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及策略分析

2020-09-10刘彩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彩莹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且知识点较为枯燥无趣。同时,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乃至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十分重要,无论学生计算、统计等能力的培养还是理性思维、转化思想等思维模式的建立都与数学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及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过多数字化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困难,但高效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不断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進行知识收获和基础的奠定,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断地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化。

一、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负面因素

(一)学生学习的机械化

谈到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负面因素,首先要提的一点就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机械化,这也是教师教学僵化的重要体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切,这就演变成了“一切为了成绩服务”的错误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最为关注的不是学生的看法和对知识的兴趣,而是学生有没有记住公式、有没有做足够的习题,将本来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变成了“考试高手”的“生产工厂”。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自然不会关注自身能力的成长,而是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成绩上。此外,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为学生布置过量的习题练习,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手段滞后,压制创新思维

通过教学理念的引导进行有效的变革,需要教师不断地去进行尝试,但有的教师嫌麻烦,并不愿意进行教学方法的积极尝试。他们虽然在课堂上更加努力地进行教学引导,但落后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记忆,无法运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虽然这大大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同样影响到了高效课堂的主体构建。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把握学生心理,增强学生参与

想要科学合理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地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需要知识的传授方,也就是教师有足够的能力将知识讲解清楚,又需要知识的接收方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想去学习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因此,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说出自己对某些观念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不能是简单粗暴地肯定或否定了,而要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看法进行纠正,并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这节课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在学生经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其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从而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此一来,课堂就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这样的教学也避免了大量习题给学生带来的作业压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

(二)把握认知水平,构筑愉悦状态

不同年龄的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也是不同的。他们自身的认知水平会受到课堂专注度的影响,而学生自身思想的碰撞动态也是随着自身的好奇心进行不断的调整。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得到有效的保持,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穿插一些积极的游戏,构建更加愉悦的学习生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愿意去进行更加主动的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尊重也充分使自身的教学备课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理解能力。

(三)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在课堂里加入了多媒体、数据计算等信息技术,旨在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述和黑板上的笔记内容,而且笔记的辨识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该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性并且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信息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通过网络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还学习了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不容易理解的图形变化,学习效果极佳。此外,多媒体中丰富的图片和精美的视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降低课堂“开小差”的出现。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投放各种图形图案,为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介绍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此种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认识各种图形,加深对所学图形的直观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课堂互动,巧用信息技术,加强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冷喜娟.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01):143.

[2]万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7(23):436.

[3]刘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6(14):242.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