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青年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2020-09-10白炳贵杨效泉

关键词:乡村振兴

白炳贵 杨效泉

摘  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各类人才向农业农村聚集的背景下,大学生下乡已经成为高校服务乡村,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温州市开展的“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新青年下乡”服务活动,通过青年驻堂,校地合作的形式,助力农村新经济、强化农村新思想、打造农村新文化、培育农村新风尚、引领农村新生态,服务乡村振兴,助推乡村发展。一系列服务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对当代大学生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青年下乡;乡村振兴;服务农村

2019年团中央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2018-2022)》:到2022年力争组织超过1000万人次大中专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目前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还主要停留在具体活动上,存在基地不稳、内容单一、实践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2] 2015年温州市政府在全市高校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成为高校服务乡村,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截止2019年,累计参与学生近40万人次,服务群众近140万人次。[3] “新青年下乡”指十八大以来温州、武汉组织当代大学生到农村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通过“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高校主导、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按照“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结对形式,形成市政府、县市区、高校、乡镇、社会五级互相联动,协同开展大学生下乡活动。[4] “新青年下乡”活动开展以来,白炳贵(2019)对“新青年下乡”与大学生成长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大学生下乡育人体系;[5]曲小远(2017)等通过“新青年下乡”内涵分析,提出构建专业结合、内容创新、管理规范、资源整合的高效志愿服务社会支持体系;[6]安保国(2017)论述了“新青年下乡”实践主体、客体之间的联合协作,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育人资源。[7]在团中央倡议万名青年大学生下乡的背景下,总结“新青年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对大学生下乡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新青年下乡”活动形式

“新青年下乡”活动按照“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结对形式,在全市“新青年下乡”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县(市、区)组织教育局、农业局、文明办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与高校的联动协作,配合做好“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实施工作。各高校作为实施主体,把“新青年下乡”活动纳入学校立德育人的整体工作之中,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深入抓好组织实施。在活动过程中,采取“过程化+长效化”的考核机制,活动的过程中引入群众评议和效果评价机制,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对下乡活动进行评价考核。围绕“新青年下乡”活动,相关部门出台各类培训制度、奖励表彰制度、服务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以及不定期实地考核督查制度等,确保“新青年下乡”活动的有序开展,让下乡活动成为真正能满足乡村需要,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下乡实践活动。

二、“新青年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经验

“新青年下乡”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农村民众的欢迎,广大下乡青年大学生通过理论助农、科技帮农、文化乐农、爱心育农、生态兴农等服务,助力农村新经济、强化农村新思想、打造农村新文化、培育农村新风尚、引领农村新生态,服务乡村振兴。

(一)助力农村新经济

“新青年下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高等院校专业的技术特长,组建并输送专业技术服务团队进农村、进企业、进工厂。其一,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发展现代农业、创意创新、企业转型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促进专业技术成果转化。其二,利用政府、社会等相关平台与资源,开展专业技术项目惠民活动、专业技术讲座、咨询等,为乡镇企业生产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其三,由于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农村与外界的连接,帮助农村农业发展,为农村打开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最后,农村主要以个体经济为主,不利于形成农业品牌影响力,且经济发展较多地依赖于第一、二产业,总体收入较低。通过下乡服务队对农村经济进行调查,形成适合该地区农村发展的经济调查报告,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品牌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参考性意见纳入调研报告中,为农村经济发展调整经济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产业融合健康发展,为农村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强化农村新思想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末梢,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对薄弱的一环。具有政治素养和政治理想的青年大学生,可以很好地弥补农村这一缺陷。下乡服务队通过与村两委成立依法治国宣讲团,宣传农村扶贫、乡村治理政策,传达两会精神,以新思想引领乡村振兴。例如,温州大学“新青年下乡”送廉下乡实践队按照“学、思、践、悟”的设计理念,安排拜访老党员、廉洁知识猜谜、组织村民观看廉洁主题影片、撰写廉情日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廉洁意识传递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通过组织大学生成立农村宣讲团,组织相关政策宣传讲座等为农村带去新思想,将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和会议精神及时传达给农民,促进农民对党中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理解,从而提升农民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

(三)打造农村新文化

农村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农村精神面貌的改观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但普遍存在重视不够,开发利用不足的现象。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乡村与城市之间交流频繁,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碰撞,乡村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呈现出衰退趋势。乡村文化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现代化的发展。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前广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徑。“新青年下乡”活动通过发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优势,帮助农村设计文明墙、文化礼堂、二十四孝长廊、弟子规学校等,挖掘、整理乡规民约,利用乡村文化育人,通过民俗、小品、地方剧、读本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地方孝悌文化、乡土文化和廉洁文化,传递给村民,丰富农村文化建设。

