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都招贤绽新枝,雨点釉瓷雄北方

2020-09-10薛润平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瓷都产品

摘要:招贤镇位于离石西南与临县东南面的交界处,藏在群山的皱褶里,距县城47公里。似乎有些偏远,但在临县人的心目中招贤是一块宝地,特别是在穿不暖、吃不饱的那些年代,招贤几乎是全县人乘凉的大树,家家户户那怕是爬上百十多里路,也要赶到招贤担一担碳,或者背一背瓷,或者扛几件铁器家具,然后倒贩在别处,变卖一点零花钱,换一点口粮,以解决日用的柴米油盐,聊以度日。

关键词:瓷都;著名;产品

招贤是临县人眼中的“景德镇”,是当地著名的瓷都。其产品远销陕北,宁夏,内蒙古一带,其生产历史绵长,可以追溯到隋初,当时在此地发现了大量的煤、铁、陶土矿藏,政府张榜招贤,进行开发,招贤始有人烟。

宋代招贤的黑釉陶瓷生产已有基础,元代生产陶瓷有了记载。1994年版《临县志》载根据招贤古窑址中发现,古瓷多为釉下铁锈花。民国六年《临县志》(1917年版)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招贤附近共有瓷厂12座,制粗瓷瓮、大小缸、盆、黑油饭碗、酒壶、菜坛等类,年产民用粗瓷70窑,其中50窑出境,民国26年(1937年),招贤有瓷窑29座,年产21.8万件,民国34年(1945年)为36座,年产量256.9万件,1945年7月8日《山西抗战日报》登载:边境瓷业,首推招贤等四地最发达,占边区总产量的87%但因滞销现象严重,影响到产量。例如招贤36家瓷窑中,合作社经营的只有两家。民国36年(1947年)土地改革时,瓷窑一度停产,并于第二年十月逐渐恢复。

1952年时,临县共有瓷窑54座,年产量55.32万件,之后招贤瓷业 载1954年经过公私合营,逐步走向联合生产的模式,虽然之后招贤瓷业生产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革新和进步,一直都市以手工业作业为主,机械为辅,但由于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原因,瓷窑总数一直都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据招贤政府统计,招贤瓷窑总数在2001年前后达到了最高峰的120多个。

进入21世纪网络市场的暴风骤雨冲进了大山,推开了家家户户的小门,全国各地乃至异域别国的花样瓷器蜂蛹而至,山里人,山区人在眼花缭乱中接受了别样的选择,当然使山里瓷都遭遇了台风一样的冲击。几乎在一夜之间各家窑厂变为废墟。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来梅花扑鼻香!”经过痛苦的挣扎与嬗变,招贤窑厂最终选择了“雨点釉”这一名贵的瓷中精品,领军人物是张新平。

张新平祖籍河南,曾祖父张天书来到临县,定居招贤,及至他儿子已六代人了,六代人一以贯之地坚守在招贤这块土地上,传承着瓷业制造的技艺。代代人将技术,工艺的革新换代奉为圭臬。

面对市场的冲击,张新平反复思考,大山没有阻断招贤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更不可能封闭信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招贤瓷业市场的脆弱与枯萎?将本地产品与各地产品拿来比对,做认真的分析研判,其一,品种单调,招贤瓷倾向于生活用品,满足于缸,碗,盆,坛;其二,质量粗糙,质地,釉色,烧制等工艺的精细度欠考究;其三,营销方式单一化,以实体店为主体,还是“守株待兔”式的。做比对,跑市场,搞调研,终于有了答案:品种,质量倶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陶瓷产品已退出了日常生活的主阵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与收藏方面,这是大部分顾客的心理体验与需求。那么这就要求瓷器的制作技术方面要从材质、配料,釉色,烧制,火候等做根本性的变革;工艺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审美的回归、形式的多元探索等,赋予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总结归纳历史上各阶段工艺创作上的可圈可点之作,推出“寓古于新”的佳作。

明确了目标导向后,张新平果断决定,向瓷器的制高点“雨点釉”进军。

雨点釉起源于宋代,宋朝是北方瓷业的鼎盛时期,在瓷业极其繁荣的山东博山一带,一种名贵的釉色---“雨点釉”问世了。因釉中布满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发出的水圈花纹而得名,多用于制作茶具及艺术器皿。黑色釉面上银光闪烁,大者如豆,小者如米,风格独特,兴趣高雅,被国内外誉为名贵。

招贤瓷器以黑釉粗瓷为主,制作方式以手工为主,机械为辅。宋代招贤黑釉陶瓷的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出现过“雨点釉”成品,但由于当时烧成设备简陋,效果不稳定,成品率过低,百窑一遇,所以,民间有句彦语叫“火中求莲花”。

在上世纪20年代,招贤瓷厂高裕富在前人基础上再度烧制成功,可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不久又消失了。到上世纪60年代,张月林带队五人小组继续研制雨点釉产品,1972年该产品再次试制成功,1974年雨点釉产品由天津口岸出口销往日本,在11届亚运会纪念品展销馆列为高等纪念品,并在中国美术馆陈列展览。荣获“1990年中国旅游购物节展销会天马银奖”。之后由于技术骨干流失,厂方不重视等,该产品再次停产消失。

经历21世纪初期市场的大冲击后,张月林之子张新平参照老父亲等技术骨干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及窑厂雄厚的技术底蕴再度研制恢复“雨点釉”生产技艺,经过几年的沟沟坎坎,初见成效。为了寻求技术的突破,他不惜任何代价,来到千里之外的江苏宜兴学习“中国之奇”紫砂壶的制造技术,来到山东淄博学习“雨点釉”的绝活。集百家之长,融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驗,最终生产出了满意的各种雨点釉珍品:大盘、大碗、斗笠碗、天球瓶、雨壶春、茶盏、茶壶、小茶盅等十多种产品,这些产品深受艺术家亲睐,也受到了各级 领导的首肯和褒奖。

现在张新平在双坪上自家院子里开设了”雨点釉”各种瓷器及工艺品的展馆,门前车水马龙,产品远销山西,陕北、蒙古、京津冀、东北等大半个中国。张新平带领自己的儿子 张伟杰等人,成立了公司《临县招贤窑雨点釉宇方陶艺有限公司》,并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2017年,张新平携全体员工及产品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山西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并受到市委书记李正印和县委书记张建国的亲切鼓励和现场指导。

扎根热土,代代传承。我们相信招贤的明天不仅是临县的“瓷都”,将会是中国的大瓷厂,世界的博览园。

作者简介:

薛润平,临县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瓷都产品
千年瓷都如何再续传奇?
千年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再访“瓷都”:大师的幻灭
形美·神足·道正——以优秀节目彰显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瓷都”的资源优势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玩具产品供求
玩具产品供求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