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年级科学探究学习法

2020-09-10郭建斌

学生学习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年级科学探究学习

郭建斌

【摘要】在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时,科学探究学习法可发挥重要价值。科学探究教学法,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可有效调动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培育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年级;科学探究;学习;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属于实践型课程,对小学生具有超强的吸引力。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推进,可进一步培育学生科学操作能力、科学思维意识。由于小学科学课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包含数理化、天文及地理等知识,格外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致力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中年级科学探究学习法具体过程

1.1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及科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高价值问题,清楚阐述问题。例如当学生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指引学生借助身边的尺子、铅笔、书本等“发”出声音,并观察其发声现象。接着,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通过小实验,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吗?”

1.2猜想假设

针对具体问题,对其可能产生的答案进行猜想和假设。例如,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可以做出以下猜想:这些小物体都发出了声音,我们也看见它们都动了起来,那么你认为声音的产生可能与什么有关咧?

1.3设定计划

通过教师指导及小组讨论,便可进一步制定验证猜想与假设的活动方案「1」。例如,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候,有同学说声音的产生与“动”有一定关系。为此,教师就可以指引学生令“橡皮筋”发声,看它发声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动?如果发现橡皮筋动了,那么就要仔细观察一下,橡皮筋“动”的特点。

1.4深入验证

依据计划方案,如实展开实验活动,将“手脑并用”进行到底。

1.5整合证据

这一步骤中,可以自己独立探索、也可以与组内同学加以合作。通过反复观察,细致记录结果。同时,也可以翻阅相关资料,或者观看相关实验视频,以此启迪大脑思维。

1.6解释讨论

谨慎归纳事实证据、概括证据整理证据,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判断事实,进而肯定假设,或者否定假设,最终得出正确结论「2」。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探究时,一旦橡皮筋发生声音,我们能够将它“动”的特点尽收眼底。然而,有一些物体发声时,却不会“动”的那么明显,如“鼓”“音叉”等,这时就需要学生们齐心协力思考各种物体发声时“动”象更明显的办法,以此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发声的物体”。最终,方可得出“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结论。

1.7反思评价

针对探究结果可行性展开评价,并对整个探究活动加以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向他人学习优秀经验,并及时改善措施。

1.8交流表达

通过口语表达,或者书面描写等形式,与他人讨论探究过程,分享探究结果。在这个过程,应大胆发表个人观点。同时,也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以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中年级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分析

2.1明确科学探究适应条件

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是极为必要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时并,非所有科学问题都要展开探究活动。同时,需要探究活动的科学问题对科学探究方法要求极高。基于此,在选择科学探究课题时,应立足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选择学生不知道、不清楚,但通过教师稍加引导及自己探究,便可得出结论的课题,最为适宜。切记,科学探究课题一定不要超出学生认知范围,否则很容易就会使学生滋生畏难情绪。于小学科学探究而言,科学探究的选择极为关键。恰到好处的科学探究,能真正发散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2教师科学指导探究过程

即使在中年级科学探究中,学生是探求活动主体,但教师在整个探究学习活动中的促进作用、指导作用也不容小觑。当学生展开探究工作时,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帮助。换言之,如果一味地放纵学生“胡乱探究”,势必导致科学探究丧失实际价值与意义「3」。实际上,学生科学探究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万万不可“一蹴而就”。学生从合作探究到独立探究的过程,均需要有教师的科學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油然而增。

2.3确保科学探究设计和理性

当教师创建问题情境之际,应围绕学生所思所想展开情境创新活动。一般来说,需尽量选择开放性场景、开放性问题。通过现实生活,增加问题情境趣味性。在创建情境中,教师应巧妙设置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心理、探究潜力。在假设与猜想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立足猜想基础优化实验方案,进而有效验证猜想。值得注意的一点,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应时时刻刻保持科学性、可改性。立足现实状况,及时改进实施方案。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应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在搜集数据时,可以通过调查方法、资料查询方法等收集证据,又或者通过图表等形式表示现有数据。立足信息数据基础,才能进一步肯定或者否定假设问题,并迅速得出正确结论。正确的结论,对评定探究结果的可行性有一定作用。当得出探究结果后,探究者需积极展开自我反思,发现自身短处,并提出弥补性方案。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科学探究法可确保小学科学课堂切实成为小学生探究主阵地,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学生科学探究意识、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全面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征等,科学规划实验探究内容,吸引更多小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探究中培育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风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78.

[2]黄克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的探索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35-36.

[3]汤阳. 小学科学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索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湘潭县易俗河镇中心校  湖南  湘潭  411200

猜你喜欢

中年级科学探究学习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