农家书屋工程以政府为主导,但其后续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辅助,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其管理制度,使其在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平稳发展、促进全民阅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总署农家出台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J].思想工作,2008(09):18.

[2] 刘志忠.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4(02):142.

[3] 孟兆敏,张健明,魏宗财.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理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08):63-68.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8(18):8-35.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发行研究,2019(06):33-36+23.

[6] 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06):59-70+124.

[7]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从“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国民阅读发展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3(07):24-25+28.

[8] 王琳.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基于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案例[J].图书馆建设,2013(03):39-42+48.

作者简介:王帆(1999—),女,四川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王思懿(2000—),女,四川攀枝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刘凤琴(1999—),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秦欢(2000—),女,四川巴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指导老师:王黎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出路困境
跟踪导练(一)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