(四)引领农村新风尚

广大农村地区民情社情复杂,文明程度参差有别,社会建设良莠不齐。“新青年下乡”队伍中的青年大学生大多数都是高校中的积极分子或者中共党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广大的“新青年下乡”队伍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教育,推动当地村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群体优势,加强农村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开展道德讲坛、爱国爱乡教育等,改变农村传统观念,净化农村环境,培育乡村新风尚。

(五)保护农村新生态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如水污染、垃圾污染以及企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新青年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引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 “新青年下乡”活动的重大课题之一。例如,温州大学“青鸟”暑期社会实践队一直积极开展服务乡村的实践活动,帮助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新青年下乡”的影响下,“青鸟”暑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治水剿劣专项行动的号召,在 2017 年成功转型为治水剿劣小分队,开展一系列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活动,为农村地区“五水共治”奉献青春力量。

三、“新青年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校地共建,协同开展

“新青年下乡”采取“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模式,根据农村的发展水平和高等院校的专业特色,采取“一所高校结对一个县(市、区)”的结对方式。农村和各院系、班级、团支部、社团、服务队也进行“一对一”、“点对点”、“钩对钩”联系,形成了以学院指导老师、实践队、街镇宣传委员、结对村负责人为主的四级立体式网络。在经费保障方面,通过财政配套一点、学校支持一点、文化礼堂补助一点、民间赞助一点的形式,确保下乡活动的有序运行。同时,通过互联网,在校地之间搭建起了共建、共享、共用的固定平台,实了校地联动、上下贯通、无缝对接,着力打造固定、流动、网络三大平台。

(二)青年驻堂,管育结合

2013年浙江进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礼堂成为农村文化服务综合体,是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平台,是村民最愿意去的地方[8]。2019年中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重视支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新青年下乡”活动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推行青年学生驻堂制,把“新青年下乡”活动与文化礼堂的“建、管、用、育”相结合,使理论普及、志愿服务、文艺下乡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是参与文化礼堂管。农村外出务工年轻人比较多,文化礼堂缺少管理人员,“新青年下乡”通过与文化礼堂“八大员”相连接,参与文化礼堂管理,充实文化礼堂管理队伍。二是加强文化礼堂用。文化礼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是开展中小学生学教活动、文化传承以及大型晚会的综合体,是大学生下乡开展各类活动的理想场所。“新青年下乡”队伍利用文化礼堂的各项功能,开展“村晚”、文化讲堂、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活动。三是发挥文化礼堂育。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大学生下乡发挥文化礼堂的育人作用,在文化礼堂开展好家风家庭、道德模范之星、敬老之星等评选活动,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

(三)集中活动,常态服务

“新青年下乡”采用“集中化实践+常态性服务”与“相对固定+适当流动”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通过寒暑假组织大学生统一集中参加“暖冬活动”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等;另一方面下乡大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或者课后时间,以就近就便原则,兼顾结对地方,开展以系部、班级、社团、团支部为单位的小型多频次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活动。“集中活动+常态服务”不仅使系镇结对,地点相对固定,而且高校下乡服务项目适当灵活流动,避免了大学生下乡活动短期化、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

(四)结合节日,开展“四送”

农村注重传统节日活动,“新青年下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重点开展“四送”活动。一是送文化。发挥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开展文化节、艺术节、礼仪活动等,吸引广大农民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二是送温暖。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节日慰问、爱心陪护、心理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孤寡、空巢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通过定点入户开展慰问、探望、陪伴等活动,为农村弱势群体送去社会温暖。三是送服务。积极利用各类大学生志愿者团体的专业特长,广泛开展家电维修、医疗义诊、扶贫帮困、权益维护等各类公益服务活动,真正把关心关爱送到基层。四是送平安。针对违法案件高发、安全维稳形势严峻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防骗防盗、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知识、反邪教、青少年安全及家庭防灾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分发宣传资料、入户讲解、公益讲座等方式,向广大基层群众讲解日常相关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中青发[2019]5号)[EB/OL].(2019-03-27)[2020-03-05].http://www.gqt.org.cn/documents/zqf/201904/P020190409601867844904.pdf.

[2]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36-38.

[3] 林慎,林明.五大研学主题67个研学基地 温州推动“新青年下乡”工作[EB/OL].(2019-07-11)[2020-03-10].http://edu.zjol.com.cn/jyjsb/gx/201907/t20190711_10567159.shtml.

[4]陆健.浙江温州:3万大学生下乡“点亮”青春.[N].光明日报,2015-08-28.

[5]白炳贵.“新青年下乡”与大学生成长的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82-92.

[6]曲小远,应巨林,白炳贵.基于温州高校新青年下乡的志愿服务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0):7-9.

[7]安保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資源的新举措——以温州“新青年下乡”实践活动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1-84.

[8]严红枫,沈耀峰.农村文化礼堂:浙江乡村文化精神新地标[N].光明日报,2018-04-27.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